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6/2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打造亮点示范带动推动突破

当好全县镇域发展排头兵

红白喜事比阔气讲排场的少了,厚养薄葬、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搞封建迷信的少了,生活方式科学文明健康的多了……走进红河,一股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近年来,红河镇把移风易俗作为推进乡村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围绕“反对陈规陋习、减轻群众负担、倡树文明节俭婚丧新风”的工作思路,采取建章立制、立体宣传、典型引领等多项切实可行的措施,引导村民逐步养成勤俭节约、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不断提升村民素养和乡风文明程度。

  乡风净、民风纯、思想齐、干劲足,节俭文明新风尚新理念正在渐入人心。移风易俗带来的变化,为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新红河、助推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

党员干部树“标杆”改变群众观念

  年5月,一场简单热闹的婚礼在红河镇朱汉村举行,与农村一些“天价彩礼”的婚礼不同,这是一场“零彩礼”的喜事。“真正的爱情不是用金钱换来的”,新娘惠萌萌的父亲是朱汉村党支部书记惠俊清,对于这场“零彩礼”的婚事,他感到非常满意。“女儿和女婿感情好、生活幸福最重要!”

  惠俊清告诉记者,近年来,农村彩礼不断上涨,导致一些家庭出现因婚致贫、因婚返贫、家庭不和、婚姻破裂等现象。为引导当地农村青年转变观念、移风易俗,用实际行动打破高价彩礼这一陈规陋习,自己必须第一个带头。

  其实,这已经不是惠俊清第一次带头打破村里的陈规陋习了。早在年,惠俊清的母亲去世,他就成了全村“首吃螃蟹”的人。

  “母亲在世时,我们兄弟姐妹都尽了孝道,让老人安享晚年,生病了有人照顾,而不是‘享受’去世后那份‘炫耀’,相信我们的‘厚养’会比‘薄葬’更贴心。”那场简单又不失礼节的丧事,也刷新了朱汉村民对传统习俗的认知——原来少花钱也可以办成事儿。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文明程度日益提高,按理说,传统习俗也该顺应时代进步革旧立新,少些陈规陋习,多些文明新风。”惠俊清说,在现实生活中,传统习俗中有些陋习却依然“张扬”行事,比如一些地方的高额彩礼、高价人情、攀比之风,已让群众苦不堪言,成为“生活不能承受之重”。因此,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是顺应群众所思所盼,该大力提倡,作为党员干部应该带头。

  党员干部不带头,群众工作不好做。“推行移风易俗,刚开始的时候难,农村唾沫淹死人,谁都不敢当第一个。咱就坚持了两个办法:一是村‘两委’统一认识,强力推,不妥协;二是党员干部带头,打破村民观望情绪。”红河镇副镇长宋俭军说,现在看来,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的方式已成为引导村民观念转变的抓手。

  党员干部要带头实行生态安葬、带头治理乱埋乱葬;党员干部去世后,一般不成立治丧机构,不召开追悼会,举行遗体送别仪式要严格控制规模,力求节约简朴;领导干部要加强对直系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丧事活动的约束,决不允许对违法违规殡葬行为听之任之甚至包庇纵容……目前,在红河镇,党员干部自觉破除陋习、带头树立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风尚已经形成,对移风易俗发挥了示范引导作用。

约谈殡仪车主

健全组织实现婚丧事宜规范化

  如何让移风易俗活动倡导既能尊重逝者,还能满足文明要求,成为摆在红河镇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我们更多的是宣传、引导、发动,落实工作靠的还是村干部,靠红白理事会成员的影响力,靠村规民约的约束力。”红河镇党委副书记(挂职)张洪华的话一语中的,找到了推动移风易俗活动落地的关键。

  “陈规陋习难以改变,一方面是陈旧思想根深蒂固,一方面也是面子心理在作祟。”理稼庄子村党支部书记孙国维直言,比如高额彩礼,是人们缺乏一种平等心态面对婚姻关系,还隐含着不能“输给”邻里乡亲的攀比心理;比如盛行厚葬之风,源于人们对传统孝道文化的误解误行;比如高价人情,不以情谊为本,不量力而行,反而“不甘落后”,唯恐被人笑话,人情也就节节被推高;比如大操大办,抛弃节俭美德,将其作为一种炫富途径……

