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服务知识问答 26、我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什么? 答: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 年1月13日《弥勒新闻》视频,时长17分25秒 新闻视频内容提示 1.弥勒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2.政协弥勒市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举行联组协商汇报会 3.弥勒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三次会议 4.出席市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及其它报告等 5.市政协三届一次会议主席团举行常务主席第一次会议 6.全省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召开弥勒市设分会场参会 ▽以下是正文 弥勒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次开幕 1月12日上午,弥勒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弥勒会堂报告厅隆重开幕。 开幕会听取《弥勒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弥勒市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弥勒市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表决通过各专门委员会任选办法(草案)。 在未来会期里,按照法定程序选举市第三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市人民政府市长、副市长,市监察委员会主任,市人民法院院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州委第八换届督导组组长、州委常委、州委组织部部长应亥宗到会指导并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梁凌云等市领导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 李健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共分三个部分:一、二届市人民政府及年工作回顾;二、新一届政府工作主要任务;三、年工作重点。↓↓ 马金荣主持开幕大会。↓↓ 《政府工作报告》从8个方面总结了二届市人民政府过去五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从6个方面总结了年取得的成效,从6个奋斗目标、6项重点工作提出了新一届政府未来5年工作目标任务,从7个方面部署了年工作重点。 二届市政府过去5年:八方面工作成效 一、发展实力更加雄厚 五年来,经济总量始终位居全州第一,连续5年入围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10强县,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3%,人均GDP由元提高到元,年均增长6.9%,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支出累计完成94.22亿元、.28亿元。 先后荣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等15个国家级称号,云南省“美丽县城”等18个省级称号。 二、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五年来,三次产业结构由8.4:54.7:36.9调整为10.1:50:39.9。 引进和培育食品加工企业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由0.93:1提升到1.51:1。 全国首个智慧烟草“双创新”基地落地弥勒,获评“云南省首届最具影响力烟区第一名”,烟草产业发挥经济增长“压舱石”作用。 东风韵、太平湖、红河水乡、可邑被命名为首批云南省特色小镇,获省级奖补资金10亿元,累计接待游客.0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06亿元,年均增长19.24%、43.16%。 三、发展基础更加扎实 五年来,向上争取各类资金.12亿元,实施一大批以“五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项目。 弥泸高速建成通车、弥勒东风机场实现开航,弥蒙铁路、弥玉高速加速推进,高速、高铁、航空立体交通成网成型。 建成农村公路公里、安防工程公里,市乡村道路互联互通。 实施城乡水网工程30件,新增天然气支线管网.12千米,石洞山风电场并网发电,建成5G基站个,市乡村4G网络实现全覆盖。 四、发展空间更加优化 五年来,建成区面积扩展到30.7平方公里,规划面积达平方公里,形成了湖泉、红河水乡、甸溪河、太平湖、东风各片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空间格局。 新增城市绿化面积60.36万平方米,建成区水域面积达0亩。 查处“两违”建筑27.25万平方米,整治乱占耕地建房宗.6万平方米、“大棚房”38宗3万平方米。 投资.2亿元实施17个片区户城镇棚户区、70个老旧小区改造。 新建和改造公共洗手设施个、公厕座,城市道路累计达公里、面积万平方米。 五、发展底色更加靓丽 五年来,整改完成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35个。 全面整治“散乱污”企业,实施黄磷尾气余热利用,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 实施城市面山和通道绿化9.88万亩,石漠化治理8.25万亩,河道治理41.2公里,建成湿地公园、森林公园5个,创建美丽河湖7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8.3%,提升6.22个百分点。 六、发展活力更加充沛 五年来,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减税降费政策全面落实,降低企业成本超过6.5亿元,金融机构向企业贷款.9亿元,市场主体由3.66万户发展到4.91万户。 组建2家市属国有集团公司,发行企业债、公司债22.5亿元。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 引进世界强、中国强及行业龙头企业29家,总部经济实现零突破。 七、发展成果更加惠民 五年来,财政用于民生领域支出占比不低于82.8%,办成了一大批民生实事。