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2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玛吉阿米

玛吉阿米,一个美丽女子的名字,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心目中救度母女神的名字。而今,穿越时空,在西藏,她是八角街的黄房子,著名的藏餐厅,世界各地旅者在西藏的家;在北京,她是都市的空间里,鼓荡起的一股雪域的风。

在云南,她是“香格里拉”的窗口,她会带您走进心中的日月……,让我们一起走近云南玛吉阿米·香格里拉风情宫的掌门人——周建华。

次仁诺布、周建华,这是一个男人两个不同的名字。两个名字,一个源自藏文化,一个源自汉文化,两个名字集于一身,注定了这个男人就是一个藏汉文化交流的使者。

运动场、办公室、玛吉阿米藏餐厅,3个场景就像电影场面的移步换景,每天早晨,周建华的身影都依次准确地出现在不同的地点,注定了他要做一个忙碌的人。

这位集两种民族文化,两种身份,承担多种职责的男人,用从古老家族血液中继承下来的冒险、勇气和革新精神,在五年时间内,将云南玛吉阿米·香格里拉风情宫打造成为了都市里的香格里拉,将藏文化中最精彩的部分带到了都市,也让更多的人,从这里了解了天边那个神秘的香格里拉。

玛吉阿米藏族风情宫

藏纸做的灯笼、藏族面具、牦牛头、壁画、唐卡、梁柱和顶棚,所特有的浓郁的色彩和造型,体现了藏族的建筑艺术、雕刻艺术和装饰艺术的精美绝伦。

香格里拉包房的火塘、酥油桶、佛龛、水龛、打奶的木桶、氆氇编织的盐茶袋子、浸透了马汗的皮囊,则记录着一个家族兴衰的踪迹,把你留在时间的深处。青稞酒、藏歌、弦子舞,更是把能歌善舞、智慧善良的藏族人融入你的生活中。

在玛吉阿米,香格里拉藏族风情文化仿佛可以触摸到,雪域高原的草甸和峡谷变得不再遥远。玛吉阿米成为藏文化的符号,紧紧地贴在了都市的空间里。而充当传递藏族文化使者的正是不愿意出演平常故事男主角的周建华(次仁诺布)。

玛吉阿米的初衷

在许多人眼里,藏族人的生活仍然是才旦卓玛的歌声,电影《红河谷》所展现的场景,出于对自己民族和藏族文化的热爱,以改变人们对藏族的印象,2002年,周建华(次仁诺布)主动出击,通过各种努力,直奔北京玛吉阿米餐厅。

“玛吉阿米和我,我和泽郎王清就这样结缘了。”周建华和玛吉阿米餐厅的始创者泽郎王清由于共同的志趣走到了一起。于是,几个康巴男人,把积淀在血液中的那些民族性格、记忆、文化和历史,在玛吉阿米有限的空间里,尽情地作了一些展示。

2003年3月,玛吉阿米·香格里拉风情宫开业,周建华成为总经理。一条哈达,一壶稣油茶,一杯自酿的青稞酒,一首地道的藏歌,一曲热烈的藏舞,浓郁的藏族风情文化和别具一格的藏餐,使这一方都市的空间里,鼓荡起一股雪域的风。

越来越多的人走进玛吉阿米,在生活中感受藏文化,感受藏族人内在的东西。演艺台成了欢乐的坝子,藏餐由陌生成为都市人的桌上美味,转经桶带给人们心灵的慰藉和祈福,香格里拉由神秘变得鲜活。

对于周建华来说,玛吉阿米是非常性情的一种表达,它发自内心深处,有快乐、有忧伤和期盼。这是一个文化的生命体,是心中母亲的化身,寄托着对母亲的爱,对民族的爱,他倾注全部的心血浇灌这朵奇葩,那是盛开在心中的通往天堂的花。

玛吉阿米像空气那样无处不在,弥漫在周建华生活的各个角落。“沟通其实才是我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而空间是人与人沟通最重要的因素,玛吉阿米给人舒适的空间。”

在这里,只要有时间,周建华就带客人参观玛吉阿米,仔细地为每个人讲解;每一个晚上,他都要到表演台为客人们唱一首自己最喜爱的藏族歌曲《慈祥的母亲》;他还会给每一位在玛吉阿米新结识的朋友打电话,问候平安。

由此,很多的朋友的心留在了玛吉阿米,更记住了这位藏族大哥——次仁诺布。当一个地方有了爱,自然成为很多人的家,这里,幸福像花儿一样开放。

香格里拉情怀

近些年,当香格里拉从美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失去的地平线》中走入人们的视野,它所拥有的独特人文景观和三江并流腹地的神奇美丽,使其成为很多人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繁荣使有的人认为这里富裕了,其实不然,这片土地现在相比较很多发达的地方仍旧很贫困,仍然迫切地需要全社会的







































白癜风是什么样症状的
盖百霖遮盖液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