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1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来春城昆明数日,一日西山,一日滇池,一日曹溪寺。虽然不似旅游旺季,这里仍然扰扰攘攘。我此行原是为古寺禅踪而来,心里时时惦念着寻幽探秘,循着先贤古德的足迹追溯禅宗遗风。春城处处飞花,风娇云丽,景点连缀如织,全然是春风熏醉,春日迟迟的长天慢调。这里的寺院亦是以游览为重,静修则别,居士不留单,我只能四下流浪。

来到建水古城,本来只想看那里千千虚掩的雕花木门,却邂逅了雕花门里的女子,决定在此小住,整理一下近日来纷繁的思绪。

在网上看到禅意民居二字,就决定住这里了。进门就被雕花窗外的大树迷住了,原以为是合欢树,叶叶生秀如翠羽,后来才知是凤凰树,“叶如飞凰之羽,花若丹凤之冠”,五月时花开似流霞,明艳如燃火。

这个民宿的老板是个爽朗的北方女孩,名为墨虞,喜欢云南的古茶和青山碧水流转的诗意,走过千山万水,来到建水,因为这里的慢生活,如一颗会飞的蒲公英的种子,落地生根,一个人独自采茶,制茶,不温不火地经营一盏禅茶。墨虞说,我是个茶人,我不卖茶,我只和身边的人分享一盏好茶。我每年有一多半的时间在景迈山、南糯山的茶山度过,最享受茶叶自采摘,晾晒,杀青,揉捻等一系列的制茶过程。每年的12月份,不论多忙,我都会去景迈山看云海,手里擎一杯蕴含了天地灵毓的古茶,置身其间,烟霞醉了酡颜,泉石诗化了跫音。

午后的古城,窗外微雨,寥落的青石板路,将时光研磨得透出旧年的色泽。我就坐在竹椅上听这个女孩,讲述茶山上布朗族的故事。天色淡青,茶桌上一朵鸡蛋花慢慢释放着淡淡香气。眼前这个曾经做过酒吧驻唱的女孩,轻轻诉说着茶经,千百年来的烟雨湿了袖底眉端,晕染成微熏的底色,托起历史的悠远水墨。

晚上,女孩去做瑜伽,把钥匙交给我,把整个家交给我,素昧平生,萍水之缘,我只是在网上订了一个床位,她连我的身份证都没验看,就如故友般,权倾信任与友善。我决定住下来了,慢慢游走古城,品茶香禅味。

建水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北岸,汉、彝、回、哈尼、傣、苗等多个民族共居,古称步头,亦名巴甸。唐南诏时筑惠历城,汉语译为"建水"。宋大理国时期属秀山郡阿白部。元时设建水州,明代称临安府。

这里有历史悠久的文庙和寺院,这里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居,这里有较临安城更悠久的寺院庙宇。

位于古城里翰林街上的朱家花园,一个丝毫不张扬的低矮的门楣,在这条古街上走,几次都错过了这家有着几百间房屋毗连的庭院。自大门进去即是一高大的榕树,院子里的很多树已是百年之身。朱家的梅、兰、竹、菊四个主院落,皆为严谨方正的四合院落,院院相通,户户依偎,是旧时大户人家的宗族生活氛围。最里面是宗祠,月亮门内的扶桑花开得正艳。宗祠前面是一方水域,水域之上是戏台。院内处处雕栏画栋,诗条画屏。这些诗画之作令这个古旧的院落处处生机,风情无限。天井里的紫藤,葡萄架已盘踞如盖,填满了整个院落。

走累了,把身体圈入廊下的竹椅里,听幽幽古琴诉泣《归去来》,望着漆面剥脱的梁柱,默读着条屏上的诗句,天上飘着蒙蒙细雨,就这样慢慢发呆,时光似乎停驻,这即是古人精致古雅的生活吧?

