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815/4449274.html 心静则明,水止乃能照物;品超斯远,云飞而不碍空。——《围炉夜话》 礼县盐官地处西汉水上游的河谷盆地,是陇南历史上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由于当地有“味与海盐同”、“历代相承,营煮不辍”的盐井生产,早在战国时期秦政府就设有管理盐业的机构,曾出土过“西盐”等秦印封泥。汉承秦制设置盐官,专管盐业,因而官名易为地名,遂有盐官之称。这里东依秦岭,西望岷山,水土肥美,物产丰饶,商贾云集,是连接川、陕的重要交通枢纽,也广泛流传和分布着秦早期文化、盐井文化和三国文化等诸多故事传说与实物文化遗存,兴盛千余年的骡马交易市场省内外闻名遐迩,其中与骡马交易相关联的“牙行”文化更是一种非常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牙行是指中国古代和近代市场中专门为买卖双方介绍交易、评定货物质量和价格的居间商,是“凭伶牙俐齿撮合成交”并从中牟利的中间行业组织。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有了在商品交换领域充当媒介的“质人”,西汉时出现专为马匹交易服务的经纪人“驵侩”,以“牙”冠称交易中介人始于唐代,名曰“牙郎”、“牙子”、“牙仔”,宋、元、明还出现“牙纪”、“牙商”等称呼。随着商品经济的逐步发展,牙商人数不断增加,形成了专门的行伍,于是出现了牙行。“牙行”一词最早见于元代至元二十三年(年)八月中书省的咨文中。明代以前的牙行以经营牲畜、农产品和丝绸布匹等手工业品为主,多属个体经营,在各居间商停客的店铺和堆放货物的仓邸之间“拉纤说合”。后来牙行逐渐发展,有了自己的铺面、客房、并雇用帮手、仓管、账房,到清代,牙行的职能发展到了自营买卖、代客垫款、收账、代收商税、代办运输、报关,以及对农民和手工业者进行预买、贷款等等,实现了商牙合一。牙行有私牙与官牙之分,开设牙行既要有家业抵押客货,还要通过申请取得官府发放的“牙贴”,并定期缴纳牙税。可以说牙行的出现和兴盛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市场扩大,交换频率增加的必然结果,在农民和手工业生产者的商品零星分散,资讯不发达,生产者不熟悉行情的情况之下,牙行对市场运作有着不可否认的积极作用。 盐官在历史上一直是我国西北地区的骡马集散地。秦人驻鼎西垂“牧马起家”之后,这里的畜牧业日渐发达,唐代出现骡马市场,并一直延续至今。新中国成立后,盐官还被列为全省大家畜繁殖基地。据《礼县志》记载,从年开始,每年都召开以骡马交易为主的物资交流会(当地又叫骡马会),交易畜远销陕青宁及晋鲁豫皖等地,年物交会上的牲畜日上市量超过头,年物交会上的牲畜日上市量超过头。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民对畜力的需求急剧增长,盐官的牲口交易盛极一时。年至年,盐官骡马市场提供的商品畜4.67万头,价值万元,仅年冬召开的为期十天的物资交流大会,上市牲畜头,成交额达17.6万元。在这些庞大的交易额后面,无疑体现着“牙行”这一特殊“中介”群体的作用。 在盐官及其周边地区,“牙行”一词是对牲口集市交易过程中专门为买卖双方说合“生意”并抽取佣金的中间人的称呼。它似乎不是行业组织,而是特指这一群体当中的每一个人。他们明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能说会道,有把死人说活的嘴上功夫。在西和、礼县以及天水西南一带评价嘴巴子会说的人常流行一句说辞,“你和盐官的‘牙行’一样会说哦”。二是会看牲口的“牙口(年龄)”,精通“相马之术”,对任意一头牲口能抓住要害仅用几句最精炼的语言做出评价。如说牲口年龄的顺口溜,“牛五岁生六牙,六岁生边牙,七摇八不动,九岁如钉钉,十岁裂开缝,十二岁后牙提升”,“牙窝磨平,十岁带零”,“护七不护八(牲口犬牙当地称护草牙,牲口七岁时出犬牙,通过看其长短可推算牲口的年龄)”、“前峰高一掌,犁田如水响;腰长肋巴稀,定是懒东西”,“鞭子尾巴,案板脊梁,乌眼黑蹄,拉断铁犁”,“好黄牛尾巴拧成线”等等。三是会“捏价”。“捏价”俗称“捏码子”,即代理买卖双方的“牙行”将右手置于草帽下,或袖口中、衣襟里,用摸指头的方法来表达物价。通常用五个指头表示十个数字,十百千万以此类推。食指代表一,食指、中指为二,食指、中指、无名指为三,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为四,五指齐伸为五,拇指、小指为六,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向内弯曲为七,拇指、食指为八,食指弯曲为九,伸出拳头为十。