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祖国到底哪里好 没见过她的人不会明了 这16张航天卫星图片 让我知道 世界再大也比不上 她的美 她的笑 她的山川锦绣、瑰丽闪耀 《云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10月20日在昆明发布,.2万个图斑构成的海量地理国情数据,首次全面准确反映出云南地理国情“家底”。 在这次地理国情普查中,工作者还收集了不少神奇的自然人文景观遥感影像。 这次普查采用了航空航天遥感、全球导航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图片是遥感卫星从多公里的太空拍摄。 从这个高度看仔细端详美丽的云南,发现伟大祖国深藏的美丽! 位于昆明市禄劝县的云龙水库,从遥感影像上看,水库细长且蜿蜒不断,正像是一条云间翱翔的巨龙。 在遥感影像上,我们看到云南的大地上有这样一片独特的“树叶”。这一片绿油油的“树叶”,位于楚雄州永仁县中和镇,它是在山谷中形成的一个小的盆地,但在盆地又凸起了一座小的山头,其山脊线的分布与叶片的叶脉走向几乎一模一样,像极了大自然孕育的一片“树叶”。 东川红土地,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西南部,地处红土高原山区,为高原季风气候类型,属南温带气候特点。主要景点在海拔米至米之间,因东川高温多雨下发育而成的红色土壤。当雨后观看时,雨水的冲刷导致尚未氧化的富铁土壤大规模出现,加之空气清新、阳光普照,能见度提高,景区基本色调由褐红变为鲜红色。火红的土壤上,一年四季青稞花、荞子花、洋芋花、油菜花交替开放,色彩斑斓炫目,鲜艳浓烈的色块一直铺到天边,被誉为“大自然的调色板”。 寻甸县地处云南省东北部,是滇东北之要冲。县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向东南倾斜阶梯状。这幅色彩斑斓的影像正是这种倾斜的地貌与缠绕在山间的公路共同作用的结果,虽凌乱错落,但却不失美感,是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罕镇曼听村,南临澜沧江。江边的平原地区种植着作物,两边本似一体,却被大江切成两份,如两条小鱼相望。 卫星遥感影像上的大理州剑川县剑湖上去像是一片月牙,给人一种圆润的美感。加上旁边笔直的阡陌、错落的村庄以及绿油油的田野的包围,剑湖又像是一个正在孕育中的“宝宝”。 云龙太极,在大理州云龙县城所在地北面1千米处,因沘江在这里绕出一个“S”型的大湾子,形成了类似道家“太极图”的天然地貌奇观。在这天然太极图东面有诺邓河流入,古人称之为“太极锁水”。 云南省罗平县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是进出云南的东大门。罗平的梯田是圈状的,远远看去真像是螺丝上的旋纹。罗平的梯田广泛种植油菜花,每年3月前后,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盛开,与螺丝田一同形成美丽独特的自然风光,成为著名的油菜花拍摄地。 从空中俯看楚雄州禄丰县恐龙山镇川街片区,大地上巨大的“天坑”地质奇观格外壮观。根据科学测算,这个亿万年前形成的“天坑”直径达4千米,周围环形山海拔约为米—米,最高峰米,环形山内坑的总面积约13平方千米。壮观的“天坑”奇景和丰富的恐龙遗址为禄丰留下了独特而神秘的地质文化遗产。 罗平十万大山属喀斯特地貌奇观,由成片石灰岩山峰组成,集中分布在曲靖市罗平县东南部,面积达数百平方千米,堪称中国喀斯特之精华。峰丛地貌分布广泛,峰呈塔形、尖锥形、浑圆形,高数十米至百余米。远眺列峰,密密簇簇、群峰耸翠,巍峨雄壮。 “凤凰于飞”这么美丽的诗句,用来描述昭通市境内的这幅山脉影像图可谓恰到好处,山脉由中向两边对称地扩散,像极了凤凰展翅翱翔。 六街镇地处昆明市晋宁区东南面,距县城28千米,与玉溪市江川区、红塔区接壤,属三区交界。在遥感影像上看到的六街镇,说其为世界上最美的小镇也不为过。 元阳红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南部。元阳县境内崇山峻岭,所有的梯田都修筑在山坡上,梯田坡度在15度至75度之间。就一座山坡而论,梯田最高级数达级,这在中外梯田景观中实属罕见。元阳梯田是哈尼族人多年来生生不息地“雕刻”的山水田园风光画。 (26分)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材料一:图7为云南省区域图。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元阳、绿春、金平等县,是当地人民利用自然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 材料二:云南是普洱茶的故乡。其主产区为云南思茅、西双版纳两个地带,这里气候条件适宜,种植面积广。普洱茶是采用云南大叶种鲜叶经“杀青”、‘揉捻”、“干燥”、“渥堆”等工序加工而成。它以历史悠久、品质风格独特、药效显著而斐声中外,产品畅销国内及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 (1)云南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云南省省会昆明市四季如春的原因()。(6分) (2)红河哈尼梯田规模巨大,梯田主要改造的农业区位因素是(),当地农民当初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4分) (3)分析云南发展普洱茶产业的区位优势。(8分) (4)从年到年,云南连续四年出现严重干旱,红河哈尼梯田却没有受到大旱的影响,试运用水循环的原理解释其原因。