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1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会泽卷烟厂杨姣姣

说起"传家宝",可能大家脑海里已经浮现出一件件物品,是祖辈留下来具有金钱价值的青花罐,或是一个饱含情感寄托的旧水壶,又或是代表家族荣誉的一枚勋章。而我家的传家宝,是"红色基因"。

我来自滇东北乌蒙山主峰腹地的一个小城——会泽县。家乡小城虽是一个弹丸之地,却孕育着革命的传统,赓续着红色血脉,传承着红色基因。年5月,红九军团在罗炳辉军团长的率领下来到了我的家乡,进行了整编,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会泽多名英雄儿女踊跃参军,跟随着红九军团走上了革命道路。从那以后,红色血脉滋养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我们家就是其中的一员。

90岁高龄的老党员李明安在家用毛笔抄写党章

他,一位90岁高龄的老人,是我的外公。他于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如今党龄66年。耄耋之年的他并没有闲着,仍时刻关心着家国大事,在家用毛笔抄写党章党规,厚厚的记事本堆满了外公的书桌。年轻时候的外公是公社的党委书记,一心为乡亲们办实事,直到现在,我每次去看他,他都会翻出那几张皱巴巴的信笺纸,语重心长地说,他这辈子最遗憾的事,就是没有为村子里修一条水渠,没有解决乡亲们田地用水难的问题。外公偶尔还会一个人悄悄地辗转两次汽车跑回老家住几晚,因为那里有他一生的牵挂。

人民教师杨绍贵教书育人四十余载

他,一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我的父亲。父亲四十年如一日献身教育事业,连续八年教高三年级,教导学生用知识实现梦想。父亲曾经生病喉咙嘶哑,却依然不落下每一堂课,直到学生高考结束才去做手术。四十年,多么漫长的岁月,却磨不灭父亲那颗炽热的心,他永远充满力量和热情站在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淡看风云变幻,笑迎桃李满天下。

生产车间一线工人杨姣姣专注地工作

她,一个普通的车间工人,每天穿梭于机器设备之间,这个人就是我。年,我加入中国共产党,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要用满腔的热情把美好的青春奉献给党,用真诚的态度为企业创造业绩。进厂九年开了八年机器,没有什么出色的成绩,却人送外号"杨拼命",那是因为无论是活动还是比赛,擅长的或是不会的,都能见到我的身影。无论生活待我如何,我都能微笑以待,都能热情似火,都能意气风发。因为我认为,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

童心向党

他,一个对世界万物充满好奇的幼儿,我可爱的儿子,懵懂无知的年纪,却对党旗和我胸前的党徽特别感兴趣。少年强,则国强。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用红色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让爱国、爱党情怀根植于儿童心中,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

这,就是我家的"传家宝":红色基因。

跃动在祖辈的笔下——那是坚定的理想信念;

耕凿在父辈的唇齿间——那是无私的敬业精神;

拓印在吾辈的青春里——那是勇于担当作为的责任;

盈溢在子辈的憧憬中——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及希望!

红色基因代代传

精神在,血脉在,力量就在。

有句歌词写得很好,"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中国这个大家庭里,有一群年轻志士在一百多年前种下了红色基因;一代人浴血奋战,百折不挠;一代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一代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一代人自信自强、守正创新……

如今的中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这,就是传承的力量。

作者杨姣姣

》》》戳图进入专题《《《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