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红河县把半山酒店建设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抓手,依托民族民俗、人文风情和自然资源优势,坚持“与山相伴、依山而建,因形就势、融入自然”的标准,稳步推进半山酒店各项建设,推动红河县旅游提质增效。 吃透政策立即行动解决问题抢抓进度省委、省政府在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会议上指出:要大力打造“8字形”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不同类型的半山酒店。红河县高度重视,按照梯田景观、干热河谷和民族风情三种类型,规划康藤帐篷营地、苏红半山酒店2个近期建设项目,规划诺玛阿美、天生桥生态农庄、尼美梯田等5个中期半山酒店建设项目,涉及资金约9.亿元。在半山酒店建设过程中,红河县投入资金万元,完成了苏红半山酒店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和康藤帐篷营地滑坡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及治理工程。强化用地保障,将所涉项目的亩的土地纳入规划范畴,为后期土地调规和点状供地夯实基础。推动基础要素供给,将半山酒店的水电路等基础要素保障,作为推动半山酒店建设的先决条件。 加大投资初见成效红河县积极申报项目资金,目前已争取年专债资金1.8亿元,全力投入到包括有半山酒店建设在内的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正在积极争取年第一批专债支持。加大投资力度,筹措资金万元,启动了苏红半山酒店第一期28栋民居的改造工程,预计年底完工,并实现试运营。着力推动招商引资,主动融入全省、全州的招商引资工作,提报了半山酒店项目7个。
同时,采取以商招商的方式,吸引企业入驻。目前,苏红半山酒店已引进青普、既下山、瓦当瓦舍等6家国内民宿知名品牌进驻。加大出游体验联动,启动了长约13.4公里的徒步旅游路线“穿越撒玛坝”,该项目预计投资1.5个亿,现已完成规划设计工作,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各半山酒店的连点成线,为游客构建更加舒适的体验感。 丰富内涵争创品牌为打造精品目的地,红河县聘请了世界知名设计大师张永和,采取规划设计师全程跟踪服务的方式,现已完成康藤营地的改造升级和苏红半山酒店第一期建设项目融资。坚持本土文化融入半山酒店建设,将本地夯土工艺运用到酒店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中,保留当地建筑特色;控制施工强度,在原有房屋地基上完成酒店客房建设,降低空间密度,并确保天际线自然和谐;适当保留竹编、刺绣、酿酒等传统农耕文化要素,丰富游客体验;预留篝火、磨秋、抓鱼等民俗文化活动空间,增加游客体验感。 践行乡村振兴与旅游脱贫新模式红河县积极把酒店运营与地方发展相结合,已建成的康藤营地员工本地化率超过90%,月工资从元至元不等,同时,采取日工资制,与本地竹编、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达成合作协议,推动文化入景和文化创收。挖掘整理本地菜肴,并与当地农户搭建购销协议,保障红米、梯田鱼、鸭蛋等农特产品的消费需求和购买需求。年,康藤公司发放工资总额万元,采购、销售本地农特产品余万元。
红河县邀请越南藤编大师、普利兹克建筑奖热门人选武重义大师打造竹编传习馆;与日本清酒大师南部杜社达成入驻苏红半山酒店进行清酒制作工艺展示协议;邀请了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院翟辉院长的团队,昆明民用建筑设计院李睿团队,在德国从事建筑设计多年的景致设计舒坦团队,多次参与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的师史洋设计师参与酒店的片区设计;邀请国内顶尖灯光设计师周红亮参与灯光设计,积极参与各类奖项评审,利用名人效应,打造世界品牌。 目前,红河县康藤营地入选世界酒店联盟“五洲钻石奖”;获得年度中国酒店HDesign(音:H·德让)百强设计酒店大赛最佳地标设计奖;《新旅行》-必住酒店TOP50。同时,康藤营地还举办各类文旅活动,年、年举办“康藤—保时捷”老爷车自驾活动、康藤·梯田音乐会、苏红古民居设计大赛等活动得到了世界各大媒体的报道或转载。 稿件由红河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责编:普薇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红河日报(hhrb_hh)! 爆料、广告— 投稿邮箱:hhr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