建水人的生活很简单,依然保留着悠慢厚朴的古风。早晨八九点钟,人们习惯到古城的临安饭店吃一碗米线,或加了糯米的豆浆。来这里吃早餐的,除了慕名而来的观光者,更多的是建水本地人。一张张大圆桌铺满了一楼大厅,是广纳百川的气度。自一楼的天井向上望去,雕花门窗的雅室,依然是百年前的格局,幽深,古雅,木楼的板荡声响尽是过往岁月的回声。这里的店员面上浸透着百年老店的质朴和本分之意。一位同桌进食的建水的女子,看我们是外地人,善意地告诉我们,你们点这么多,吃不了的,这里饭食很实惠,我每天都来这吃早餐,这里三元可以吃饱,五元可以吃好。三元的米线有两种吃法,一种是过桥米线,一种是热凉米线。整个建水古城就这里最实惠,这里不因是《舌尖上的中国》拍摄地而坐地涨价,依然保持着清简普惠的店风。在门口买了饭票,自助到窗口取食,可以看到大厨里面厨师面点师弓腰和面的情景。临安饭店的包子个大如拳,馅料小如蜜枣,掰开来里面层层如雪,麦香和热气合奏着绵软的甘味。

建水的大街小巷,小吃店门口,多会放一张矮桌,男女老少围坐而食,融融暖意,我刚来时还以为是一家人在聚餐,后来才知是饭店的客人们,先来的,后到的,随意围坐一起。桌子上一个铁丝网,下面是热热的木炭,一块块麻将牌大小的玉豆腐堆在上面,烤至焦黄鼓胀,蘸取小碗内独特的小料食用。坐在一侧烤豆腐的人以玉米粒为客人计数,饭毕结账。

来建水的外地人,多会到紧邻县城的碗窑村走走。村后的山坡上,堆积着大量的宋、元以后的陶瓷残片,数座元代以后的龙窑遗址清晰可见。一千多年前,碗窑村的大多居民就以烧制陶瓷为生了。一条小河绕村而流,村后山的五色陶土,是烧制陶器天然材料。建水紫陶如这里的居民一般,静静地按照自己的心意生长,不与外界较长短,浓艳合度,淡雅得体。制作紫陶的匠人们也许更钟情于“断简残帖”的古朴之美,紫陶本身的金声玉质,得天独厚,如这里青碧无染的山水。我最喜欢这里的高广的陶瓶陶罐,黑色的底子上,艳艳地开出一两枝山茶、杜鹃,廊檐街角,开出永远的春意。

建水风物,大抵是如此的,来此寻觅古城风韵的,会爱上这里滋味醇厚的烤豆腐;喜欢古旧的青石板路的,会发现这里典藏的古静绵绵的百年老屋;以茶会友的,会爱上这里的明如水、润如玉的紫陶;去团山村游民居的会恋上这里米轨小火车。

临行的傍晚,于古城的一角,邂逅了一位来自青岛的画家,原是为了这里的古建筑而来,后听人说这里的凤凰树,花开时节,惊艳全城,所以就择一客栈,住下来慢慢等待,在这个模糊了四季的古城,安度岁月,慢享时光,过冬,过春,直至来年的五月,看一树树凤凰花开。

叶灵犀专栏《禅溪》展读

禅露一滴:玉泉禅寺记行

清风献茶

邂逅星云大师

神通妙用运水搬柴

禅心谷雨满

七月,清凉地

芳芳的执着

蟋蟀在堂

九月的夜色

湖南药山寺参禅记

有香味的时间

雨中夹山寺

心如秋山

落叶禅心

药山的啸声

柏林月明

百丈家风

云深不知处

宝峰寺的钟声

清凉胜境

小寒,约看梅花

冬天里的花事

一瓣心香

钟声

中山魅影

东方的“维纳斯”

梅雪争春

盛世开元话禅风

临济门庭

禅悦以为食

空谷行禅

三祖寺记行

妙谛如花黄梅禅

如暗夜中见灯

安国禅林

听雨·听心

司空村的味道

游本昌演绎的弘一法师

茶人的精神——吴甲选访谈

自然的芳香

静止的流水

苏东坡的禅意生活

日本曹洞宗千叶长老朝礼邯郸二祖寺

二祖寺的天空

清凉月

树的记忆

种地记

大观园里的禅者——薛宝钗

最美丽的邂逅

灵魂的香气

千年菩提路

迢迢大智路

大显通寺

菩萨居处

三晋塔下的禅思

欢迎读者与作者投稿,开辟属于自己的专区。投稿邮箱:zenart

.







































白癜风的偏方治疗
中科白癜风国庆感恩回馈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