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5/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怎样能治疗好吗 http://m.39.net/pf/a_4626906.html

以下是正文

同心同向谋发展笃行致远谱新篇

——红河县“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过去的五年是红河县团结奋斗的五年,是全县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五年。这五年,硕果累累、捷报频传。红河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紧紧立足红河县实际,踏实前行,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迈上全新台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红河县为全国最大的哈尼族聚集县,境内96%的面积为山地,是全国56个滇西边境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也是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红河州四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决不让一户一人掉队”。自打响脱贫攻坚战役以来,红河县委、县政府紧盯脱贫目标任务,严格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五级书记抓扶贫”的责任制,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要求,按照州委“”工作思路和县委“三坚持、五着力”发展思路,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抓好统筹谋划,健全责任体系,强化作战指挥,建立工作协调机制,集中统一帮扶步调,加强督查促落实。严格实施“三个带动”、产业扶贫组织化提升工程、产业易地集中式扶贫、就业扶贫、生态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等措施。全县名驻村工作队员奋战在一线,名帮扶责任人深入贫困户家中开展各项帮扶,各级定点扶贫单位、东西协作倾力相助。全县“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得到全面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有效治理,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从年底的元提高到年底的元。年5月16日,经省人民政府认定,批准红河县退出贫困县。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全部实现脱贫,摘除了红河县世世代代的贫困帽子。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五年来,红河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嘱托,坚持用新发展理念谋划发展,统筹加快“抓一接二连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积极拓展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发展路径,持续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

以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为突破口,致力打造红河谷经济带特色生态示范区。以包含红河谷山地未来创新中心、农林生物种苗培育中心、勐龙鲤鱼泥鳅种苗培育中心等为依托,积极发展农林牧立体复合种植、稻渔共作为主体的生态循环农业,积极推进红河谷干热河谷生态脆弱区域修复和美化亮化工程,统筹保护哈尼梯田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循环生态系统,致力打造红河谷经济带特色生态示范区。

红河谷30万亩热区综合开发,贫瘠大山变绿色产业基地(红河县库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供图)

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中,红河县以拓展延伸生态产业链为主导,致力打造红河谷热区保护开发重要示范区。实施红河谷30万亩热区综合保护开发,加强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技术研发和引进,抓实农业生产开始端精耕细作、农产品终端精深加工“两端两精”工作。持续深化乡村产业振兴,强化科技支撑,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打造红河谷热区保护开发重要示范区。五年来,包括库博公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顺和庄园等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落地红河谷,昔日一片荒芜的30万亩干热河谷披上了绿装,实现了生态治理和增收致富的双丰收。

以多元化特色生态旅游为抓手,致力打造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主动服务和融入乡村振兴、全省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打造全省旅游扶贫示范县、全域旅游等发展全局抓落实,充分发挥撒玛坝梯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双品牌”优势,打造“云上撒玛坝、醇情哈尼人”梯田旅游文化品牌。五年来,康藤石头寨帐篷营地酒店建成营业,成为游客追捧的乡村客栈的典范;苏红古寨传统哈尼村落等半山酒店有序推进;撒马坝万亩梯田景区实现封闭运营;马帮古城认定为3A级景区。抓实智慧旅游发展,推进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项目建设及“一机游”工作,精心创作了哈尼剧《莫批阿波》、庭院剧《大马帮》、舞台剧《生的狂欢》,推动哈尼梯田、马帮侨乡、民族文化、民族节庆、观光农业等多元化、差异化文化旅游发展,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稳步推进。

民生福祉不断增强

基础设施加快完善。交通方面,五年来,红河县实现了县内所有建制行政村(社区)到乡镇、到县城所在地通硬化路目标。元蔓高速红河至元阳段建成试通车,结束了红河县不通高速的历史,元绿在建高速公路稳步推进,配合省、州完成峨山至石屏至红河高速公路建设前期各项准备工作。么索至小河、垤玛至曼培骨干道路等多条乡村道路建成通车,县城新客运站投入使用。

水利方面,加快跑马庄、垤玛、牛龙水库和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前期工作,开工建设马戛水库,勐甸水库完成大坝填筑及导流输水隧洞,阿扎河水库顺利竣工验收,虎街河水库正常供水,群众用水更加便捷,自来水通到家家户户。电力网络方面,77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正常运行发电,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第四批电网基改应急及业务扩配套项目建设全面竣工。移动4G网络、宽带网络、光纤到户覆盖所有乡镇机关所在地和88个行政村,投入使用5G基站27个,完全满足全县所有群众用电用网需求。教育方面,全面改薄、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顺利通过验收,学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医疗方面,医院、医院医院软硬件设施进一步加强,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功能越来越完善,基本形成“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医疗格局。

城乡发展喜人。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6个省级卫生乡镇、42个卫生村。“美丽县城”建设上,加快棚户区改造,完成建安片区安置房主体工程建设。新建保障性住房套,为群众解决了“安居梦”。启动实施莲花商贸城地下排水设施坍塌应急抢险工程;完成县城规划区地质灾害滑坡防治规划编制;修复县城区市政道路;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推进“厕所革命”,新建和提升改造14座城市公厕,消除23座城市旱厕,改建提升60座镇区公厕。认真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完成乐育镇乐育村和甲寅镇他撒村两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农业产业培育项目。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6.1万份,办证率97.6%。

全面推进现代产业建设

五年来,红河县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三张牌”“六个大抓”要求,牢固树立现代产业意识,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做大一产。30万亩热区蓬勃发展,“稻渔鸭共作”综合种养得到极大推广,传统蔗糖产业提质发展有序进行,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得到提高。做优二产。石膏、棕榈、农特产品加工等企业规上培育工程推进明显,建设云百草药业生物提取中心、食用菌、茶叶深加工、红河炆鼎焖锅酒非遗文创工场基地等,建成年产30万套制衣生产线项目。做强三产。土司文化展览馆、苏红古村、曼版游客集散中心加快建设。紧扣“一部手机游云南”标准,完成撒玛坝景区智慧化改造,完善撒玛坝游客中心配套设施,撒玛坝景区封闭运营。加快建设红河谷马帮侨乡特色小镇,建成马帮古城景区入口工程,马帮文化主题酒店、马帮庄园、健身休闲绿道等项目落地。举办好“开秧门”“仰阿娜”“长街宴”等民族节庆活动。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建成仓储集散中心、农产品冷链仓储中心及分级中心。启动建设红河县综合物流产业园,红河谷热区农特产品交易中心项目。推动石膏、芒果、红米、焖锅酒等优势产业走出国门。

历史的长河终将留下奋斗者的足迹。回眸“十三五”,红河县以踏实苦干、埋头实干的时代担当交出了一份圆满答卷;基础已经夯实,未来必定可期。展望“十四五”,红河县将继续勇往直前、奋发有为,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奏响更加壮丽的华章。(红河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娟

审核:张辉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梦想红河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