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3/2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编写人

红鲤鱼绿鲤鱼与驴

复核人

杨小七

摘要:

红河州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全国上下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红河州如何才能实现旅游资源大州向旅游经济强州跨越,就成为了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了解红河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政府政策《红河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三年(—年)行动计划》,给出了一些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建议,对红河州旅游行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

目录

一、走进红河

(一)人文地理

(二)旅游文化资源

二、红河旅游业的发展情况

(一)发展现状

(二)发展优势

(三)存在问题

三、红河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三年(—年)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二)抓住关键,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四、红河旅游发展新趋势

(一)“旅游+”效应

(二)"1+3+N+1"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模式

(三)重点推广宣传

五、结语

一、走进红河

CHAPTERONE

(一)人文地理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简称红河州)位于云南省南部,北靠昆明,南接越南,与越南有公里的边境线,有河口、金水河两个国家一级口岸。是昆明到越南河内经济走廊的重要部位和关键环节。地处东经°47′~°16′,北纬22°26′~24°45′之间,辖区面积平方公里,东西最大横距.2公里,南北最大纵距公里,最高海拔为金平县西隆山.3米,最低海拔为河口县红河与南溪河交汇处76.4米(云南省海拔最低点),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8.5%。辖4市9县(蒙自市、个旧市、开远市、弥勒市、建水县、石屏县、泸西县、元阳县、红河县、绿春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屏边苗族自治县、河口瑶族自治县),个乡(镇),个村委会(社区)。北回归线从州府蒙自市穿过,蒙自市海拔米,年均气温18.6℃,降雨.8毫米,全年无霜期天,年均日照小时。

红河州民族众多,除汉族外,境内还居住有哈尼、彝、苗、傣、壮、瑶、回、布依、拉祜、布朗(莽人)等10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60%,是全国唯一以哈尼族、彝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州。年末,红河州常住人口万人,户籍总人口.5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2万人,乡村人口.75万人。主体民族中哈尼族84.96万人、彝族.55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18.69%、24.76%。

图为:彝族姑娘

图为: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

(二)旅游文化资源

红河州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低纬度、小高原的地理特点,造就红河舒适宜人的立体气候特点。红河州的旅游点有:世界文化遗产的哈尼梯田、中国第二大孔庙的建水孔庙、越南风情浓郁的河口跨境游,有天人合一般的弥勒湖泉生态园、世外桃源般的蝴蝶谷,有多姿多彩的建水燕子洞、泸西阿泸古洞、弥勒白龙洞、开远南洞等天然溶洞群。弥勒市、个旧市、建水县、泸西等县市有水质优良的温泉。红河州的文化丰富多彩。有世界文化遗产的哈尼梯田,代表的是哈尼民族文化和人类农耕文明,建水孔庙完整地保留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苏伊士运河齐名、被英国泰吾士报称为上个世纪初世界三大人工工程之一的滇越铁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建水紫陶,有浓郁的法国风情和法国文化遗存,有百年开埠通商、百年云锡矿业、百年滇越铁路积淀下来的近代工商业文明,有风格各异的10个世居少数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儒家文化、近代工商文化、饮食文化、越南风情、农业文化在红河交相辉映。世界最长的宴席—哈尼族长街宴,彝族“火把节”、“祭火”,苗族花山节等多个民族节日。哈尼族、彝族、瑶族等民族服饰绚丽多姿。石屏海菜腔曾荣获中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金奖,《哈尼古歌》在今年成为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唯一驻场演出节目,阿细跳月曾多次跟随国家领导人到世界各地演出。红河州的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哈尼四季生产调、哈尼多声部民歌、彝族烟盒舞、乐作舞、乌铜走银制作工艺等14项。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有纳楼司署、朝阳楼、石屏陈氏宗祠、朱家花园、团山民居建筑群、碧色寨火车站、宝丰隆商号、周家宅院等21处。总之,红河是理想的休闲度假圣地,是养生保健的好去处,是感受各种文化交融发展的乐园,是避暑的胜地,是逃避冬季严寒的理想地,是美食家的天堂。

红河州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以红河为界,分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东面属于滇东高原区,西面为横断山纵谷的哀牢山区。哀牢山沿红河南岸蜿蜒伸展到越南境内,为州内的主要山脉。北回归线穿越个旧市、蒙自市、建水县。红河州的水系分属红河水系、珠江水系,南部属红河水系,北部属珠江水系,河流主要有李仙江、藤条江、南溪河、曲江、甸溪河等。红河州的湖泊均为淡水湖,分布在南盘江流域,主要有异龙湖、赤瑞湖、三角海、大屯海和长桥海。

