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 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羌族。哈尼族是古老的民族。公元前二世纪,滇池区域以南的泸江流域一带,已有一名为和的部族(即哈尼族的祖先)居住,且接受中国朝廷的统治。汉、晋时期,曾受南诏、大理的统治,又有彝族、白族等民迁来,形成一杂居群体,而哈尼族亦渐迁移到红河两岸。在史籍上,哈尼族有多种不同的名称:阿泥、和夷、和蛮、哈泥等。哈尼族亦有哈尼、豪尼、碧约、雅尼等不同的自称,但以自称哈尼的人数最多,成了这族统一的名称。 语言 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与彝语、傈僳语、拉祜语、纳西语比较接近。有哈雅、碧卡和豪白三种方言,方言之间差别甚大,彼此之间不能通话。哈尼语本没有文字,一九五七年,中共政府以拉丁字母形式创制了哈尼文。哈尼族没有本民族的语言圣经,也没有哈尼语的耶稣传。 代祷事项 求主恩待每一位哈尼族人,不因语言的隔阂,或任何的拦阻,而无法听到福音。 恳求主赐给宣教士翻译语言的能力,帮助他们翻译哈尼语的耶稣传,使得更多在偏远农村的哈尼族人可以听到福音。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