四是要懂得行话,会说隐语。比如数字一叫叶,二叫都,三叫邪,四叫岔,五叫盘,六叫乃,七叫心,八叫考,九叫弯,个十百千万类推。再比如把马叫“风子”,牛叫“考子”,骡叫“条子”,羊叫“扇子”等。五是要有撮合交易的“霸气”,善于察颜观色,对优柔寡断拿不定主意的买卖双方捕捉时机强行促成交易。 从事“牙行”职业的都是盐官街道或附近村庄头脑灵活“有本事”的人,其“技艺”在父子或亲朋之间世代相传。每逢集市交易日,能独立“走艺”的“牙行”们起早在自己家一盅罐罐茶后,手提黑皮包进入牲口交易市场,“转悠”到集市散了,或多或少的“辛苦费”便装在自己的口袋里。这在旁人看来,挣钱也太容易了,而这些“牙行”一般都是当地比较殷实的富户。 近几年,随着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畜力正逐步退出农村社会发展的舞台,先前繁盛的骡马交易也趋于“萧条”,那些曾活跃在骡马市场上的“牙行”大多已完成了创业致富的资本积累,成为农村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身于其它行业的经纪人。 “牙行”作为盐官的一种文化符号即将濒临消失,我们应该整理和记录这种已传承千年且极具浓郁地域特征的文化遗产,使之成为地方文化历史永不灭失的记忆。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简介赵琪伟,甘肃礼县红河人,年1月出生。年6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政治系,法学学士。现任中共陇南市委党校副校长、陇南行政学院副院长,陇南市委宣讲团成员,甘肃省非遗委员会专家,甘肃省乞巧文化研究会理事,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甘肃秦文化研究会会员,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天水赵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陇南师专陇南文史研究中心和陇南民间艺术研究中心持邀研究员,副教授职称。主要从事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理论教学和地方文化的研究工作。先后讲授党的理论和地方文化建设等课程,出版专著《陇南非物质文化遗产》(28万字),参与编写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乡土教材”两部,先后在《鸡西大学学报》、《寻根》、《甘肃日报》等杂志报刊发表《甘肃西汉水流域的早期秦文化遗俗》、《甘肃盐官盐神信仰》、《陇南:古代氐人的摇篮》、《马与茶:陇南历史不可缺少的文化元素》等学术论文多篇,论文多次入选陇南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文集,获甘肃省党校系统、行政学院系统优彦科研成果奖励多次,获陇南市第一届社科成果二等奖,获全省党校系统优秀教师2次。 往期精彩回顾 说古谈今话红河/◆赵琪伟 天台山,我的诗意高地(组诗)/◆张中定 致女儿的一封信/◆杨福勤 王荩在北大的日子/◆董伟 秦理斌书法艺术作品/◆秦理斌 王亚洲书画艺术作品/◆王亚洲 秦皇湖掠影/◆王小石 浅谈礼县红河的民间泥塑艺术/◆吕铎 张东强书画作品/◆张东强 红河小调黑社火史话/◆赵全忠 赵林书法艺术作品/◆赵林 青春(外两首)/◆岳小丽 诗书济世赵符瑞/◆赵全忠 魏文纪书法艺术作品/◆魏文纪 赵世才、赵珺父子泥塑艺术作品/◆赵世才、赵珺 赵甲斌工艺美术作品/◆赵甲斌 话说红河里/◆赵文博 我的祖父:一代名师赵肯堂/◆赵 钋 赵宏书画根雕泥塑作品/◆赵宏 赵维广诗词作品/◆赵维广 刘永强书法艺术作品/◆刘永强 漫话红河民间祭祀/◆赵维广 红河高台——陇南民间艺术的奇葩/◆赵琪伟 无尽的思念——怀念我的兄长赵重廷/◆赵重魁 张首文书法艺术作品/◆张首文 红河村水磨史话/◆赵全忠 诗题红河/◆赵康怀 王小石摄影作品/◆王小石 诗两首/◆刘小龙 董伟书法艺术作品/◆董伟 张迁书法习作欣赏/◆张迁 父亲(外三首)/◆赵宏 红河灯杆社火史话/◆赵瑞翔 张永琪书法/◆张永琪 历史的烙印/◆赵重魁 王瑜书法艺术作品欣赏/◆王瑜 刘福盆唢呐曲牌《永寿安》表演视频/◆刘福盆 菜籽沟皮影戏史话/◆杨福勤 金台山翁小传/◆张云石 先君子行述补要/◆王荩 篆书心经/◆王荩 夜半霜飞惊梦冷,秋深月照落窗寒/◆王小石 费永杰泥塑作品 春节红河镇高台演出精彩掠影 WELCOMETOHONGHE大美红河欢迎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