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dbfzl/140109/4324215.html 20年前你徒步去。后来你有了自行车,再后来你有了摩托车或者电动车甚至汽车。但你每天都去20年前去的那个地方。 那个地方是一条街,那个地方就是那条街的一个店,那个店的名字叫临安饭店。 建水的古城,那些泛白的瓦片亘古叠连,尘封了千年的岁月;朱红的木门分分合合,关闭了千年的风雨;玲珑的木窗依旧开着,放飞一个又一个的日月。 来来往往临安街的人们,在各个巷口出现、消失。 进出于临安饭店的人们,不都是去那里吃饭喝酒,从里面走出来的人们,手里提着个塑料袋,袋子里装着很“迷你”的烧馒。 人们每天都去临安饭店,原来是惦记着店家的烧馒。 临安饭店的烧馒赫然于“云南名特小吃”的榜上,而对于饭店来说,它是60年不变的家常。当然,除了烧馒,临安饭店还有许多建水的传统小吃。问世于年的临安饭店,无论主体身份几经变更,但小吃的问道依旧如初。 这么说来,临安饭店就是建水饮食的缩影,也是建水味道的代表。 这么说来,人们去临安饭店排队,是去品尝家乡的味道,也是去品味浓浓的乡愁。 其实,临安饭店的故事不止味道和乡愁。那里还有不离不弃的坚守,还一如既往的师徒情。 上世纪90年代,临安饭店摘去了“国营”的帽子,走进了市场经济的浪潮。 在20年的自主经营中,饭店经历过惨淡的岁月,但饭店的大门依旧敞开着,炉灶里的柴火依旧燃烧着,厨房里的菜依旧新鲜着,厨师们依旧带着白帽子,厅面的服务员依旧面带微笑。 (厨娘正忙着做烧馒) 主厨陈林从来不使用通讯工具,他的裤腰带上没有别过BP机,口袋里没有装过手机,不过,即使不曾呼叫,20多年来,他从来不会迟到、早退和缺席。 总经理田永昆2年前就师从陈林,尽管已经升任掌门,却对属下陈林依旧毕恭毕敬。他们相处多年,却很少言语,师徒两一切的默契都在厨房里。 (师徒炒菜) 陈林在临安饭店掌厨20多年,厨艺已传承给多人,但他一直没有离开厨房,是因为担心哪一天临安饭店的味道会变味。(主厨陈林在忙着做菜) 临安饭店的大门、临安饭店的阁楼、临安饭店的庭院,古老而深沉。那些在院子里交织的人影和上楼下楼的脚步声,似乎唤醒了临安街沉睡的故事。无论是品尝临安饭店小吃“花旦”烧馒还是菜品“新宠”汽锅宴,就像是品味老建水的味道、品读临安古城的故事。特色菜品美食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