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1.2万户产业致富,1.5万人就业增收,1.2万人挪出穷窝,4.7万人告别贫困。 学前三年毛入学率提高4.59个百分点,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发展。 医院,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疾控中心迁建及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累计城镇新增就业3.97万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19.87万人次,扶持创业余人。 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6%、95%以上。 举办国际国内体育赛事28场。 八、发展根基更加稳固 五年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成果,打掉黑恶势力团伙13个。 禁毒防艾和打击传销、电信诈骗深入开展,获评云南省先进平安县(市)。 民族宗教和睦和谐,基层治理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稳定向好,食品药品监管有力有效。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社会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件、政协提案件。 年弥勒六方面工作成效 年,弥勒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同比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亿元,同比增长10%。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完成20.26亿元、43.43亿元,同比增长4.2%、6.1%。 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元,同比增长6%、9%。 一、现代产业迈出新步伐 绿色食品加工不断壮大 粮食、水果、蔬菜、花卉、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82.8万亩、34.93万亩、27.02万亩、5.53万亩、3.6万亩。 生猪、肉鸡出栏79.35万头、.79万羽。 金锣生猪屠宰、百源果业果蔬加工、麦金地中央厨房项目即将建成投产。 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绿色食品认证农产品5个。 绿色能源发展势头强劲 红河卷烟厂、上化院聚乙烯管材(一期)竣工投产,建成省级特色高端优质烟叶示范区。 弥勒西风电场开工建设,飞龙马、石棚等井工煤矿改造升级进展顺利,泸西-弥勒-开远支线天然气管道(弥勒段)全线贯通。 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3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亿元。 健康生活目的地品牌凸显 圆满承办全省“美丽县城”“特色小镇”现场推进会等省级会议。 东风韵美憬阁酒店、太平湖森林木屋酒店分别获评年全国最具人气打卡目的地酒店、最佳度假酒店。 弥勒东风机场飞行培训、观光旅游等低空经济起步发展。 新增纳限商贸流通企业10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亿元,同比增长6.8%。 接待旅游人数1.35万人次,同比增长20.25%,实现旅游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33.01%。 二、有效投资激发新动力 要素保障力度加大 向上争取资金20.39亿元、专债资金10.31亿元,投入项目前期经费0万元。 实施水田提质改造,释放水田指标亩,编制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38亩。 招商引资成绩喜人 相继与百锐蓝、天韵国际、隆祥生物、三峡新能源等大企业达成合作,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8亿元,同比增长26.9%。 重大项目快速推进 实施万元以上重点项目个,总投资.59亿元,组织项目集中开工6次24个。 弥蒙铁路(弥勒段)完成铺轨,弥玉高速、弥勒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加快建设。 弥泸灌区、东西部山区自然能提水工程加快推进,洗洒水库改扩建基本完工,甸溪河(二期)、花口河、里方河治理工程进展顺利。 三、城乡建设增添新颜值 城市能级蓄势跃升 以全省第一名建成“美丽县城”,完成三条高速路连接线绿化亮化工程,髯翁森林公园建成开放。 实施3个棚户区、49个老旧小区改造,打通二环南路、同心路2条梗阻路,改造提升城区农贸市场5个,新增停车位个。 新鸥鹏教育城、红河未来城、合和健康城等城市综合体建设进展顺利。 “国家卫生城市”通过复审。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争取农村人居环境项目资金7.81亿元。 建设“四好农村路”86公里,铺设镇村污水管网54.6公里,建成镇村公厕67座、卫生户厕座。 朋普、江边、西三等集镇示范项目稳步实施。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点16个,创建美丽乡村个,山兴村获评省级“美丽村庄”。 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污染防治扎实有效 扬尘、油烟、废气有效管控,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天,南盘江弥勒区段出境断面保持III类水质。 北斗星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项目建成投产,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4.3%。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投入生态补偿资金.66万元,完成国土绿化6.3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1.8平方公里,全年负氧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平均达个。 监管能力稳步增强 河(湖)长制、林长制全面落实。 划定19条河流管理范围、座水库管理保护范围。 依法封闭地热水资源开采井49眼。 森林违法图斑整改到位92个,涉林案件起数较上年下降67.94%。 