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红河州人民政府印发《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红河州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从年10月1日起红河州医院行政级别取消,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这是继上个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明确表示:“研究制定高校、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以来,云南省第一个落地改革的试点地区。 破除以药补医全州所有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医院由此减少的合理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补偿80%,财政补助10%,医院强化内部管理、节约成本自行消化10%; 同时对医院的药品贮藏、保管、医院运行成本予以补偿。年10月1日起全州所有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确保“看病不贵”从年10月1日起州级医院实行“一院一策”,县级实行“一县一策”,逐步过渡到“一州一策”。 改变医院收入结构,提高业务收入中技术劳务性收入的比重; 以行政区为单位,力争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降到30%左右,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 全州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成立红河州全民健康保健局年12月底以前,在红河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红河州全民健康保健局,局长按副处级配备,由州卫生计生委管理。 红河州全民健康保健局对全州新农合机构实行垂直管理,实现新农合基金州级统筹,探索建立全州医疗保险的统一政策,规范筹资机制、筹资标准、参保对象、起付线、封顶线、补偿水平、结报方式和管理形式。 推进社会力量参与医院改革试点鼓励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等社会力量办医,扩充卫生资源总量。 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推进医疗领域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加强相关制度规范,严格进行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评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实行基础编制+备案制管理医院原在编在职人员实行“老人老办法”,所有新进人员实行备案制管理,推进医务人员从“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 医院的补助核算方式由与人员编制挂钩改为按住院病人量和门诊总额核算的方式 年12月底前制定人事编制制度管理的实施办法。 目前云南省的试点先行于红河,其他地区暂时还不会进行改革。 网友质疑:医疗和教育该私有化吗?不过,医院和教育的改革消息传出后,只有少部分人觉得改革是好事情,“铁饭碗”早就该打破了。 但有不少人质疑:医院“去编制”后,医生流入民办医疗机构,救死扶伤的功能和医疗质量还能保障吗? 有人认为看病贵和医生是否捧着“铁饭碗”没有关系,这样的改革不会改变“看病贵”的现状。 还有人担心可能会造成医疗执业市场的无序,从而损伤的还是患者的利益。 也有人认为,这样做更有利于人才流动,有进有出,高校、医院都不再拥有“铁饭碗”的优势,编制也不再是阻碍人才流动的障碍。 云南省药品流通行业协会是云南省从事药品批发、药品零售的商业企业自愿组成的行业管理组织。协会以“服务”为宗旨,“面向行业、规范发展、服务会员、反映诉求”为管理方针,“与政府同步、与企业同心”为管理理念,持续有效开展工作。 更多热点,敬请期待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