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边县白河镇把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作为打赢脱贫改革攻坚战的立足点,坚持在农村股份制合作发展上做文章,创新性的开展了“多村合股、联动发展”农村股份制合作发展实践,以“三变”助推“双创”,闯出农村产业发展“四模式”,开辟了脱贫攻坚改革新思路。 “三变” 为破解发展不快、动力不足、机制不活、“农民不富”等问题,白河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脱贫攻坚改革的核心目标,制定出台了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指导性文件,奠定了“多村合股、联动发展”政策基础。 一是推进资源变资产。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前提下,按照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办法,鼓励农民将已确权登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入股到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入股、推进农村集体资产入股、规范精准量化股权、探索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自愿退出、依法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等举措,使农户成为规模经营的直接参与者,与经营主体联产联业、联股连心、联动发展。 二是推进资金变股金。将国家发展生产扶持类财政资金转为股金,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注重资金投入的公平性、规范性和效益性。 三是推进农民变股东。农民以扶贫资金入股到经营主体变股东,农民以多要素多形式入股经营主体变股东,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创新发展中推动“双创”。白河镇出台了奖励补助政策。新种植荔枝每株补助9元,新种植猕猴桃每株补助7元;种植菠萝蜜、甜柿、柚子、柠檬、芒果等,建档立卡户新种植苗木每亩补助元;种植砂仁、板蓝根,建档立卡户每亩补助元;集中连片种植荔枝、猕猴桃,参照年度屏边县农特产业“十百千”工程进行奖补;种植菠萝蜜、甜柿、柚子、柠檬、芒果,面积集中连片在亩以上,可享受一次性奖补资金20万元。 “双创” 即公司企业通过盘活多村合股土地开展经营实现创收和老百姓通过土地租金、参股分红,就地务工方式实现创收。自“双创”实施以来,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打造示范庄园。目前,白河镇已经成功引入屏边众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腊哈村委会开展万亩菠萝蜜种植,公司一年以元一亩的保底地租(每年根据市场地租价格变动适当上涨)支付农户,农户将0亩土地流转给公司,并聘请土地流转的10户农户负责管理。等种植业产生收益时,参股农户每年有20%的分红。土地参股、股权明晰、劳力增股,让农户吃下定心丸,实现了“地租+务工=盈利分红”的长久收益,一举改变了过去靠地租生活的单一模式,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在白河镇“腊哈庄园模式”的带动下,各村委会形成“百花齐放、万村创业,一村一品、一品一优”的大好局面,多村合股、联动发展庄园经济模式正在悄然掀起。 “四模式” “立体式”农业发展模式。结合白河镇立体气候特点,规划并实施“立体式”农业发展模式,谋划“一村一品,一海拔一产业”的条带式产业。目前已在海拔米以下种植菠萝蜜亩,海拔米至米种植荔枝、芒果、柚子、柠檬3.4万亩,海拔米至1米种植砂仁、甜柿4.5万亩,海拔1米以上种植猕猴桃、板蓝根1.2万亩。在不影响经济林果生长的前提下,发展林下种养殖业,套种小米辣、药材、花卉等经济价值高的矮棵作物,在林下圈养山地鸡等家畜,通过以短养解决农户短长期收入问题。 “多村合股”发展模式。为推动“妃子笑”荔枝、猕猴桃等产业发展,打造白河特色产业品牌,做到线上线下产、供、销一条线发展,走出一条“一个平台、十二村联动”的集体有收入、群众能致富的发展路子。建设了以白河热果种植销售股份合作交易中心为平台,腊哈村众和果蔬合作社为总社、其他11个村委会的合作社为分社,共同协作、联动发展的“多村合股”模式。白河腊哈村,全村共流转了公顷土地,户农户参股,社员以资金、土地入股方式成为股东。腊哈村众和果蔬合作社,已发展社员人,其中建档立卡户人,这是规模化农业种植模式的一大突破。同时腊哈村委会整合农村分散薄弱资源,在南溪河畔发展了一个集物流、停车、餐饮、住宿、旅游的多村合作、联动发展的集体经济模式,带动了特色产业消费增长,建起了一个多元的实体经济,并规划建设一个大型冷藏库,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和需求。在腊哈村的引领下,这一模式在该镇12个村委会得以推行实施。这种“多村合股、联动发展”的模式,不仅解决了区位优势不明显、资源优势不集中、筹集资金少的难题,而且盘活了农村闲置资金,充分释放土地潜能。 变扶贫资金为农民股金模式。以农业开发项目、中信扶贫项目为支点,整合财政扶贫资金,变扶贫资金为农民股金,既可增大贫困户股金总量按股分息,又可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扶贫建设。白河镇将争取到的财政农开项目万元,中信扶贫项目万元,农村四到县资金万元,投入到腊哈村委会万亩菠萝蜜种养殖示范基地、白河热果种植销售股份合作交易中心这两个点,把这些项目资金作为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的股金入注。按照扶贫款利率进行计算,年终将利息分发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政府资金作牵引,社会资本作动力,贫困农户有保障的“三赢”脱贫攻坚途径。 创业带就业模式。以明白人、带头人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你扶我帮,你追我赶,致富路上谁也不掉队;开展“青山变银山”主题科技培训,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能手,提升农民当老板的底气﹔多方筹措,努力协调,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发展产业“融资难”的问题,增强农民当老板的实力。 供稿:屏边县委改革办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