五、民生福祉有了新改善 脱贫成果拓展巩固 制定衔接配套方案11个,投入财政衔接资金1.2亿元,实施巩固衔接项目个,消除致贫返贫风险户人,完成26.23亿元扶贫资产确权。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新增城镇就业人,安置困难人员就业人。 发放贷款1.5亿元扶持人创业,城镇登记失业率3.8%。 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参保率分别达95%、96.28%,支付各项社保待遇9.46亿元、医保基金5.07亿元。 发放各类抚恤补助万元、困难群体救助金.46万元。 实施敬老院、养老服务中心等项目45个,分配城镇公共租赁住房套。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79.01%,取缔关停校外培训机构47家,高考分以上及一本上线人数稳居全州县市第二。 医院医院,9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基本标准。 药品“零差率”销售让利群众0余万元。 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38万剂,始终保持零确诊病例和低风险地区。 熊庆来故居、张冲故居、朱家璧纪念馆完成布展对外开放,建成首个智慧城市书屋,文化馆再次获评“国家一级文化馆”。 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不断加强,入选云南省体育消费试点城市。 六、社会治理得到新加强 圆满完成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COP15等重大活动维稳安保任务。 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起。 完成“雪亮工程”建设,城市综合执法步入正轨。 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和专项整治扎实有效,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局面不断巩固。 弥勒今后5年:六个奋斗目标 一、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四大产业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地位全面形成,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突破亿元。 二、绿色发展实现新跨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价值转化全面加快,建成滇中绿色发展强市,创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森林覆盖率达50%。 三、全面开放形成新格局 坚持弥泸一体、绿色崛起,加快“九个一体化”深度融合,全面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云南样板新高地,区域协同联动、共享发展水平大幅提升。 四、城乡协调发展形成新局面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山坝、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现代基础设施网络持续完善,主城辐射引领作用不断释放,城镇化率达62%以上。 五、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民生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达30%以上。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六、治理能力实现新提升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推进,民主法治更加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加有力有效,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全面深入持久开展。 新一届市人民政府今后5年:六个重点工作 围绕6个目标,新一届市人民政府将把准发展方向、找准方法路径,抓实以下重点工作: 一、坚持产业带动,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造四个百亿级产业。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及食品加工 确保粮食种植和产量稳定在82万亩、28万吨以上。 加快建成“5个10万亩”水果基地、7个万亩蔬菜基地、2个万亩花卉基地、百亿优质畜禽供给基地。 力争实现现代农业及食品加工综合产值达亿元以上。 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及配套 建成烟草产业园。 培育壮大以生物谷、华润圣火为龙头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力争实现工业产值亿元以上。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力争创建5A级旅游景区1个。 力争实现文化旅游及大健康产业产值亿元以上。 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产业 建设通航小镇,力争实现现代通用航空产业综合产值亿元。 二、坚持城乡联动,助推新型城镇化高品位发展 加快推进弥泸一体化 优化主城功能布局 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纵深推进“美丽县城”“特色小镇”、太平新城、东风片区新型城镇化、城市更新项目建设,实现“城市公园”向“公园城市”迈进。 培育发展总部经济、会展经济、夜间经济,促进城区人气旺、商贸兴、消费热。 做优做强集镇产业 力争将弥阳、新哨、竹园、朋普、虹溪建成综合型集镇,西一、西二、东山、五山、江边建成现代农业型集镇,巡检司建成工贸型集镇,西三建成旅游型集镇。 全面实施乡村建设 把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 深入实施“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科学合理编制村庄适用性规划,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 实施“个十百”示范工程,打造5个以上示范乡镇、30个以上乡村振兴示范村、个以上美丽村庄。 三、坚持投资拉动,助推基础设施高水平发展 构建立体综合交通网 投入90亿元以上,谋划实施综合交通项目13个。 实施弥建高速公路建设,高速公路里程达到公里以上。 实施弥勒大道南北延长线改造、国道弥勒城区段改移、弥泸高速东风枢纽立交改造和国道线提升改造,建成“四好农村路”公里以上。 