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近日

国务院发布

《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批准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

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共计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共计项)

其中

我州《都玛简收》《矻扎扎节》

2个项目入选

接下来

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这两个项目

绿春县都玛简收

以哈尼族母语口传心授的叙事史诗《都玛简收》,是哈尼族流传范围最广泛,涉及人口最多的一部诗歌。具体流传在操哈雅方言和豪白方言的哈尼族聚居地区。其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南岸的绿春县、红河县、元阳县、金平县,玉溪市的元江县,普洱市的墨江县、江城县,西双版纳州的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以及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国的哈尼、阿卡人聚居村寨。

叙事史诗《都玛简收》分序歌、都玛简收出生、都玛简收成长、都玛简收谈情、头人逼婚、都玛简收逃婚、树王缩最禾土玛绕出世、砍伐树王缩最禾土玛绕、获取农耕历法、祭祀都玛简收升天的地方东仰阿倮欧滨、歌尾等十一个章节,共行。用哈尼族母语“拉巴”(汉语:酒歌)的形式演唱。

史诗描写了哈尼族与彝族等族群历尽艰辛砍倒“树王缩最禾土玛绕”,获得冬春夏秋四季更替的农耕历法、伦理道德、人生礼仪、生产生活、亲和自然、崇拜自然等相关知识。哈尼族围绕此历法的时序节令组织农事生产,有序地安排家庭、个人的衣食住行和文化活动,并且以十月为年首。

《都玛简收》多在民族传统节日或农闲时演唱,演唱方式为一人演唱,众人聆听,众人也可与之对唱。演唱地点多在家中火塘旁、饭桌酒宴上,也可在婚丧嫁娶、起房建屋、民俗活动场等场所。

为纪念都玛简收,每年正月的第二个属牛日,绿春县城周边的大寨、坡头、落瓦等十二个哈尼族村寨,进行“阿倮欧滨”祭祀活动。

元阳县矻扎扎节

矻扎扎节是哈尼族祈求丰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场盛大节日,在农历六月稻谷扬花吐穗时举行,是哈尼族一年中承上启下的节庆活动,对哈尼族百姓由春耕季转入秋收季调节身心、凝聚人心起到重要作用。

矻扎扎节集中展示了哈尼族的歌舞、美食、服饰、信仰及文化,并遵循当地梯田的季节物候更替规律,对哈尼族梯田农耕生产活动的有序开展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同时借助节日民俗表达对自然界的保护和敬畏,对于保护哈尼族地区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四素同构的农业生态和人文生态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年11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矻扎扎节”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截至目前

我州拥有国家级非遗增至16个

一起来看

此次入选名单

↓↓↓

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项)

一、民间文学(共计12项)

二、传统音乐(共计19项)

三、传统舞蹈(共计13项)

四、传统戏剧(共计9项)

五、曲艺(共计18项)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共计27项)

七、传统美术(共计17项)

八、传统技艺(共计46项)

九、民俗(共计24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项)

一、民间文学(共计9项)

二、传统音乐(共计8项)

三、传统舞蹈(共计9项)

四、传统戏剧(共计14项)

五、曲艺(共计2项)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共计13项)

七、传统美术(共计22项)

八、传统技艺(共计36项)

九、传统医药(共计11项)

十、民俗(共计16项)

来源:国务院网站、云南发布、红河文旅

原标题:《点赞!我州这两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