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的好消息 云南4个镇子和17个村子 入选中国第四批美丽宜居小镇、村庄示范名单 其中,红河州有1个镇和3个村子入选! 美丽宜居小镇美丽宜居小镇是指风景美、街区美、功能美、生态美、生活美的建制镇; 美丽宜居村庄美丽宜居村庄是指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行政村。 核心:宜居宜业 特征:美丽、特色和绿色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红河州这次哪些美丽的地方入选了! 美丽宜居小镇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西庄镇 美丽宜居村庄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西三镇可邑村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新安所镇新安所村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哨冲镇慕善村 接下里,就和小编一起去逛逛 这四个风景如画的地方! 建水县西庄镇建水县西庄镇地处建水县城以西,总面积.81平方公里,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省级1个、州级1个、县级3个。近年来,建水县西庄镇遵循“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受益”的原则,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开发与管理并重,旅游开发建设成效显著。年8月,建水县西庄镇(团山村)被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首批22个“开发建设型”旅游小镇,团山村被列入云南省首批50个旅游特色村;年,团山民居被列入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年10月,建水县西庄镇被列入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成为全州首个获此殊荣的乡镇。 泸江烟柳 “泸江烟柳”是引用古临安的一个景致。为将昔日风光重现,建水人民竭力恢复和创新。经过政府几年的精心打造,一幅杨柳飘逸飞舞、河水汪汪吟唱、花儿绽开笑脸的风景映入人们眼帘。 双龙湿地 著名的双龙桥,本已熠熠生辉。湿地项目的置入,使得桥两头的景观大为提升,庄重、古朴、豪迈中多了绿色的成分、多了娱乐的元素。古桥牵引人们眼球的魔力在此自不必说,单就说这双龙湿地就十分引人注目。 绿得像新鲜的荷叶一样的星罗棋布的池塘,在杨柳和花草的裙带穿连中,宝石般地拴在一起。 水打营村 西庄镇白家营村委会水打营村就坐落在双龙桥旁,双龙桥水景观的成功打造,给这方水土引来无限生机。 一来,各方游客会聚于此,不仅带来清新的气息,而且也给这个之前不惹眼的小村注入了空前的商机,村民在双龙桥头家门前做起了生意。 二来,政府全力打造“乡村城市化”的美丽家园,使村民的思想和村容彻底改观。因此,这个小村庄亮丽了起来,成为建水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和标杆。 历史上富庶的西庄坝子,是建水的米粮仓,“鱼米之乡”的牌子树立了百年而不朽。现如今,时代的潮流掠过泸江河,流向了西庄深邃的坝子,也洗刷了这里的村民们的头脑。 弥勒市西三镇可邑村走进大山中的可邑,仿佛到了一个世外桃源,宁静的山村、古朴的民风、好客的村民、精美的壁画,酿成一杯浓浓的彝族阿细文化的美酒,那样甜美、醇厚,让人久久回味、流连忘返……。 一个彝族小山村 全国首批森林旅游示范村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闻名遐迩的阿细跳月 彝族钻木取火的故乡 同时有着世界吉尼斯纪录的石虎 这里就是 可邑小镇 外寨门 村中水景 村中景观 小镇农家如今变酒吧 游客休闲玩乐内容 年10月1日,可邑小镇获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正式运营;年,前往可邑小镇旅游的各地游客突破14万人次,年10月,可邑小镇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可邑小镇,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人间仙境。 蒙自市新安所镇新安所村新安所镇位于州府蒙自城东南,距城区7.5公里,是一个汉族、彝族、苗族、壮族等民族聚居地,素有“千年古镇”和“中国石榴之乡”的美誉,也是国家建设部命名的全国个重点小城镇之一,先后被省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镇、生态乡镇和旅游小镇。 新安所,何以能成为响当当的招牌?在明正德以前,新安是一个大村子,叫补瓦寨,能人武将汇聚地,后形成新安所城,相传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小的城池……新安所不仅是著名的石榴之乡,粉蒸肉等美食还被央视《味道》栏目报道! 现在,蒙自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新安所蒸肉饭,新安所菊花过桥米线,新安所石榴,新安所冰稀饭……说不完吃不完的美食吧! 新安所猪八碗 新安所年糕 新安所香米饵块 新安所甜石榴 新安所大枇杷 新安所桃子 工艺独特的刀烟丝 石屏县哨冲镇慕善村石屏县哨冲慕善村位于哨冲镇西面,距镇政府所在地3.2公里。此地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古树、古井、古街道较多。民族特色鲜明,花腰彝原生态文化特色突出。彝族土掌房村落保留完整,有“小不达拉宫”之称。 远远看去,慕善村依山而建,房屋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庄重厚实,带有几分神秘。 这里是一个典型的花腰彝聚居地。村子里居住的村民大部分是花腰彝。花腰彝的民居,是彝族地区特有的土掌房。村里所有的路,都用不规则的沙石铺就,各家各户的猪鸡牛等家禽家畜,悠闲地散着步。阳光洒在凸凹的石块上,让人顿时有了亲切感。 抬头看土掌房,墙壁是用土砌起来的,而屋顶则用土夯筑而成,泥土中再掺杂一些松毛或者蕨菜干,以增加泥土的黏度。 生活在这里的彝族尼苏“花腰”人用他们的勤劳智慧,创造了辉煌灿烂、五彩缤纷、别具一格又自成体系的彝族尼苏“花腰”服饰。 妇女们全身绣有各种花纹图案,工艺精湛,五彩殡纷,给人以美的享受。 慕善村的“祭龙”习俗已有余年历史,而舞龙,则是“祭龙”的重头戏。经过代代相传,哨冲“花腰彝”的舞龙技艺堪称一绝。本来舞龙者因要奔跑、跳跃,运动量大,都是由体魄健壮、灵活机警的青壮男儿舞龙。然而,令人称奇的是“花腰彝”的舞龙是由妇女来舞,年轻的姑娘们舞起龙来时而盘旋,时而狂奔,舞到好处时只见龙在飞、龙在游、龙在腾,惟独不见人影,宛如蛟龙出世,活灵活现。 去红河! 在这些美丽的地方住上一段时间呢吧! 宜居宜游好地方! 为美丽的家乡点赞! 综合自云报旅游传媒、石屏旅游、蒙自旅游、人文红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