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0/1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15-17岁人群可以接种哪种新冠疫苗?

  目前国家仅批准了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在3-17岁人群中紧急使用。四个企业(长春生物、兰州生物、北京科兴、大连科兴)为以上两个企业生产的新冠疫苗进行分包装,其出品的新冠疫苗亦可用于3-17岁人群。据临床试验数据显示,以上两种新冠疫苗在3-17岁人群中的抗体阳转率和抗体水平与成人相近,接种后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和接种部位疼痛。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全程接种2剂;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3周,第2剂在8周内尽早完成。接种途径和接种部位推荐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5-17岁人群接种时需要监护人全程陪同,携带受种者身份证件(身份证或户口本等),如果有预防接种证请同时携带接种证。全程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按接种点的相关规定,保持一米线安全距离等疫情防控措施。

  接种前:监护人需要了解新冠肺炎和新冠疫苗接种相关知识,避免受种者空腹接种、劳累后接种,同时,受种者须穿着宽松的衣服,方便接种。

  到达接种点后:接种前,监护人要如实告知接种医生受种者健康情况和接种禁忌,通过医生评估且由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才能接种;受种者接种后要在现场留观30分钟,确认没有异常方可离开;如有不适,请及时告知医生。

  离开接种点返家后:接种后24小时内,受种者要保持接种局部皮肤的清洁,避免用手搔抓接种部位。监护人应注意观察受种者状况,如果出现不良健康情况,要向接种单位报告,并及时就医;1周内受种者要清淡饮食,好好休息,避免过度运动和劳累。

  如果接种后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红肿和瘙痒、一过性发热等现象,无须特殊处理。这些反应一般2-3天内会自动消失。

  如发生持续不适或加重,请及时就医。

  有哪些接种禁忌?

  15-17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禁忌证与成年人群是一致的,如有以下情形,不能接种新冠疫苗:

  (1)对疫苗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3)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脱髓鞘疾病等)。

  (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5)经接种工作人员评估,认为不适合接种的其他情况。

  可否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

  暂不推荐新冠疫苗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其他疫苗与新冠疫苗的接种间隔应大于14天。当因动物致伤、外伤等原因需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免疫球蛋白时,可不考虑与新冠疫苗的接种间隔。

  会引起什么不良反应吗?

  接种新冠疫苗后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已广泛应用的其他疫苗基本类似,绝大多数为一般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等局部反应,发热、乏力、头痛等全身反应。通常这类反应会随着时间推移自行消失,无须特殊处理,第2剂可以照常接种。

  但是,仍有个别人对疫苗成分过敏,如果接种第1剂新冠疫苗后出现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严重反应者,或者出现其他属于接种禁忌的情况,不建议接种第2剂。

  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接种完新冠疫苗以后也不能大意,仍需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合理的社交距离等,室内场所注意经常开窗通风。

问:家里大人打了,孩子可以不打吗?

答:孩子同样有必要打。孩子未接种疫苗,则缺乏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对新冠病毒是易感的,感染后发病,部分可能发展为危重症,甚至造成死亡。

接种疫苗后,一方面可以获得免疫力,从而有效降低发病、重症住院和死亡的风险;另一方面,通过有序接种疫苗,可在全人群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新冠肺炎的流行。

问:外地孩子可以接种吗?答:可以。建议在就近的新冠疫苗接种点尽早接种疫苗。问:近期从中风险地区返回的学生,如何接种?答:据多地疾控消息可知,近14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学生,须按规定落实隔离和核酸检测措施后再接种新冠疫苗。近14天内有省外旅居史的学生在返程后须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凭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到学校或接种点接种疫苗。问:未成年人接种的疫苗和成年人一样吗?答:青少年可接种两剂次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与成人在剂量、剂型、接种部位等方面一致,第二剂次应在8周内尽早完成。问:能否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答:不建议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新冠疫苗通常情况下和其他疫苗接种需要间隔14天以上,但是有些特殊的情况,比如受种者遇到了动物咬伤或者出现外伤,这时候要接种狂犬病疫苗或者破伤风疫苗,在这种情况下不考虑时间间隔,优先接种狂犬病疫苗或者破伤风疫苗。问:疫苗接种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答:避免空腹、劳累,要让未成年人在一个放松的状态下进行疫苗接种。佩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穿宽松衣物。问:接种时要带哪些资料?答:需携带监护人和本人有效证件(身份证或户口本等),尽可能带上《儿童预防接种证》。未成年人和监护人应当充分阅读《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并签字,配合健康问询和知情告知工作,如实告知健康状况。接种过程中需要学校工作人员或监护人全程陪同在场。问:接种后要注意什么?

答:要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如出现不适,请及时告知现场工作人员。接种疫苗后应继续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

接种当日注射部位应保持干燥,避免过度按压和刺激,注意个人卫生。如果出现不良健康情况,尽早向接种单位报告,并及时就医。一周内要避免接触既往已知过敏原,尽量不饮酒、不进食辛辣刺激或海鲜类食物。建议清淡饮食、多喝水,避免过度运动和劳累。

问:第一针后有不良反应,还继续接种第二针吗?

1.轻微反应

接种第一针后出现轻微的反应,如发热、接种部位疼痛、轻微皮疹、疲乏无力等,大部分都会在很短时间内自行恢复,这些属于正常范围的不良反应,可以按时接种第二针新冠病毒疫苗。

2.偶合症引起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第一针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果是由偶合症引起的,待病情稳定后可以继续接种第二针(偶合症是指受种者接种疫苗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前驱期,接种疫苗后巧合发病,与疫苗接种没有直接的关系)。

3.严重过敏反应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第一针后,如果出现了严重过敏反应,应当及时报告,经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诊断认为与接种疫苗有关联,属于该疫苗接种禁忌,则不建议再继续接种第二针疫苗。

问:哪些情况不能接种?

答:通常情况下,疫苗接种禁忌包括:

1.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3.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

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问:打完疫苗就彻底安全了吗?答:疫苗在全程完成两剂次接种后14天起才能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且并不能%预防感染,所以即便接种了新冠疫苗,仍要做好健康防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