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于8月7日至11日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红河县乐育乡大新寨村尼苏刺绣专业合作社的彝族刺绣和大羊街乡的哈尼族奕车服饰亮相文博会。 与前两届文博会相比,本届文博会不仅在展览规模、展商数量、活动格局方面都有所突破,而且展会档次也较以往有所提升。结合云南特色设立珠宝玉石馆、文化旅游馆、当代艺术馆、动漫馆、综合馆、刺绣布艺馆等七大展馆以及根雕木艺展区,集中展示了云南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成果。 红河县民族刺绣传承久远,在哈尼、彝族、傣族等各少数民族妇女尤为盛行,一般女子尚未成年就由母亲言传身教学习刺绣技能,妇女一般十一、二岁就从长辈那里学会挑太阳花,十三、四岁便会绣八角花和更为复杂一些的图案,十五、六岁便能成为刺绣能手。姑娘出嫁前,更是潜心刺绣,为自己准备最美的嫁衣。 在少数民族地区,刺绣成了衡量姑娘是否能干、家庭是否和美的标志。刺绣已和少数民族妇女的审美、理想以及许多民俗事项紧紧联系在一起。少数民族妇女的刺绣图案及针法技巧:挑花、贴花、锁花、穿花、盘花、滚花、补花、刺花、纳花、纤花、平绣、链子扣、镂空等手法和技巧均有创造性发挥。刺绣图案的设计和构思来自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和祖先的图腾崇拜,如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山川地貌,风物特产等,少数民族妇女们没有进过美术院校,但对各种动物、花卉图案一看就会,拿起剪刀白纸不用笔来描绘,随意就可剪出很形象的各种图案,再把它贴在裱好的布上,用七彩花线绣出丽美的画卷。其图案构思独特,布局精巧,富于变化,色彩鲜艳,不失为民间美术中的一支奇葩。 乐育乡大新寨村是红河县乃至全州最大的彝族寨子,保留有彝族尼苏支系语言文化、本民族风俗习惯、服装服饰的彝族村寨。其中,彝绣是彝族群众特有的一项刺绣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和独具特色的艺术造型、秀美纹饰图案及丰富多样的色彩是不可多得的工艺美术品。大新寨彝族刺绣,是用针将丝线或其他纤维、纱线以一定图案和色彩在绣料上穿刺,以缝迹构成花纹的装饰织物。它是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刺绣作为大新寨村彝族传统艺术,民族文化浓郁,做工精细,具有较大的文化价值和工艺价值。主要刺绣产品有服饰、腰带、鞋、帽、饰品、婴儿被子等。 目前,该村擅长彝绣的妇女共有30余人。年乐育乡发动该村12位巧手“绣娘”结盟成立了合作社,即大新寨尼苏手工刺绣专业合作社,成为了红河县首个尼苏手工刺绣专业合作社成立。目前,大新寨村正在筹备建立大新寨彝族刺绣展览室。 (文图/杨增辉、李晶、李彦宏) 长按以下白颠疯早期证状白颠疯是怎么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