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2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念云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在中国舞蹈界,有一位人称“阿念”的舞者、编导,他多年来一直游走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用自己的乡土情怀创作出一系列优秀作品,而作品中的众多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符号受到国内众多艺术家、导演与国际导演的青睐,他就是中国青年舞蹈艺术家、中国新锐导演、国际新锐舞蹈电影导演——念云华。

与少数民族舞蹈艺术“亲密接触”

念云华在指导学生排练

念云华出生于泸西县的一个小山村,家乡的风土人情深深影响着他,他从小便对舞蹈艺术情有独钟。

“我从小就喜欢跳舞,可是总觉得别人编的东西,不足以表达我看到的、想到的、感悟到的那些事情,最后自己慢慢走上了创作的道路。”念云华说,“早期创作的舞蹈作品都是来源于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再结合本民族的一些舞蹈元素。”年,还在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学习编导专业的他,凭借表演的独舞作品《大山彝人》入围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并获表演二等奖,这是他舞蹈事业上的一次重要转折。

“《大山彝人》展现了一个乐观、幽默、自在的彝族青年的生活乐趣,其实也有我的影子在里面,我就是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彝族小伙。”念云华说。

念云华在指导学生排练

从七彩云南走向北京舞蹈学院,从北京舞蹈学院走向全国,从中国走向世界,他把个人的生命情怀用舞蹈的方式诉说出来,用自然的日月星河表达原始的生命状态。年北京奥运会与残奥会开幕、闭幕式上的编导创作,更坚定了他不断探索自身的创作风格与创作理念。随后,高产作品的他用自己的才华,创作了众多大型舞剧、舞台剧、实验舞蹈剧场作品,《云·九章》《大象·一念》《蝴蝶妈妈》等作品赢得了社会一致好评。年,受德国国家广播合唱团及台湾优人神鼓表演剧团的邀请,完成舞台剧《LOVER》的创作,并在德国成功首演;年,受邀参与国际舞蹈艺术影片的创作与表演,并作为舞蹈导演、主要演员与澳大利亚国际电影导演进行深度合作。在众多作品中,他用自己的创作理念,将中国符号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符号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对待艺术,我是偏执的”

念云华在指导学生排练

与念云华的首次相见是在7月初的一天,当时的他正忙于给学生排练舞蹈。创作、选材、思考、推敲……几乎没有休息日,舞蹈充满了他的生活,精益求精或许就是他对舞蹈艺术和人生的一种态度。

作为少数民族(彝族)艺术家,念云华觉得自己有使命和责任来传承好少数民族舞蹈艺术,并把它发扬光大。

念云华在指导学生排练

“舞蹈或表演的好坏的标准是相对的,我更多的是在启发学生,让他们进行二度创作。”在念云华看来,一个作品没有细节就没有品质,所以对于舞蹈中的每一个动作应该注意的角度、力度、速度、幅度他都要跟学生讲深讲细,追求完美。“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严格不是严肃,严格就是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绝对不放过任何一个不足,细抠每一个动作。”正如念云华所说,“对于艺术,我是偏执的。”

“舞蹈创作,根和魂不能丢”

念云华在与学生交流

“自然和生命”两个主题在念云华的作品中占据了很大比例。

“在舞蹈创作时要把传统的、优秀的民族舞蹈的‘根’和‘魂’留住,做到下要接地气,上要承天光,要扎根泥土,‘艺术之树’才能长得繁茂。”念云华说。

“我们在创作过程中融入民族的、传统的东西,不是直接拿过来,而是要有我们这代人自己的理解,把这些好的元素用新概念、新手法呈现出新作品,传递我们国家、民族的精神。”念云华说,“如作品《云·九章》中就借用了建水小调《西乡坝子一窝雀》,在舞台上用行为、舞蹈、音乐、装置、绘画、模特等多种艺术元素呈现出天地自然间不同的生命状态,让观众既能感受到民族的情怀,又能体会到当代民族不一样的风格气息。

念云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东西。作为艺术家,只有增强个人的文化积淀,把这些民族文化感悟提炼到自己的作品中去,才能创作出让各民族群众真正认可的作品,让少数民族舞蹈艺术获得认可和推崇,自己的作品能给别人传递美好就是我最大的愿望。”念云华说。

记者:黄传龙文/图

责编:普薇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红河日报(hhrb_hh)!

分别点击下图为家乡特色产品点赞!

爆料、广告—投稿邮箱:hhrb

.







































寒假治疗白癜风
秋天白癜风护理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