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50平方米、两室一厅、一厨一卫,内附全套厨具、茶几、桌椅板凳、床、被子,拎包即可入住,这样的房子却只要元就可以买下,看到这里你也许会认为是在和你开玩笑,但这是真的,这些房子在红河县凹腰山社区一幢新建的楼里,而这里已经住着54户石头寨乡哈批瑶寨的村民,他们确实只花了元钱入住的,并且红河县政府在5年之后还为他们办理房产证。

8月28日,这54户瑶族村民正式入住他们的新家,这些房子位于红河县凹腰山社区(红河县新城区),是红河县修建的余套公共廉租房的一部分。

“我们就交了元钱就住进来了,当时我们只是带了自己的衣服和碗筷就来了,政府想得很周到,把被子都给我们准备好了。”哈批瑶寨的组长盘老二说,他们原来居住的寨子在大山上,公路距离村子有4公里,原来住的是石头和土垒的房子,房顶上铺的都是石棉瓦。原来,他一家8口人,住在一起,现在,他家分到了两套公租房,不仅宽敞明亮,面积也比以前大。

(村民正在家中编织帽子)

“我有4个儿子,孩子们跟着一起搬到了县城,读书也是在城里读,以前上学都要走四五公里去上学,现在政府安排就读的这个学校离家挺近的,也不像以前那么担心他们出去的安全了。”盘老二高兴地说,“我们村从6月份接到搬迁通知后,都同意搬迁,没有人反对。”

在我们去的时候,邓英有一家正在吃饭,据他介绍,村子里人均一亩水田,所以很多人都到外面打零工了,政府通知搬迁,还承诺5年后办理房产证,这让他非常高兴,按照他打工挣的钱,几十年都不可能在县城买一套房子。

(有的村民家中还买了电视和音响)

(这位瑶族老人坐在新居中展开了笑颜)

据了解,这次哈批瑶寨的整体异地搬迁工作是红河县提出的“精准扶贫”的一部分。红河县副县长李福珍说,在今年3月份,政府提出要解决瑶族同胞的贫困问题,经过调研,全县10个瑶族村寨中,大都居住在海拔米以上,生活环境非常恶劣,如果就地建房搬迁,再加上公路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资金在多万元,但还无法彻底解决当地百姓的现实困难。经过研究,县政府决定把哈批瑶寨的群众整体异地搬迁进新城区,整体的费用也只需要余万。

“我们要让老百姓真正的摆脱贫困,仅解决房子肯定是不行的,为了解决百姓的后顾之忧,当时承诺为每一户解决一个环卫或者其他就业岗位,然后每一户解决一个低保指标,同时解决孩子们的入学问题,这样老百姓的积极性就被激发起来。”李福珍说。

据李福珍介绍,这次政府只是向老百姓象征性收取元,会在5年后给这些人办理房产证,这套价值6万余元的房子就成了老百姓自己的了。

“走出了大山,村民们的土地由政府出面协调流转或者扶持他们种植经济林木,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我们把百姓搬到城市里,不能不管他们,政府还会组织一些技能培训,让这些人有生存的技能,让他们的生活一步一步好起来,让这些百姓真正的彻底脱贫,成为真正的城里人。”李福珍说。

云南加油报全媒体记者何晨曦

赞赏

长按







































苯酚的用途
专业治疗白癜风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