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苑 责编|小一 云南,是个气候宜人,四季如春的地方。而蒙自地处云南低纬高原,位于红河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上。 在距今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蒙自坝近百平方公里的坝子是一个波光粼粼的大湖泊,海洋植物与鱼类、海藻类相当丰富。环湖四面是绿荫相撩的原始森林,而在大红寨的山坡上,茂密的森林更加优秀。优秀的森林召集了众多的动植物汇集栖息,为“古人类”建设家园提供了不竭的能量。这就是科考发现的距今一万年时光的“蒙自人”(又称“马鹿洞人”)的家园遗址。 岩壁上的炭灰痕迹 马鹿洞遗址,位于蒙自市文澜镇红寨村委会土城村西南方向约七公里的黄家山山腰,为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这里曾是当地村民的采石场,洞穴位于采石场横断面上。年5月的一天,当地村民在石场上发现一处山洞,沙土灰烬中夹杂着很多化石和用火痕迹。后经云南省博物馆古人类研究室、红河州文物管理所、蒙自文化馆组成联合发掘队,对黄家山马鹿洞进行科学发掘。 “马鹿洞人”牙齿化石实物 马鹿洞遗址洞口坐东朝西,洞口宽8.2米、高9.5米、深3米,洞口高出蒙自坝古代湖水面约15米,开口于西南方向。经云南省地震局实验室碳14测定为距今1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晚期古人类文化遗址。出土与人类化石共生的文化遗存有石器、角器、动物化石等,其中鹿类骨化石较多,可见古人以猎食大型鹿科动物为生,遂取名为“马鹿洞”。 经科学发掘,还出土了人类化石,有头盖骨、颌骨、股骨、牙齿化石,还有一件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等。从9米高的文化断层来看,除北京周口店以外,就应当数这里年代远久了。从这里发掘出的石制品、骨制品及灰烬、烧石、烧骨、碳灰等足以证明一万年前的蒙自人已能够熟练用火,已学会了捕鱼、采集、狩猎,还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会缝制衣服,在此过着稳定的定居生活。 蒙自马鹿洞遗址及其出土的人类化石 这一发现结果表明,蒙自早在一万年前就有人类生存,是红河流域古人类繁衍生息的实物见证,对云南省、红河州人类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人类起源两大学说示意图 马鹿洞是云南发现并保存完好的古人类洞穴居住遗址之一。马鹿洞遗址的发现,把蒙自记载的两千多年的历史推前到一万多年,把红河州的文明史推到了一万多年前,填补了蒙自及红河流域人类史和考古的空白。 马鹿洞人 年发掘结束后,马鹿洞回填,遗址一带已被公布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东米至后麓水渠,西72米至大路,南米至5号界碑,北米至采石场小路。保护范围面积共平方米。至今在山脚下,还立有“马鹿洞遗址”一碑,意示着马鹿洞的过去或未来。 (图片为网络配图) 猜你喜欢 行走红河谷 红河:聆听大海的呼唤 蒙自这些街道命名的含义,你知道吗? 行走红河谷 最忆是梯田 他,是我省书画界享有盛名的“农民画家”,也是蒙自人!对红河的山水,他这样诠释…… 十月稻浪翻金,收谷摸鱼,走进童年! 掩藏在石屏宝秀的这个小村庄,也被称为“小香港”! hhrb_rw邮箱|rwhh.cnQ群|长按上面图片,识别知名白癜风医院白癜风治疗的有效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