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补骨脂注射液 http://pf.39.net/bdfyy/bdfhl/140227/4344811.html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Ⅱ型糖尿病的病因是胰岛和胰岛素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因为据大量临床数据表明,几乎所有的中前期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和胰岛素都和正常人的是一样的,而大多的后期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器官也并不是完全坏掉的。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Ⅱ型糖尿病的根本病因不是胰岛和胰岛素。胰岛是监测血糖的-胰岛素是送信的-肝脏才是调节血糖的重要器官。营养医学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肝脏是人体血糖调节的主要执行器官,而大量的临床数据也表明,几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的肝功能都显示异常。营养医学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糖尿病,就是一种典型的生活方式病,由于日常生活中不科学的饮食生活习惯,如饮食油腻、大量服药、饮酒、睡眠不足等,日积月累地对肝产生损伤,造成肝的血糖代谢发生异常。治疗糖尿病需要从病因——肝功能的异常进行治疗,而肝功能的异常是由于长期缺乏营养素导致的。因此,根据机体的需要补充营养素就成了治疗糖尿病的根本措施。但是怎样向机体补充营养素就需要科学的合理的方法,因为给对营养对于人体自我修复能力的实现至关重要,也是治疗疾病的关键。人一旦得了糖尿病,“麻烦”就来了。首先要严格控制饮食,吃饭的时间和饭量都得受到严格限制,不管是刮风下雨、探亲访友还是因公出差、游山玩水都要准时定量地吃饭;其次是要及时买药、吃药,还不能吃错药,一定要吃医生指定的药;第三要经常地、定期地测血糖、尿常规及其他理化检查;第四要受到各种并发症的折磨和困扰,因对糖尿病的无知而付出的代价。本文拟对糖尿病的成因、并发症、饮食营养及调理方法等方面作一些说明,以期能引起大家的重视,从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牺牲”。什么是糖尿病人们吃进食物后,碳水化合物在胃肠道经过消化,分解成为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里的葡萄糖称为血糖,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血糖对人体就如汽油对汽车一样重要,如果没有汽油作燃料,汽车就不能运转。如果没有血糖提供能量,人的生命活动,特别是大脑和心脏功能,就会出现障碍。健康人在正常情况下,血糖能维持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这是由于在神经与体液的调节下,血糖的来源与去处都很通畅,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这其中,胰岛素起着重要作用。胰岛素是由胰腺的胰岛β细胞分泌的激素,它的功能是协助血糖进入细胞。打个比方:细胞好比是个房子,胰岛素就相当于开门的钥匙,只有用钥匙把门打开,葡萄糖才能进入细胞,在其中代谢产生能量,以供身体利用。进餐后,碳水化合物在消化道内分解为葡萄糖,血糖随之升高,这时胰岛素的分泌量也相应增加。胰岛素一方面促进细胞利用葡萄糖,另一方面将暂时用不完的葡萄糖作为“活期存款”,以肝糖元的形式储存在肝脏里,必要时从肝中提出,作为能量供人体利用。上述的血糖变化一般在饭后两小时即可回复到原来水平。但当由于多种原因使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利用障碍时,葡萄糖进入细胞受阻,滞留在血液里,就会导致血糖升高,过高的血糖从尿中排出就出现糖尿病。糖尿病就是以高血糖和尿糖为其特征的一种全身性慢性疾病。糖尿病分为哪几种类型(1)1型糖尿病:以前通常被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约占总数的1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目前认为,多为病毒感染使胰岛的细胞受到损害所致,有效的治疗需要依赖注射胰岛素。(2)2型糖尿病:过去通常被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约占总数的90%,多发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或老年人,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发病比较隐蔽。多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所致,也就是说人体周围组织需要比常人更多的胰岛素才能有效地利用血糖,这时胰腺虽仍分泌一定量的胰岛素,但分泌量却相对不足。