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正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本该重返幼儿园的孩子们,需要继续“宅”家,继续着从卧室到书房,从客厅到阳台的活动线路。但随着“宅”的时间越来越长,不少孩子难免产生一些焦虑、烦躁的情绪。如何缓解孩子的这些情绪?怎样营造这段时间的亲子关系?今天,我们就从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出发,与家长朋友们分享一些教育专家的建议—— 一、 如何化解孩子的焦躁情绪? 1.传递理性思维 从生物学角度给孩子讲明肺炎的病因、预防的措施,跟孩子一起看相关新闻报道,充分了解疫情情况之后,就不会盲目地害怕、焦虑。 2.传递爱的滋润 首先,传递“感动、敬佩”的外部能量。父母可以多说一些在疫情当中无私奉献,让人感动的事例,让孩子从画面、数据、故事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大爱,政府的能量之大,从而坚定抗击这次肺炎疫情的信心。其次,传递“充实、幸福”的内部能量。孩子焦虑、烦躁可能是因为无事可做。父母可以引导孩子阅读,看电影,预习下学期要学习的内容,沟通学习和观后感受,做能够提升幸福感的小任务,比如每天记录三件好事等。 3.传递美的熏陶 父母应该给孩子树立榜样,在家时自己找有意义的事做,从而对孩子产生一种正效应。此外,还可以利用这个超长假期共同做一件能够增进亲子感情的事情,比如共同听音乐、做游戏、讲故事等。 4.积极应对孩子的不良情绪 孩子的情绪情感表达方式是不同于我们成人的,对孩子来说,游戏是他们生活中学习的最好方式,我们可以在和孩子玩的过程中把握孩子对疾病或疫情的了解程度,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建立正确的防疫行为,并使之成为一种日常生活,这样便能在不增加孩子负担的情形下,建立正确有效率的防疫行为。 二、 如何引导孩子养成居家好习惯? 让孩子利用这段居家隔离的时间,交上三个“朋友”,养成受益终身的好习惯! 第一个朋友:阅读 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的确非常重要,喜爱读书的孩子更爱动脑思考问题,将来上学后学习能力也会更强,相对来说情绪更为稳定,个性较为冷静,能自我约束,知识面宽广。从推荐书单里选择适合自己的书,每天坚持阅读一个半小时。 第二个朋友:运动 运动可促进儿童大脑发育,提高儿童身体调节、平衡、反应、灵敏度、运动技巧、大小肌肉的发育水平。上午、下午各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把操场搬到客厅里,跳绳、踢毽,也可以和家长一起运动。 第三个朋友:和21天交朋友 21天可以养成一个好习惯。写出规划,坚持21天阅读、运动就会帮助你驱赶焦虑,成为一生的好习惯。 致家长的话 人们常说: 距离能产生美。 但“宅”在家的这段时间里, 如何让您和孩子的零距离也能美起来? 家长不妨抓住契机, 借着和孩子亲密相处, 主动发现你们之间相处的小问题, 经过这段特殊时期的陪伴, 填补你曾忽视的亲子关系沟壑, 耐心地和孩子交流, 认真观察他成长变化的点滴。 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卓越非凡, 但教育最怕焦虑。 请记住! 家庭,才是孩子来到这世上 面对的第一个课堂, 父母就是孩子最棒的老师。 愿每位家长在这段特殊时期 都能耐心地对待孩子, 相信您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会变得更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