  “要革除这些陈规陋习,必须要有健全的制度来‘框’住它。”为此,红河镇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陈规陋习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确保工作推进有目标、有措施、有成效。在全镇个自然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由村党支部书记或自然村负责人任会长,推举5—9名新乡贤人士组成,制定了《红白理事会章程》,全程指导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明确了本村婚丧嫁娶、操办喜事的流程、标准、原则等具体内容,各种程序化繁为简,提倡随礼不坐席,规定违约责任和处罚办法,做到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一村一策”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对倡树文明新风、发展高效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加强乡村治理等方面进行规定约束,并将遵守《红白理事会章程》作为硬性规定,做到每家每户征求意见建议,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印发到每家每户,使村规民约成为群众公认的“硬杠杠”。

  “刚开始村民会议论,逐渐大家也都习惯了。”孙国维说,过去,谁家有红白公事,攀着比着大操大办,“赴酒宴把礼送出去了,还得找名目办酒席把钱收回来。谁都知道这是还不完的人情债,如此一直恶性循环。”红白理事会成立以来,负责人齐上岗,通过村规民约彻底制约住了“攀比风”。

落实措施形成破除陈规陋习风尚

  “以前的鸡、鱼、肘子等桌菜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4个小菜、一碗大锅菜。在以前,一场丧事办下来少不了一万多块钱,现在不到三千块钱就都办成了。”村民杨余庆谈到伯父的丧礼事宜时感慨道,丧事简办不单省钱省事,更重要的是引导村民养成了良好风气。

  “改陋习树新风的移风易俗之路,不是一蹴而就,更需要长期宣传、监督和推动。”为此,红河镇在主要街道、路口,个自然村张贴了破除陈规陋习倡议书份,粉刷破除陈规陋习标语余条,并将2万余份明白纸发放到户,在全镇形成了浓厚的宣传氛围;3月31日,召开了全镇个自然村党支部书记参加的破除陈规陋习现场推进会,传达全县相关会议的精神,加强了政策的宣传,部署了村级层面的破除陈规陋习工作。3月中旬,组织部分村党支部书记到临淄区敬仲镇、寿光市东斟灌村进行了参观学习;3月下旬,重点打造了朱汉、理稼庄子、大芦沟等10个试点村,通过试点村带动,实现了全面开花,取得了实效,全镇丧事花销由原来的平均1.2万元降到了现在的余元,平均节省费用元以上,其中,朱汉村实现了元办丧事的目标。

  以破除套棺下葬陋习为重点,让红白理事会真正发挥作用,每天将全镇去世者信息及时发送到各村的红白理事会,让红白理事会提前介入,坚决杜绝套棺下葬陋习。针对棺材、丧葬用品经营业户、殡葬服务车车主是丧事陈规陋习源头的实际,对5名殡葬服务车车主、丧葬用品店店主进行了规范,明确了严禁违规制造销售棺材、罩、封建纸扎品等规定,从市场源头层面杜绝了来源。

  “摒弃陈规陋习,既需要通过各种渠道的社会教育,引导群众冲破传统旧观念的藩篱,树立科学文明的理念,更需要每个个体从我做起,以实际行动构建社会共识,形成文明自觉。”宋俭军介绍,在下一步移风易俗工作中,红河镇将进一步用好农村宣传阵地,充分利用大喇叭、宣传标语、文化墙等阵地开展基层宣传工作,让每家每户真正知晓破除陈规陋习工作,真正参与到破除陈规陋习工作中来。建立红白理事会制度,让红白理事会真正参与到工作中去,进一步提高红白理事会依规办事的能力,切实发挥好作用,真正做到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让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带头倡导婚丧新风,以身作则践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在办理婚丧嫁娶时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执行县里制定的流程和标准,从严控制范围和规模,自觉抵制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风气。

  古往今来,移风易俗是个永恒的话题。“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汉朝视“风俗”攸关国运兴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杜甫一生的政治理想。如今,在红河镇的乡村田野,移风易俗早不是口号,文明风尚已成为大家发自内心认可、自觉履行担当的真时尚。

赞赏

长按







































正规医院治疗白癜风费用
白殿疯病是什么样的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