云南省上国宴的只有两道菜:过桥米线、汽锅鸡。二者都发源于红河州,过桥米线在蒙自,汽锅鸡在建水。石屏豆腐早已名扬天下,各种美味小吃琳琅满目,兼具中华传统和地方民族特色,更有浓郁的越南风情。你到每一个县,甚至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村庄,都有各种天然绿色环保的美食在等着你。百花宴、红河昆虫宴、梯田鱼、素雅淡得绕舌尖的草芽、蒙自年糕、越南小卷粉、小锅米线、沙锅米线、各种哈尼风味能让你吃饱了还想再吃。

图为:哈尼族长街宴

红河州境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建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泸西阿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个;

云南省级风景名胜区:弥勒白龙洞、屏边大围山、河口南溪河、元阳观音山、个旧蛮耗、石屏异龙湖等6个;

红河州级风景名胜区有:开远南洞、金平金水河、蒙自南湖3家。

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建水县城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1座,建水团山;

国家级旅游文化名镇1座,建水县临安镇

云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石屏县城;

云南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座,石屏郑营和泸西城子村

图为:泸西城子村

云南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座,蒙自新安所。

国家地质公园:阿庐古洞,国家级湿地公园:老虎嘴梯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黄连山、金平分水岭、大围山3个,其中大围山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纳楼长官司署、建水文庙、指林寺大殿、朝阳楼、双龙桥、个旧鸡街火车站、蒙自海关旧址、陈氏宗祠、企鹤楼、滇越铁路五家寨人字桥等10处。

云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处,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县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处。

二、红河旅游业的发展情况

CHAPTERTWO

(一)发展现状

今年以来,红河州以实施全域旅游战略为抓手,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旅游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全州旅游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发展。上半年,全州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2万人次,同比增长48.85%;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51.23%。

年,红河州建水县被列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蒙自市、弥勒市、河口县、建水县被列入云南省特色旅游城市名录。蒙自市、建水县、弥勒市、河口县、元阳县、泸西县、石屏县被列入云南旅游强县创建名录。

(二)发展优势

红河旅游按照融合式、集群式发展原则,统筹推进旅游产业与高原特色农业、工业、城镇、跨境经济合作区、生态建设深度融合发展,聚集各类旅游资源要素实行整体抱团发展,充分释放旅游综合功能。

建水县、弥勒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有序推动,元阳哈尼梯田、建水临安古城等13个旅游文化特色小镇列入省级创建名单,结合河口旅游城市建设和边境沿线加快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在节庆文化打造方面,建水孔子文化节、弥勒阿细跳月民族节、哈尼长街宴等活动的影响力逐步提升,旅游与传统文化、民族特色的跨界融合在红河州范围内愈加凸显。今年5月,红河州在中国旅游总评榜颁奖典礼上荣膺“年度旅游跨界融合奖”。

(三)存在问题

1.旅游发展意识有待加强,体制机制不完善

旅游发展观念还不适应建设国际型旅游业的要求,全民参与旅游发展,人人树旅游形象的观念和意识不强。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旅游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善,主要反映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相互牵制,决策分散以及行业管理力度不强等方面,影响和制约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政府的开发配套工作没能跟上,重点景区景点建设缺乏力度。旅游产业发展支撑性政策还需进一步争取,缺乏可靠的资金投入保障和有吸引力的招商引资政策,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开发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由于投入旅游相关配套设施的资金缺乏,全州普遍存在各个景点的配套设施滞后,通达性建设不够,市内景区公路等级差、路面窄,严重制约了景区的发展。同时,接待能力不足、水平不高、环境容量小等问题相对突出,星级酒店、重点地段、交通路口的旅游标志物和标识牌尚不健全,各种高质量、高水准的休闲娱乐服务设施依然滞后,影响了红河州旅游产业发展速度。

3.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有待延伸

红河州在旅游规划、旅游项目建设、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业态创新等方面还需要完善。仅重视自然风光的建设,民族、民俗的文化内涵的开发不够。新兴旅游如休闲度假旅游、康体健身旅游、体验旅游产品缺乏。旅游消费比重较小,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旅游产业链,旅游收入比较单一。旅游商品开发明显滞后,未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旅游商品,难以适应旅游市场多元化的需求。

