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可以订阅生财有道 年随着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成功,红河哈尼梯田成为了大家向往的旅游观光目的地,每年蜂拥而至的游客都能让当地百姓分享到乡村旅游的丰厚红利。 如何抓住机会,红河县的村民们家家户户都做好了自己的打算,特色美食便是赚钱的法宝之一。寓意着日子红红火火的红皮鸭蛋,绝对是开秧节上必不可少的特色小吃。 每年开秧节前夕,准备红皮鸭蛋就成为很多人家必做的功课。放入红高粱,生火煮熟,再充分浸泡达两个小时以上,之后,一个个原本青色的鸭蛋就会摇身变作红彤彤的彩蛋了。而就在同时,草编的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编草兜这种活计,通常都是由村里的女人来完成,鸭蛋少的农户,一般就自家搞定,鸭蛋多的人家就要请帮工了。编好的草兜再装上红皮鸭蛋,游客们戴着它,让传统的开秧节显得分外富有生趣。 梯田为媒,经济唱戏,游客来此休闲度假欣赏美景,当地百姓除了日常农事,也多出了一条赚钱的途径。但如何让这些游客玩得开心,又如何才能将他们留住,这可是当地村民绞尽脑汁费尽力气要做的头等大事。 龙玛村位于红河县中南部,因为海拔较高,整个村子处于万亩梯田的顶端,每年十月到次年的四月是龙玛村最美的时候。龙玛村村民李威是村子里最早开办客栈的人,每有游客到来,带着他们寻找最佳观景点,就成为李威主要服务内容之一。 李威的客栈凭借梯田风光与特色服务,成功留住了客人。而客人的到来,也对他的辛苦忙碌有所回报,半年观光期,每个月李威都能有上万元的收入。 截至年,龙玛村已经建成农家客栈七家,全村共接待游客三十多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六十万元。整个村庄无论是村容村貌还是老百姓的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提升。 据史料记载,红河哈尼梯田已有多年的历史,为了保护哈尼梯田文化,提高梯田利用率,红河县近几年大力倡导稻田养鱼、养鸭这种自然生态共作模式,使哈尼梯田每亩三千元的收入增收到六至八千元,大大提高了当地百姓的收入。 红河县委副书记、县长和伟告诉记者,在抓好哈尼梯田旅游业的同时,还把哈尼梯田周边的村寨进行统一打造,统一人居环境的提升使哈尼梯田整个森林、村寨、梯田、水系的系统都得到了保护、发展和传承。 “稻、鱼、鸭共作模式”为万亩梯田的可持续发展、为当地乡村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农业与旅游业有机地结合,也彻底改变了红河县农村的风貌。更多的农民回归乡村,在这片热土上为乡村振兴而努力奋斗,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更多精彩内容请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北京看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