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上午,红河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红河县会堂隆重开幕。来自全县各乡镇、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满怀信心,步履坚定地走进会场,依法履行职责,为加快推进红河新发展谋篇布局。 本次会议应出席代表人,实到人,符合法定人数。 本次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执行主席是:张智俊、和涛、文晓波、杨世红、孙志磊、高劲松、周良、杨泽、王彪、许莫山、杨红艳等领导。 州委督导组组长、副州长鞠云昆,州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汤卫东到会指导。开幕大会由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杨世红主持。 上午9点,杨世红宣布大会开幕。会场全体人员起立,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会场内响起。 在热烈的掌声中,县人民政府县长和涛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共分4个部分:一、第十四届县人民政府工作回顾;二、第十五届县人民政府发展目标和工作建议;三、年主要工作任务。 报告指出,四年来,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特别是考察云南时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州委“融入滇中、联动南北、开放发展”战略,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妥善应对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攻方向,加压奋进、主动作为、善作善成,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而实实在在的新成效,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新提升。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39亿元,比年增长68.6%,年均增长13.9%。固定资产投资88.77亿元,比年增长4.4倍,年均增长52.1%。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2.36亿元,比年增长78.8%,年均增长15.6%,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6亿元,比年翻了1番,年均增长18.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3亿元,比年增长48%,年均增长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2亿元,比年增长71.6%,年均增长14.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年增长61.1%,年均增长12.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年增长1.3倍,年均增长23.2%。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7.42亿元,比年增长84.2%,年均增长16.5%;各项贷款余额16.47亿元,比年增长68.6%,年均增长13.9%。顺利完成十四届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规划开门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首战告捷。 报告强调,四年的砥砺奋进,取得的成绩令人振奋;四年的探索实践,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这个根本,站在全局谋划红河县发展,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党的决策部署;二是必须抓住全面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牢记使命、勇于担当,贯彻好“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脱贫攻坚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推进县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必须抓住“五网”建设这个基础,不断破解基础设施瓶颈制约,降低交易成本,支撑县域经济增量提质;四是必须抓住产业培育这个关键,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比较优势,培植龙头企业,推进特色产业成型壮大;五是必须抓住改革创新这个动力,大胆探索、敢于创新、积极实践,走出具有红河县特色的山区发展道路。六是必须抓住依法行政这个保障,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干部作风,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报告指出,展望全面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长征,我们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一是脱贫攻坚的巨大压力尚未缓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标准高、任务紧。年底,全县还有户、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尚未脱贫出列。一些基层干部对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的认识、落实还不到位。二是基础设施制约尚未根本解除。县、乡、村互联互通道路网的层次、等级不够高。工程性缺水仍困扰着哈尼梯田保护、民生改善、产业发展。互联网信息化应用不足。三是特色产业尚未完全成型成规。特色产业小、散、弱的问题仍然突出,发展尚未成型,成规模的龙头企业较少,产业链有待进一步延伸,产业集群有待进一步培育。四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尚未健全完善。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品质不优的问题持续并存,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盼。五是基本财政保障能力尚未得到根本提升。财政自给力低,税源培植困难,加之政策性减收因素增多,刚性支出不断扩大,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六是各级干部作风尚未彻底转变。少数干部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不敢为、不会为的现象,法制纪律意识淡薄,违纪违法问题时有发生。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下更大力气加以解决。 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是红河县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全面小康、全面脱贫的决战决胜期,是红河县大有作为的关键期。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总结近年来的工作实践,验证了我们之前的判断: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对我们而言,利大于弊,机大于危。结合实际,在新常态下,红河县具有“五大优势”,即后发优势、比较优势、生态优势、民族文化优势、扶贫政策优势,仍然可以有力支撑县域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报告提出,十五届县人民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和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和州第八次党代会精神,贯彻州委“”部署,落实县委“三坚持、五着力”工作思路,以扶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攻方向,推进“五网建设、三产互融、三化扶贫、一体城乡、共享小康”,全面建成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跨越发展示范区、红河谷热区经济开发重要示范区、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边疆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重要通道。 报告提出,十五届县人民政府主要奋斗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年均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全面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发展质量明显提升,生态环境继续保持良好,民族团结进步更加巩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完备,如期实现全面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报告强调,实现十五届县人民政府工作发展目标,必须干字当头,要全面谋划科学干,要坚定信心合力干,要保持定力持续干,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张蓝图画到底,脚踏实地抓发展:一是奋力推进边疆民族地区跨越发展示范区建设;二是奋力推进红河谷热区经济开发重要示范区建设;三是奋力推进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四是奋力推进边疆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重要通道建设;五是奋力推进廉洁高效法治政府建设。 报告建议,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40.69亿元,增长12.5%以上,人均生产总值元,增长11%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25%以上。财政总收入2.64亿元,增长12%以上,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9亿元,增长8%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2.37亿元,增长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亿元,增长12%以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11%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13%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8.5‰水平。 报告要求,实现今年各项发展目标,必须认真做好方面的工作:一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到村到户到人;二是重大项目建设要抓紧抓牢抓好;三是特色产业龙头企业要扶准扶优扶强;四是重要工作部署要落小落细落实;五是政府自身建设要常抓常管常严; 大会还听取了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法定列席人员、决定列席人员列席了本次全体会议。出席政协红河县十三届一次会议的委员列席了本次全体会议。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