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烟草》年第8期 作者:李芳雪/文朱晓明/图 工匠名片 △工作中的王海 王海,46岁,高级技师,行业高级考评员,年参加工作,现为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昆明卷烟厂生产三部修理工。曾先后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烟草系统劳动模范”“云南烟草工业系统技术能手”等荣誉。 清晨,昆明卷烟厂联合工房灯火通明,49台套设备在卷包区域齐声轰鸣。 一如往常,他从19号机台开始巡检。除查看设备运行数据和交接班记录、询问操作工外,“闻”是他最主要的巡检手段。 于他而言,正常设备的声响犹如一首乐曲。发生故障时,些许的卡顿、异响总逃不出他敏锐的耳朵。 他就是昆明卷烟厂生产三部修理工王海。近30年的历练,不仅使他构筑起自己的修理思维体系,更涵养了他充满定力、精益求精的气质。 从“治危病”到“治未病” 年,细支烟市场方兴未艾。为全力竞逐细支烟市场,红云红河集团隆重推出“云烟”品牌首款超细支卷烟——“云烟(神秘花园)”。 时值年末,市场正等候着最后一批“云烟(神秘花园)”上市。谁也没料到,昆烟唯一一台生产超细支卷烟的48号设备会在这关键时刻“掉链子”! 生产过程中,48号设备烟支传送带突然卡死,不管怎样盘车,整个包装机仍岿然不动。 “以最快速度恢复生产”的紧急任务,落到了修理工王海、赵富春和廖强伟身上。 任务刚刚安排完毕,他们3人旋即投入了争分夺秒的抢修战。3小时,逐一排查找出故障点;0.5小时,轮流吃饭;19小时,找到零配件并完成更换;1小时,确认顺利复产……连续鏖战24小时后,王海和同伴走出车间,迎面而来的已是第二日正午耀眼的阳光。 此番遭遇的“敌手”——烟支传送带主动轮滚轴轴承压碎,是王海工作20多年来头一回。FOCKE公司提供的FOCKE-FX维修保养手册里,并没指出该轴承需更换、多久更换。 王海意识到这将会带来大问题。 几个月后,在解决18号FOCKE-FX设备同类故障时,王海向部门设备技术室建议,将“更换烟支传送带主动轮滚轴轴承”列入预防性维修计划,与传送带一起进行定期更换。自此,昆烟FOCKE机型再未因此类故障而停机。 中医里的“治未病”,在维修中指预防性维修。步入中年,王海越来越感到“治未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不断把设备抢修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思考,运用到预防性维修中,有效提升了设备效率。 近年来,细支烟持续热销,“云烟”相继推出“云烟(细支大重九)”“云烟(细支珍品)”“云烟(细支云龙)”等新品。王海等修理工进一步强化细支设备的预防性维修,为昆烟提升市场快速响应能力奠定了坚实的设备基础。 学思践悟知行合一 年,昆明卷烟厂分厂引进第一台FOCKE包装机。设备调试中总会时不时出现一些质量缺陷,直到德国专家离开时仍未解决。王海不甘心,连续跟踪观察设备7天,发现是由于一个安装组件装配位置不到位所致,使得该难题迎刃而解。 年,工厂进行大规模设备改造,从德国引进10台套B横包机。王海一人承包了4台套的安装和调试,其中3台提前出烟且运行稳定,比外协厂家进度快4天,引得外方专家连连称叹。 年,在首次云南烟草系统特种工种技师职业技能鉴定中,王海成为昆明卷烟厂分厂第一个烟草设备包装类机械维修技师。 年,获“全国烟草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年,成为昆烟第一批高级技师…… 王海的履历上,每项荣誉和事迹都有颇高含金量。 “因为海师傅聪明!”生产三部跟班修理工查浩东这样道。查浩东和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王海的今天,由无数个埋头苦读的昨天构成。 年7月,职高学历的王海走进昆明卷烟厂分厂。 修理工作中,他意识到理论短板带来的局限,于是报名参加云南烟校大专函授班,购买并自学《金属材料》《机械基础与设计》《工程力学》等专业书籍。边学边记,笔记写满了厚厚一沓又一沓。 每夜,台灯陪着王海,从傍晚直到凌晨。“儿啊,快睡吧,明早还要上班呢!”母亲总蹙着眉心疼地劝他。 