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面蓝色字添加:中共红河州委党史研究室“千年红河 杨家鹏(~年),汉族,玉溪市华宁县人。 年,杨家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云南省立高等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分配到开远工作后,先后担任开远农校教师、开远县政府建设科科长、云南省设立在开远的“云南省木棉推广委员会”副主任兼“裕国木棉场”副场长、云南省甘蔗试验站副站长。 杨家鹏对云南木棉和甘蔗两项产业的研究、种植和推广作出了积极贡献。经过他和同事的共同努力,开远木棉在年代就迅速发展到4万亩,加上周边县,木棉总种植约7万亩,年产木棉约50万公斤,对供给抗日战争的军需民用起了重要作用。 年,云南省人民政府组建云南省甘蔗试验站(后改为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甘蔗研究所),杨家鹏被任命为主管业务的副站长。杨家鹏选址建站,率领同事较早地展开了甘蔗研究工作。解放初期,云南省内种植的都是“罗汉蔗”,产量低、糖分低。杨家鹏经过多年的努力,成功引进6个新品种并试种成功,甘蔗的糖分和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培育出的云蔗71/良种受到云南省人民政府的表彰奖励。杨家鹏还带领技术人员攻克了“甘蔗上山”的技术难关,有效地推动了甘蔗扩种,促使全省甘蔗种植业得到了较快发展。至年,全省甘蔗由年的28万亩增加到.58万亩,平均亩产从2.36吨增至3.82吨,云南跃入全国甘蔗糖业大省。年,开远建成当时全省最大的日榨千吨甘蔗糖厂。《人民画报》刊登了杨家鹏进行甘蔗研究的照片,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晚年,杨家鹏主笔《云南甘蔗》,于年出版发行。 小编温馨提示: 为宣传红河和推介红河,中共红河州委党史研究室开通了“千年红河”公众北京一般的治疗白癜风多少钱白癜风医院太原哪家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