实现建成区柏油道路全覆盖。 高铁里程达公里以上。 开辟短途运输航线和低空旅游航线4条以上。 构建现代高效水网 投入70亿元以上,实施水网基础设施项目12件。 完成龙泉水库、东西部山区骨干水源连通和自然能提水、弥泸灌区等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实施农村供水保障专项行动项目59个以上,全面消除水窖村。 构建清洁能源网 投入亿元以上,实施清洁能源项目20个。 建成弥勒西风电场、永宁风电场(弥勒片区)、国能煤电风光储能一体化项目,力争绿色电力总装机容量达万千瓦。 力争公共充电桩达0个以上。 天然气管网实现乡镇全覆盖。 构建通畅物流网 实施综合物流项目10个以上,实现市、乡、村三级物流服务网络全覆盖,建成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一体化综合性园区。 四、坚持绿色行动,助推生态环境高颜值发展 开展生态保护治理修复 推进甸溪河、花口河、白马河等河库沿线绿化、美化、亮化,打造一批美丽河湖。力促森林蓄积量达万立方米,森林面积达19.57万亩。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保持全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7.5%以上。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实现生态产品“可度量、可抵押、可交易、可变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五、坚持全员发动,助推人民生活高品质发展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加快推进共同富裕,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53元、23元以上。 提升创业就业质量 聚焦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多渠道做好就业工作。 健全教育体育体系 争取一所省级职业学校或高等院校落地弥勒,完成弥阳中学、市第二小学迁建。 将弥勒打造成国家级中海拔篮球训练基地,实现体育事业向体育产业转变。 推动健康弥勒建设 医院建设成医院。 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中医馆进社区、进卫生院。 织密社会保障网络 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医疗保障制度,社会保险覆盖率保持95%以上。 保护妇女儿童、残疾人合法权益 解决“一老一小”问题,确保新建居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打好第五轮禁毒和防艾人民战争。 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坚持创新驱动,助推市场主体高效率发展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培育一批产业链主导型企业和龙头骨干企业,力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突破20户。 积极打造科创平台 争取国家、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和创新领域国家、省级实验室落地弥勒,建立新型研发机构3个以上。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全力打造“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的营商环境。 将弥勒打造成东部沿海工商贸易梯度转移承接地。 强力推进数字弥勒建设 推动5G网络、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数字赋能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年七项重点工作 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支出分别增长2%、2%,粮食产量稳定在28万吨以上,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完成州级下达目标。 实现以上目标,弥勒将集中精力抓好七项重点工作: 一、兴产业蓄动能,持续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打好“三张牌” 做特“绿色食品牌”,启动山东天同、华润三九、华融印象葡萄烈酒、隆祥酵母等项目建设,建成云南生物谷(二期)、百源果业(二期)、麦金地中央厨房项目并投产。 推进14个“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建设,发展0亩小浆果示范种植,10万只“云上”黑山羊、84万头生猪、万羽肉鸡规模养殖。 做强“绿色能源牌”,红河烟叶复烤易地技改项目开工建设,红河雄风异地技改项目建成投产。加快弥勒西风电场建设,启动永宁风电场(弥勒片区)、城镇天然气管道支线、国能煤电万吨扩建及煤电绿色低碳一体化产业园项目建设,完成飞龙马、石棚煤矿改造升级。 做优“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启动太平湖国际木屋会议中心配套酒店、东风韵文创集市酒店集群、东风韵康养示范园(一期)建设,建成喜来登、源宿、城投温泉酒店、花口养老公寓并投入运营。 壮大新兴产业 推进弥勒、泸西工业园区协同发展,培育壮大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启动红狮绿色新型建材产业园、国惠碳基生物肥项目建设。推进非煤矿山转型升级。 持续扩大红河创新技术研究院彩印钢板、上化院聚乙烯产能,实现云华高温耐火材料项目投产。 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温泉主题街区、糖街建设,力争培育新增限额商贸企业5家。 启动红河工商一体化区域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力争新增国家A级物流企业1家。 支持网红经济、社区电商、农村电商发展,促进城乡消费。 做实数字经济 新建重点区域5G基站个,建设数字政府,建设数字社会。 大力实施智慧城市项目建设,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数字化融合发展,建成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 二、打基础提品质,持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完善主城服务功能 做实国道城区段改移项目、弥勒大道南北延长线项目前期。 启动城北片区城市更新4条路网、中山路延长线项目建设,打通红烟路北段、双拥路南段、拖白路(塘子心段)3条断头路,完成中山路提质改造。 