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9/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紫陶是我县的一张靓丽名片,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将紫陶产业确定为主导产业,把推进紫陶文化产业园建设列为重中之重的核心工作来抓,在为文化企业提供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加大紫陶的宣传力度,着力擦亮紫陶这张靓丽名片,为紫陶品牌走出去创造条件。

红河州电视台记者采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为文

在建水紫陶街的中段,有一面用气锅盖装修的墙,孔美琼的“陶乡艺苑”就坐落于此。孔美琼从年进入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工作开始,已经和建水的五色陶土打了23年交道。孔美琼告诉记者,她参加工作的时候,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以生产汽锅为主,其它类别的产品很少。也许是产品单一,当时建水紫陶的名气并不大,销量也不多,陶厂年面临着改制,孔美琼也下岗失业。

尽管当时建水紫陶产业处于低谷时期,但孔美琼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还是决定办厂开店,从事制陶行业。因为她坚信,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建水紫陶,一定会迎来发展的春天。

近几年,随着省、州、县各级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引导和支持,不断加大发展力度,建水紫陶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县委、县政府在将紫陶产业确定为主导产业的同时,把推进紫陶文化产业园建设列为重中之重的核心工作来抓,紫陶产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孔美琼的生意也越做越大,由原来的每月出一次窑变成每周出一次窑,一年生产出的多件紫陶作品全部销售一空,店面也由原来的一个增加到三个,紫陶产品更是由州内、省内远销到韩国、日本。

红河州电视台记者采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为文

在我县像孔美琼一样搭上紫陶发展快车的企业正逐年增多。截至今年2月,在建水紫陶文化产业园区,工商登记注册企业有户,从业人员达到两万多人,相比孔美琼年创业时的20多户几百人,呈现出了爆发式的增长。

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为文说:“我县年统计的数字,整个紫陶文化园区的从业人员是2.8万人左右,相关的文化企业、就业人员2.2万人,整个陶企,直接参加生产的人数达到了2.3万人左右。”我县通过把紫陶的生产销售、产品展示、原料配送等资源集中起来,打造特色街区,创建“紫陶文化产业园”,使得建水紫陶的名气越来越大、品牌效应也日益凸显,这为红河品牌走出去创造了良好条件。

孔美琼在建水紫陶一条街开设的“陶乡艺苑”是她的第三个店,这条街热闹繁华,是外地游客喜欢的旅游景点,孔美琼用汽锅盖装修墙面,就希望外地游客能通过这些汽锅盖来感受建水紫陶的发展历程,也希望通过这堵汽锅盖墙让大家触摸建水紫陶的发展历史。

(来源:记者王伟、李维、雷庆、郭云朋、赵继兵、刘树翔)

广告投放—

免责声明

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24小时内删除。

关于建水古城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北京白癜风医院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