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黄兴能/摄 本报讯(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陈慧君)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新的时代背景和全国战略布局,为云南确立的新坐标、新定位、新使命,也是云南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和重要平台。8月15日,记者从“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专场发布会上获悉,年以来,云南省各族干部群众在省委、省政府带领下,牢记嘱托,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持续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云南16个州市中有8个属于边境州市,边境线长达多公里,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毗邻南亚东南亚。立足实际,我省加强与周边国家战略对接,澜湄合作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全面深化,滇老、滇泰、滇马(马尔代夫)等双边合作持续深化,全省双边合作机制实现湄公河国家全覆盖,国际友城关系增至对,遍布5大洲36个国家,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缔结国际友城数量居全国首位,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 10年来,我省一大批铁路、公路、水运、能源等建设项目深入实施,国际大通道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铁路方面,中老铁路建成通车;中越铁路境内段已建成并实现全线准轨电气化;中缅方向大理—临沧铁路建成通车,大理—瑞丽铁路加快建设,其中,大理—保山段建成通车,中缅新通道海公铁联运实现集装箱运输零的突破。公路方面,中越、中老、中缅国际通道高速公路境内段全线贯通,境外段中老高速万象—万荣段已建成通车。水运方面,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稳步发展,实现了集装箱运输零的突破。航空方面,基本实现南亚东南亚国家首都和重点旅游城市全覆盖,与南亚东南亚通航城市数量居全国第一。能源方面,中缅油气管道全线贯通运行,成为我国第4大能源通道;建成13条跨境电力联网通道,实现与越南、老挝、缅甸局部电力联网。通信方面,中老、中缅实现网络设施互联互通,国际通信服务覆盖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8个周边国家。 10年来,我省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外贸进出口总额从年的.9亿元人民币增至年的.8亿元,年均增长11%。通关便利化程度不断提升,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7.93小时、0.15小时,分别居全国第3位、第2位。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顺利,滇中新区和瑞丽、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加快建设,边(跨)境经济合作区不断发展,昆明、德宏、红河3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相继获批。推动省、市、州协同打造磨憨国际口岸城市,让昆明成为全国唯一拥有“边境线”的省会城市。同时,跨境人民币业务不断扩大,截至年6月,全省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累计.95亿元,与境外个国家(地区)建立了跨境人民币业务,对已建交的南亚东南亚国家实现全覆盖。 此外,我省持续深化与周边国家在教育、文化、旅游、科技、卫生、抗疫等领域的合作,厚植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社会民意基础。教育合作方面,“云南民族大学中印瑜伽学院”“云南财经大学曼谷商学院”等一批合作办学项目落地实施,第三届澜湄职业教育联盟圆桌会议等活动成功举办。文化交流方面,持续举办“七彩云南文化周边行”访演活动,以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澜湄电视周、中缅胞波狂欢节等民族文化节庆活动。旅游合作方面,组织承办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跨境旅游合作论坛、大湄公河次区域(GMS)旅游工作组会议、中老柬历史古迹自驾游等活动,全方位展示“七彩云南旅游天堂”形象。科技合作方面,成立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中国—东盟创新中心等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平台,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共建了10个联合实验室、14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69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医疗卫生方面,先后派出多批医疗队在周边国家举办“光明行”“爱心行”公益医疗活动,同时组派医疗专家组赴周边国家支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并捐赠大量防疫物资、援建核酸医院,推动边境州(市)、边境县(市)与邻国边境地区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共同筑牢边境卫生安全。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