4.龙头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不强

红河州旅游企业普遍规模小、旅游发展的资金不足,品牌意识差、效益不高、没有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旅游企业和集团,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制约了旅游发展的步伐。旅游产业布局呈现“多、散、小”的特征,没有形成核心和主打“拳头”产品,缺乏有影响力的景区做龙头,资源等级不高,吸引力弱。

5.营销未形成整体格局,品牌效应较小

由于旅游宣传资金有限,整个宣传促销工作呈现“散、弱”的局面,产品组合优势不突出,难以形成区域强势宣传格局,导致红河州旅游品牌不响,招牌不亮。一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资源力量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二是对市场发展趋势分析得不够,对旅游促销对象缺乏详尽了解,有针对性地促销宣传活动很少。

6.旅游专项人才严重缺乏,制约行业服务水平提升

由于旅游企业体制和机制不顺,很难吸引和留住人才,尤其是各种外语人才及旅游企业管理经营人才,旅游专项人才严重缺乏,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仍然是红河州旅游发展面临的难题。

三、红河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三年(—年)行动计划

CHAPTERTHREE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按照“融入滇中、联动南北、开放发展”的工作要求,围绕“整体谋划、突出特色、补齐短板、全域发展”的工作思路,以高端化、国际化、特色化为目标,按照“五区一带”发展布局,以全域旅游为方向,以优化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推动红河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丰富提升“云上梯田?梦想红河”品牌内涵,努力成为云南旅游新方向。

至年,全州建成并投入运营的旅游休闲度假和专项旅游产品比重超过40%,旅游产业转型取得实质性突破。实现接待海外游客达30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超过万人次(含一日游游客),游客人均消费由每人次元增加到每人次元以上,旅游总收入超过亿元;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州GDP的比重超过9.4%;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超过20万人,间接带动就业超过78万人,累计带动贫困人口脱贫6万人以上。 

(二)抓住关键,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1.强化规划,推动全景布局。主动对接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全域按照景区标准统筹科学规划,推进旅游规划与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交通建设、农林水等规划“多规合一”,把全州作为一个整体旅游目的地来整体规划、集群发展、深度开发,将分散的景区景点和旅游资源串成线、集成团、连成片,系统整合区域资源要素,从整体上优化环境、美化景观、优化旅游服务,推动景点景区内外协调发展,实现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的转变。

2.突出重点,实现全域联动。依托全州特色旅游资源和综合交通建设,穿点连线,统筹发展,打破区域分割、行业壁垒,着力抓好“五区一带”建设,实现全域联动发展。

3.优化供给,打造旅游精品。加大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提升旅游需求要素供给的质量和数量,丰富提升观光旅游产品、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产品、积极开发专项旅游产品,增加旅游有效供给,实现旅游供求关系的积极平衡,打造区域旅游亮点,引导游客深度体验。建立健全旅游景区管理制度体系,加快推进A级旅游景区创建步伐,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景区品质和档次,打造红河旅游精品景区,全面提升红河旅游市场竞争力。

4.推进“旅游+”,促进全面融合。按照融合式、集群式发展原则,推动旅游与农业、林业、工业、文化、城镇、跨境经济合作区、生态建设深度融合,实现旅游产业全域辐射带动、全面融合发展。

5.补齐短板,壮大要素主体。按照“市场先导,企业主体”的原则,围绕满足游客全程、全面、全时消费服务需求,努力提升旅游要素主体的规模、质量、效益和水平,补齐市场主体短板,大力拓展旅游市场。

6.夯实基础,强化公共服务配套。推进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立覆盖全域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融合衔接。

四、红河旅游发展新趋势

CHAPTERFOUR

(一)“旅游+”效应

我们要打破传统思维,运用“互联网+旅游”,“旅游+”等模式,突破传统旅游业的各项要素,多元创新、融合发展;对传统旅游进行升级及改造,旅游的功能渗透到各个产业领域。在互联网大数据的背后,科技信息已经能精准到个人的数据,“旅游+大数据”已经能为不同的个体和团体提供精准服务,把“大众化”与“个性化”有机结合,像携程,去哪儿等旅游APP,就能为你智能推荐旅游目标和行程安排未来;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APP也能在手持移动端的情况下,让你出行无阻,精准定位。也希望红河州的旅游资源曝光在互联网上,让更多的人通过互联网平台,微博,快手,







































哪家医院治白癜风好
白癜风多长时间能治愈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