(8分) 参考答案:(1)二(2分)纬度低海拔高(4分) (2)地形(2分)保持水土(2分) (3)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水分充足,适合茶树生长;茶树种植面积很广,原料丰富;普洱茶品质优良;生产历史悠久,加工经验丰富;国际知名度高;市场广阔。(每点2分任意答四点得8分) (4)解答此题首先弄清思路:先是水汽来源丰富(河水蒸发植物蒸腾)然后是降水媒介(山地影响)最后是降水丰富(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红河哈尼地处低纬、气温高;河坝峡谷的河水常年蒸发,河水蒸发旺盛;加上森林植被的蒸腾作用,水汽充足;受地形影响,水汽上升冷却凝结(或遇到高山低温的冷空气)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的雨水形成径流灌溉梯田。(每点2分共8分) 云南元阳的哈尼族人利用当地“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条件,改造坡地,修建梯田,在梯田上方拦腰筑沟,通过引水、冲肥至梯田,种植水稻,创造了独特的农耕文明奇观。下图为元阳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和梯田景观图。 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说明哈尼人“山上种树、山腰居住、山下种田”的优点。 分析:在山上种树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山地的水土流失,保持水土。山腰冬暖夏凉,污染少,水源洁净,适宜居住。山下海拔较低,热量充足,水、肥可顺地势自流至农田,利于灌溉和排水,适于水稻种植。 答案:山上种树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山腰冬暖夏凉,水源洁净,适宜居住;山下海拔较低,热量充足,水、肥可顺地势自流至农田,利于水稻种植。 这是普洱的台地茶地。台地茶以丰产密植为此特点,优势在于单位产出高,经济效益好,便于管理和采摘,符合市场需求,宜广泛推广种植,在普洱茶的主要产地普洱市广泛分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云南普洱茶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中下游流域的坡地上,特殊多变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使得不同山坡出产的茶叶,口感有较大差异。在澜沧江与北回归线交汇处,普洱茶区可分为四大板块,即西北茶区(A)、西南茶区(B)、东北茶区(C)和东南茶区(D)。 普洱茶有古树茶和台地茶之分。严格意义上的古茶树为年以上的乔木型大叶茶树,多生长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由于存世较少,所产茶叶内质丰富,口感更能体现其独特魅力。台地茶是采用现代茶叶种植技术,在条列式高产的现代茶园中出产茶叶,其树龄较短,品种较新,由于过多的人工增产干预,茶叶品质稍逊于古树茶。 (1)比较东北茶区(C)与东南茶区(D)日照差异,并分析原因。 (2)分析°E附近普洱茶原料品质最优的原因。 (3)指出开发古树茶存在的问题。 (4)简述大规模种植台地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区域日照时数差异及原因,区域茶树种植的条件,存在的问题,对环境的影响等地理知识。 (1)读图,根据图中等值线判断,东北茶区比东南茶区日照充足。因为东北茶区纬度较高,夏季日照时间长。东北茶区位于云贵高原,地势较高,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东北茶区降水偏少,晴天多,日照时数多,日照充足。 (2)从自然条件分析,°E附近普洱茶分布区,气候湿热,光照丰富。地势起伏大,垂直差异明显,山区坡地利于排水,适宜茶树生长。从人为原因分析,该地受人类活动影响小,自然生态系统良好。栽培历史悠久,茶叶品种较好。 (3)结合材料分析,古树茶植株少,产量少。是乔木型大叶茶树,难以采摘。古树位于人烟罕至的深山区,交通不便。不利于古树茶开发。 (4)大规模种植台地茶,会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山区大规模发展种植业,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参考答案: (1)差异:东北茶区比东南茶区日照充足; 原因:东北茶区纬度较高,夏季日照时间长;地势较高,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降水偏少,晴天多。 (2)自然原因:气候湿热,光照丰富;地势起伏大,垂直差异明显;山区坡地利于排水。 人为原因:受人类活动影响小,自然生态系统良好;栽培历史悠久,茶叶品种较好。 (3)植株少,产量少;乔木型大叶茶树,难以采摘;位于人烟罕至的深山区,交通不便。 (4)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位于昆明市宜良县城西小坡脚村的六十八道拐是城西通往靖安哨村的盘山公路,公路依山梁而修,弯弯曲曲,短短的6.8千米路程,共有68道拐。68道拐公路修建时,一是苦于资金局限,二是为避免占用邻村土地,6.8千米的道路只能依山梁盘旋而上,不经意间竟变成了奇迹。 聂耳音乐广场坐落于玉溪市城区,由一湖、一桥、两线、四区组成,为纪念伟大人民音乐家聂耳建立。从高空俯视,广场主体设计犹如一把巨大的小提琴镶嵌在大地上,壮观秀丽。 来源:新华社(记者:吉哲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