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吃是中国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小吃,被称为当地的特色小吃。红河一直有着“美食之乡”的美誉,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有闻名于世的美食佳肴。它既是红河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接下来,就跟着红小微一起来看看咱家大红院周围有什么好吃的吧! 过桥米线 红小微初到蒙自的时候就期盼着能吃一碗正宗的过桥米线,如今也是如愿以偿了。关于过桥米线的传说有很多,然而在蒙自任何一家过桥米线店里你都能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清朝时滇南蒙自市城外有一湖心小岛,一个秀才到岛上读书,秀才贤慧勤劳的娘子常常弄了他爱吃的米线送去给他当饭,但等出门到了岛上时,米线已不热了。后来一次偶然送鸡汤的时候,秀才娘子发现鸡汤上覆盖着厚厚的那层鸡油有如锅盖一样,可以让汤保持温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线等吃时再放,还能更加爽口。于是她先把肥鸡、筒子骨等熟好清汤,上覆厚厚鸡油,米线在家烫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岛上后用滚油烫熟,之后加入米线,鲜香滑爽。此法一经传开,人们纷纷仿效,因为到岛上要过一座桥,也为纪念这位贤妻,后世就把它叫做“过桥米线”。 汽锅鸡 每一种美食都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故事: 早在清代乾隆年间,汽锅鸡就流行在滇南一带。相传是临安府(今建水县)福德居厨师杨沥发明的吃法。那年皇帝巡视监安,知府为取悦天子,发出布告征求佳肴,选中的赏银50两。杨沥家贫,老母病重,为得重赏,他综合了当地吃火锅和蒸馒头的方法,创造了汽锅,又不顾生命危险,爬上燕子洞顶采来燕窝,想做一道燕窝汽锅鸡应征。不料汽锅被盗,杨沥被问欺君之罪,要杀头。幸而皇帝问明真相,免杨沥一死,并把福德居改名为“杨沥汽锅鸡”。从此汽锅鸡名声大振,成滇中名菜。 石屏豆腐 滇南石屏,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勤劳勇敢的彝、汉等民族在这里生息和繁衍,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的火花浇灌出一朵中国饮食文化奇葩———石屏豆腐。石屏制作豆腐已有多年的历史,逢年过节,石屏人有做豆腐的习俗,豆腐被当作赠送远亲招待客人的上好礼品。闲时,不管男女老少,石屏人喜欢带上家人,邀上亲朋到豆腐摊上小坐。咬一口豆腐,品一口梭椤茶,其中滋味,妙不可言。看到这里,红孩儿们有没有想去吃一下“传说”中的石屏豆腐呢? 小卷粉 开远小卷粉,是云南省开远市独有的小吃。是用大米浆现蒸成米粉,包以馅心,再经炸制而现做现吃的风味佳点。食客围坐摊旁,耳闻目睹观厨操作,蘸吃椒盐,鲜香滋嫩,其乐融融。 泡糕 在建水城乡,每逢起房盖屋,亲朋好友都要带上礼物前去祝贺。所带的礼品中,少不了一甑雪白松软的泡糕。泡糕的历史极其悠久。从明代至今,一直是建水的地方名特小吃之一。 年糕 年糕作为一种食品,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年,考古工作者在距今七千多年浙江宁波余姚河姆渡遗址(余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会遗址)中就发现了颗粒饱满、保存完好水稻的种子,这说明早在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稻谷。汉朝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汉代扬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然而,咱们大蒙自的年糕当然有它自己的特色——放红糖或玫瑰糖的甜年糕。 红小微 唯有美食不可辜负呐! 红孩儿们,今天红小微的分享就到这里了,红河州的美食还有很多,红小微只不过说了一小部分而已,大家还吃过哪些红河州的特色美食呢?快来在留言区跟红小微分享吧! 另外,假期余额告罄,大家吃饱喝足之余,还是要准备准备,回归正常的校园生活! 黄荣/责编 闻李平/供稿 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以便及时处理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