实施2个农贸市场改扩建,建成首个立体停车场。 实施6个棚户区、14个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城市楼宇灯光亮化工程。出台《城市管理办法》。 挖掘集镇发展潜能 加快推进朋普、西二、巡检司3个乡镇集贸市场建设。 高标准完成西三、江边集镇整体提升改造,持续提升竹园、朋普、虹溪棚户区改造辐射带动作用,助推集镇扩面聚人。 夯实基础支撑动能 安排项目前期工作经费0万元,储备重大项目概算总投资1亿元以上,完成水田提质改造2亩。 建成竹园、朋普高铁站,实现弥蒙铁路、弥玉高速正式通车。 抓实弥建高速、国道线提升改造等项目前期,启动弥泸高速东风枢纽立交改造,开工建设车驾管一体化综合中心。 启动龙泉水库和洗洒水库、巡检司己白自然能提水工程。解决66个纯水窖村饮水问题。 三、优环境激活力,持续培育壮大实体经济 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 全年净增长贷款30亿元以上,支持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发展。 支持浩翔、吉成园林等企业科技发展。申报5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增5户规上工业企业,力争税收超亿元工业企业达2户,税收超千万元工业企业达8户。 实施招商引资攻坚行动 力争新签约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3个,省外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不少于亿元,引入外资不少于0万美元,争取魏桥云南总部、研发中心、文旅项目落地弥勒。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打造优化营商环境升级版,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 推进“一网办”“一次办”,实现全程网上办理率60%以上。 深化关键领域改革 完成国营东风农场公司化改制,组建国有农场集团公司。 大力盘活闲置低效土地、矿产、特许经营权等国有资产资源高效集约使用,挖掘财政增收潜力。 推进城镇综合执法改革,真正做到一支队伍管执法。 四、抓巩固促提升,持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争取各级财政资金0万元以上,实施60个财政衔接资金建设项目和产业帮扶项目,开发个公益性岗位,开展1.7万人就业帮扶,打造3个脱贫村示范样板。 发展壮大富民产业 新增高标准农田1.98万亩,粮食种植和产量稳定在82万亩、28万吨以上,种植蔬菜28万亩、水果35万亩、花卉5.5万亩、中药材3.6万亩,生猪出栏80万头以上。 启动8个交通旅游环线、21个特色农产品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 力争80%以上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创建个以上美丽乡村,打造20个美丽乡村示范点、6个以上乡村振兴示范点。 新增77套金锣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新建96座自然村卫生公厕、座户厕。 新建公里农村公路、公里安防工程,完成36条农村公路修复,建成弥小路“四改三”项目。 五、攻难关疏堵点,持续厚植绿色发展本底 强化生态保护治理 推进以南盘江为重点的河湖保护治理,严管严控非法采砂、采矿、占地、毁林等行为。 加快甸溪河(二期)、太平湖环湖截污生态治理项目建设。 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乡镇7个污水处理厂、4个垃圾中转站建设。 持续推动秸秆、畜禽养殖粪污、工业固废综合利用。 打通“两山”转化通道 完成地热水资源整治。 打造东山万亩华山松等一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启动云峰山国家石漠公园建设,争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六、强保障惠民生,持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让公共服务更贴心 启动市第二幼儿园建设,推动弥阳中学、市第二小学迁建,加快弥勒巴川学校建设,积极争取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迁建弥勒。 医院设备采购、团队组建,实现开诊运营。 让社会保障更暖心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0人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9.85万人以上,实施“贷免扶补”扶持创业人以上。 健全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推动三孩政策落地见效。 让群众生活更舒心 创建甸溪河体育公园、西三民族文化体育公园,努力打造中国弥勒体育城。 用好城市规划展览馆、博物馆、秋雨书院等公共文化资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七、重治理防风险,持续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全面抓实疫情防控 坚决落实“外防输入”措施,强化五级网格化管理,健全人防、物防、技防立体化防控体系,夯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基础。 积极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加强物资储备、流调队伍建设。 全面防范化解风险 依法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非法经营。 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健全应急救援和应急物资保障机制。 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让老百姓买的放心,吃的安心。 全面维护社会稳定 启动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打好第五轮禁毒和防艾人民战争。 推动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完善信访调解联动工作体系,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扎实抓好防汛抗旱、防震减灾、消防安全、森林防火等工作。 总编/孔令勇 记者编排/孔德云杨晨曦 原标题:《重磅!弥勒又要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