可心里那个声音催促王海不能停——不努力学,就会被更新的技术装备和后来者淘汰。 先后修过YB70、YB、B1-、FOCKE、FOCKE-FX等机型,王海随着一代代设备成长,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成熟起来。 他认为,修理是体力为辅、脑力为主的技术活,光凭经验蛮干不行,主要还得靠思考和判断。 要当一名优秀的修理工,首先必须成为一个“学习型工人”,要埋头学习、消化和吸收先进经验,更要会思考和总结,形成自己的修理思路和体系。 凭着惊人的学习毅力和思考习惯,王海成了有名的“王一刀”,处理故障如庖丁解牛般“稳、准、好”。 “设备这样设计自有道理,我们最先要做的是认识它、了解它、接纳它,不到万不得已时才去帮助它、改造它”,对待设备改造,他同样秉承着学透弄懂做实的思路。 FOCKE-FX包装机原机设计剔除空头烟时小盒商标跟随,即剔除每一包空头烟时都需消耗一张小盒商标。如此不仅增加了小盒商标消耗,更易导致内框纸卡阻、剔除不彻底等问题,影响设备效率。 王海经反复论证,确定改造的充分性和必要性后,参考FOCKE的内框纸剔除机构,将FOCKE-FX的内框纸剔除机构由原来的机械动作改为吹气剔除,节约了小盒商标,有效减少了设备停机率。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在生产三部安排下,年轻操作工赵伟和王海签订了师带徒协议。 赵伟知道师傅是王海后,心里窃喜了好一阵,觉得跟着他踏实,能学到好多东西。 赵伟是王海众多徒弟中的一个。在昆烟,受过王海指导或由他直接带出来的徒弟已有近50人。 “我们既怕他带,又想他带。怕,是因为他教得太‘严’;想,是因为他教得很‘深’。”全国烟草技术能手张屹回忆起那段难忘的带教时光时说。 高级工廖玉坤、技师解纪伟遇到修理难题,还是习惯跑来向师傅王海求教。 31岁的朱兴键负责PROTOS70卷烟机修理,常与修FOCKE-FX包装机的王海搭档。几次碰到复杂故障,朱兴键蹲在设备旁一筹莫展。王海从旁经过,看在眼里,上前跟他聊天,谈起了卷烟机设计原理,让他一点点理清了思路,慢慢地形成自己的维修风格。 “就像无意间帮你打通了‘任督二脉’”,朱兴键表示,王海从不摆出指导人的高高架势,而是让你在跟他的聊天中不知不觉得到启发和提升。 年11月,修理室报刊架内,出现了一本蓝皮书。书名叫《维修的方法》,是王海高级技师班的同学喻树洪编写并赠送给他的,他觉得好,于是带回办公室给大家看。 王海话少,喜怒不形于色,但大家清楚,他在技术上从不藏着掖着。但凡有所求,他皆尽力帮;但凡发现有所需,他总恰当给。在他心里,大家在同一个战壕,是战友,更是家人。 “战壕”里走出的徒弟,有的成为操作、修理骨干,有的走上了管理岗位,他们默默传承着师傅低调务实、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态度,同师傅一起把匠心融入产品,融入每一天的工作,为昆烟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当谈及自己身上的工匠精神时,王海谦虚地摇了摇手。 “我还达不到呢,不过我会继续朝着有技能、有追求、有原则的‘三有’目标努力”。 机修是一辈子的修行,修炼技能、修炼智慧、修炼人品。这一路上,王海一直虔诚以行。 (作者单位: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昆明卷烟厂) 工匠点评 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昆明卷烟厂李力华:对困难有韧劲,对技术有钻劲,对自己有狠劲,对工作有干劲,王海用他的坚定踏实、精益求精,诠释着新时代的昆烟工匠精神。 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昆明卷烟厂吉鹏章:王海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孜孜不倦的学习成就了精湛的技术,用执着的奉献和创新的精神去解决设备问题,提高设备效率,为企业发展贡献光热,这是一种纯粹的匠心精神,是一种值得学习的新时代劳模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