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 云南就是彩云之南 云南之称的由来不光胜在地域的丰富多彩上 还有哪些你不知道的来历呢? 早在古代,云南、贵州、四川这一代就称为南中。没有为什么,古人就是这么称呼的。 南中地区出现了彩云,一下子就成了大事,汉武帝认为是天意,马上成立了彩云调查部,专门负责来南中地区寻找彩云。调查部找了很久,你还别说,还真找到了彩云。这个彩云出现的地方,当时还没有名字,汉武帝认为这是一片吉祥之地,立刻在这里成立了行政区,设了一个县。因为彩云出现在南中,所以汉武帝亲自给这里起名叫“云南”。 云南简称“滇”。滇原是在古代西南夷地区滇池畔的部族的名称。战国末期,楚将庄蹻率众到滇池附近建古滇国。事实上,滇部族和古滇国均得名于滇池的“滇”。而滇池得名有三说:其一,“高山之巅有池,而名巅池”;其二,滇池“上源宽广而下流浅狭,有似倒流,谓之颠池”;其三,云南古夷语称山间平地为甸,甸中有池,曰甸池。在明代以前,作为地名,滇仅指昆明周围一带,从明代开始,才用滇来概称云南省。 云南地产丰富环境优美 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 和底蕴深厚的地方历史文化 孕育出了那些丰富多彩地名。 ▼▼▼ 昆明 见诸记载,“昆明”一词的出现,可追溯到汉武帝时期。当时的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写道:“西自同师(今保山)以东,北至叶榆,名为嶲、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由此可见,“昆明”一词是古代云南一个少数民族的族称。“昆明”一词的含义,晋常琚解释说:“夷人大种日昆,小种日叟。”这句话可解释为人口众多的昆明族。 曲靖 《元史》卷六十一《地理志四·云南行省》:曲靖等路宣慰司军民万户府,曲、靖二州在汉为夜郎味县地。蜀分置兴古郡。隋初为恭州、协州。唐置南宁州。……天宝末,征南诏,进次曲靖州,大败,其地遂没于蛮。元宪宗六年,立磨弥部万户。 至元八年,改为中路。十三年,改曲靖路总管府。就这样,曲靖这一滇东北边地的地名,如云雾一般,沿着乌蒙山,越过历史的空间,飘落到了滇东腹地。经元、明、清、民国,一直使用到今天。 楚雄 这个地方很早以前没有地名,是兄弟民族聚居的地方。在汉代庄蹻开滇,他的部下有一个叫做南雄侯的人到过楚雄。 公元年,有一个叫做威楚的彝族酋长在这儿筑了一道土城,人们就以他的名字叫地名,叫威楚城。一直到了公元年,才把威楚改成楚雄。在起楚雄这个名字的时候,就用威楚的楚,南雄侯的雄把两个人的名字各取一个字,组成了一个新的地名叫做楚雄。 玉溪 玉溪市历史悠久,早在西汉就置俞元县,唐代设温富州,元代设新兴州。横贯玉溪市区的珠江源头--玉溪河(本地称州大河),河水澄碧透亮,如玉带潺潺流淌在万亩田畴之中,年,玉溪因水得名,沿用至今。 红河 因境内的元江(红河)而得名 文山 因“东文山”自然地貌而得名 普洱 因茶得名,茶又因地得名。哈尼语为:水湾 西双版纳 西双在傣仂语里意思为十二,版纳是一种田赋单位,意思是合并土地,也可以是:“一千块田地”或者是“十二个坝子” 大理 据史书记载,段思平建立政权之后,“更易制度,损除苛令”,可见他改国号日“大理”,就是要大大调理各方面的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理”与“治”同义,“大理”即是“大治”的意思。 保山 保山因城西的太保山而得此名 腾冲 腾冲一名始于《旧唐书》、《新唐书》,亦作“藤冲”“藤充”,腾冲属于腾越大地的核心地带。“腾越”,亦作“藤越”,亦首见于唐时。 德宏 地处怒江下游地段(傣语为:怒江下游的地方) 丽江 “丽江”地名的由来最早起源于金沙江的别称“丽水”。《云南通志》:“江名丽水,源出吐蕃界,共龙川犁牛石下,本名犁水,讹犁为丽。”金沙江源于青藏高原犁牛石,而称犁水,后因犁、丽声音相近而异写为丽水、丽江。 怒江 顾名思义,因怒江而得名;怒江因江水深黑,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把它称为“黑水河”,云南省的怒族把怒江称为“阿怒日美”、“阿怒”是怒族人的自称,“日美”汉译为江,含义为怒族人居住区域的江。 迪庆 迪庆,”藏语:吉祥如意的地方 临沧 临沧地处云南省西南部,东邻普洱市、北连大理州、西接保山市,西南与缅甸交界,地处澜沧江与怒江之间,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 昭通 南诏始称乌蒙部,明置乌蒙府,清朝改土归流,清雍正对昭通实行改土归流后,统治者为了标榜其功绩企图青史留名便以更改地名为手段,当时负责此事的云贵总督鄂尔泰望文生义借机曲解乌蒙为“乌暗蒙敝”(据说乌蒙在彝语中有鲜花盛开之意)其在请示雍正皇帝改乌蒙府为昭通府的奏章中写到“举前之乌暗者!易而昭明,前之蒙敝者,易而宣通”。成为昭通一名的由来。 来源:云南活动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