(3)妊娠糖尿病:是指原来无糖尿病的妇女在妊娠期,通常是在妊娠中期或后期发现患有糖尿病。发病率占孕妇的1%~3%。原因是妊娠期间,特别是妊娠中期以后,胎盘分泌多种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加之妊娠期间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低,使得胰岛素显得相对不足。高血糖会对胎儿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应积极应对。(4)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3、糖尿病的典型表现典型的糖尿病患者常表现为“三多一少”。(1)多尿:尿量增多,排尿次数增多,尤以夜间为甚。(2)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造成细胞内脱水,刺激了口渴中枢,饮水自然增多。(3)多食:由于糖从尿中丢失,加上糖的利用障碍,使体内能量不足,刺激食欲,使其食量增加。(4)消瘦乏力:由于糖的利用障碍,而使人体的“能源”供应减少,为满足活动的需要,机体不断地分解脂肪和蛋白质,从而使体重下降,日渐消瘦;由于代谢紊乱,水电解质失衡,能量不能正常释放,故患者乏力和精神不振。糖尿病的并发症1、糖尿病为什么会发生并发症长期的糖、脂肪及蛋白质的代谢紊乱会逐渐引起各组织器官的生物化学、生理及形态学的改变。目前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已经成为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引起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原因。(1)长期的高血糖,使人体的组织器官处于一种高糖的环境中,造成组织、器官形态和功能的异常。高血糖可以造成广泛的微血管基底膜增厚,管腔变细,甚至堵塞,致使氧气及其它的营养物质难以到达需要部位,肾小球虑过膜增厚,神经传导功能下降。(2)高血压、高血脂,进一步加重了高血糖对血管的损害。(3)与糖、脂肪及山梨醇代谢有关的酶系统活性改变,造成细胞内代谢异常。(4)高胰岛素血症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促进动脉粥样硬化)。2、糖尿病有哪些慢性并发症(1)眼部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白内障、暂时性屈光改变、出血性青光眼、视神经病变及眼部感染等。(2)肾病。约有40%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发生,蛋白尿为其特征。如不能及时发现、治疗,会出现肾功能减退,如再进一步发展则可出现尿毒症,需靠长期透析或换肾治疗来维持生命。(3)神经病变,包括周围神经病变及植物神经病变,可引起肢体感觉异常、胃肠道功能紊乱(如腹胀、便秘等)、生殖系统疾患。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对神经细胞起了直接的破坏作用,同时也损伤了神经细胞的供血血管,这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原因。(4)脑血管病变。多为缺血性脑卒中,占88.8%,主要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主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肢体麻木,严重的可以发生偏瘫,威胁生命。(5)心脏病。不易察觉,发病进展快,死亡率高。(6)下肢血管病变,包括下肢动脉硬化造成的缺血性疼痛、糖尿病坏疽等。糖尿病患者因血管病变造成供血不足,因神经病变造成感觉缺失并伴有感染,常常引起严重的损伤、溃疡、坏疽,最后有的患者需要截肢,这就是糖尿病足造成的严重危害。(7)皮肤病变。主要包括:皮肤瘙痒症、皮肤真菌感染(手癣、足癣、甲癣、股癣、体癣等等)、皮肤细菌性感染(疽、痈、毛囊炎等)。口服降糖药的种类及其副作用1、口服降糖药的种类目前治疗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物(西药)有以下三类:(1)可增加或刺激胰岛素分泌数量、分泌速度的药,包括磺脲类降糖药(D、优降糖、克糖利、达美康、美吡哒、利达美、迪沙、格迪、糖适平、糖慎平、亚莱利)和苯丙氨酸类衍生物降糖药(诺和龙)。(2)降低营养物质在肠道内吸收的药物,包括双胍类降糖药(降糖灵、降糖片、格华止、美迪康、迪化糖锭、立克糖)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拜糖平、倍欣、米格列醇)。(3)胰岛素增敏剂,目前国内商品名为文迪雅,其化学成分为马来酸罗格列酮,它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来降低血糖。肝功能异常及心衰病人慎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