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8/3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人物简介

张勇,年2月出生,云南建水人,上海复旦大学文学博士,教授。年10月至年10月为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访问学者,导师AndewLo(卢庆滨)博士。年10月到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波莫那分校教育延展学院(CaliforniaStatePolytechnicUniversity,Pomona,CollegeofExtendedUniversity)学习。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云南大学越南博士生培养项目第二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小说史和叙事文学,十余年沉潜,致力于中国古代小说和叙事文学研究的现代化转型,视角独特,方法新颖,微观与宏观兼备,文献学与文艺学相结合,注重从小说本身抽象出理论来,预流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潮流,结论宏通,影响较大,在小说研究中独树一帜。

红孩儿们可能还不知道,我们的《红河学院新图书馆落成记》、《红河学院南大门碑志》也正是出自张老师的笔下。

和古文结下了不解之缘

大学毕业被分配到蒙自师专工作的张老师,由于当时中文系缺乏中国古代文学老师,自身更愿教授文艺学和外国文学的他被迫选择教授中国古代文学。年张老师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古代文学硕士。张老师谈到,不教授古代文学之前对此没有多少亲近,慢慢地读多了感受自然也多了,才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古代文学。读研以后,算是真正地进入了古代文学的世界,因此,硕士毕业以后,顺理成章地,张老师于年到上海复旦大学古籍所攻读中国古代文学博士,于年毕业,同年10月,张老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并在年8月破格晋升为教授。

贯古通今的古文魅力

中国古代文学,堪称人类人文学的奇珍。它凝聚民族精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极具光采,极富滋味,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具有无穷的魅力,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结晶。张老师告诉我们,文言文和白话文是一个连接发展的过程,今天我们在用的谚语、成语、歇后语都来源于古文。就算在古代也是两种文体并用,古代书面文是古文,平日的口语话也是使用白话文的。文言文接受有难度,我们不能因为难就不去接受,不学文言文怎么了解中国传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会发现文言文的优美和魅力,与其望而生畏不如大胆面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从一种文化素养来说每个同学都要学古文,具有古典素养的人身上会发出特殊的光彩,以后不管做什么都会比较有魅力。正如张老师所言,把古文吃透了终有一天古文会发挥它奇特的力量。当下学生学习古代文学主要存在“读经典作品少”、“读文集少”、“学和习分开”几个现象。张老师建议学生们多去读先秦时期的作品,如《老子》、《庄子》、《论语》、《诸子》《孙子兵法》等一些经典,因为先秦是中国学术的源头,打好先秦的基础,读后面的书就能够势如破竹。张老师一直引用国学大师黄侃的这句“看清一部难懂之书,可以读多数难懂之书”来鼓励学生们多读经典作品。对于古代文学的研究,老师说没有必要所有同学都参与进来,没有必要人人都成为古代文学的专家,因为也不可能。但是,具有一点古代文学的修养,却是人人都可以的。有一点古典修养的人,总是会有一些人文魅力的。面对古代文学,他给出了一些学习古代文学的方法:

1、抛弃那种可以快速理解的幻想

2、下功夫、苦力

3、选择适合自己读的注释本

4、该背古文的还是要背

5、读古典不贪多不贪快

6、回到古人立场来读

7、多模拟写文言文

代表作品

打破传统教学

不少人眼里认为教授古典文学的老师上课应该也是遵循老一套的传统教学方法。恰恰与之相反,张老师在课堂上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他积极动员同学们参与课堂,利用好课堂,由同学看作品、讲感受到老师评论、补充。久而久之,被动的同学也被带进来,这样大大增加了同学的理解能力。同时也适当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比如运用多媒体直观呈现古代的文物衣冠,这样,当学生读到古代文学中所描写的物品的时候,就马上理解了作品的所指。老师讲为主到学生学为主,这是一个变被动为主动的过程,学生有了兴趣,老师自然也就激发成功了,学习效果也是事半功倍。

博览群书,劳逸结合

看书是张老师不可或缺的一个生活习惯,平日里主要以读古典文学为主的张老师对于其他理工科的书籍也稍有涉及。确实,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有学习才能有进步,学习是终身的。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在张老师身上也依旧能切切实实地体现出来,尽管工作再忙他也会坚持抽出时间锻炼身体。读书需要劳逸结合,不能死读书,读死书。

教学相长

张老师十多年来一直专心研究古代文学,尤其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学术著作也不少。他提到自己的不少研究成果是在教学里面激发的,是课堂给予了他创作的灵感。当然,他也会把新想法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起到一个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发问题、解决问题的作用。大学课堂要体现一定的学术性,而不是一味地停留在简单的传授知识,要培养研究意识。把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确实能给二者都带来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和老师简单的交流之后让小编受益匪浅,从以前对古代文学望而生畏、远远就拒之门外的小编突然也想去涉猎那么一两本古代文学书本,相信慢慢地我们就会体会到张老师的话。读书使人进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用在学习古代文学上在合适不过。最后张老师希望红孩儿们踏踏实实做人、做事、学习、读书、搞研究,任何高远的目标都是建立在“学贵实效”这个基础上的。

主要研究成果

1、《元明小说发展研究——以人物描写为中心》,第5辑上海市社会科学博士文库,复旦大学出版社,年12月;复旦博学论丛,年3月,第二版。

2、《中国近世白话短篇小说叙事发展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年7月。

3、《中国小说古今演变研究举隅》,人民出版社,年6月。

4、《缀忘集》,“贲华文丛”,云南人民出版社,年12月。

主要获得奖励

1、《中国近世白话短篇小说叙事发展研究》获云南省第11次(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专著类)三等奖。

2、《中国小说古今演变研究举隅》获云南省第20次(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专著类)二等奖。

红河学院新图书馆落成记

维丙申孟秋,红河学院新图书馆即将启用,此必校园之新景而学术之中心也。

图书新馆,与博远楼、音乐楼成鼎足之势,东西向,坐南朝北。方形似鼎,厚重不可摇撼;青色如天,淡泊不容点染。鼎乃国之重器,方乃简牍之貌,青乃竹简之液,故鼎铸金文、政在方策、丹心汗青,皆图书之喻也。吾馆形方而色青,深得典藏壶奥。置身其中而读书治学,有超然世外尘嚣之感;漫步馆外而听风赏月,有六经皆我注脚之慨。红院师生,何福之有!羡鱼之情,他人岂无?

水者,沉静蕴藉者也;书者,亦沉静蕴藉者也。水与书,竟相似,惟不言,乃可畏,故有鸣潭边图书馆,图书馆前有鸣潭,互为依存,莫逆于心。夫有一水之深,一楼之高,乃有大学之巍峨,学问之光明,斯如此,方不废天地一大观。

当今之时,中华民族昂首伟大复兴。凡我学人,得此预流,出入于此,歌咏于兹,游庠问学,涵养心性,传述传统,教化滇南,胸怀天下,献身民族,非但一人之成,一地之化,亦乃天下之达道矣,此可不谓大成哉!

张勇

丙申年孟秋初二日

红河学院南大门碑志

维乙未仲春,红河学院南大门竣立而成。自甲午仲夏动土,迄于今,费十月之工,昔日简易通道,焕然一新,赫赫南门,巍然而立,耀人眼目。

我校通道,初无所谓南门,有之者明德、里仁二门而已。十余年间,开疆拓土,南向扩张至于红河大道,南门之建,势所必然。

南门之象,形似大鹏,状如展翅,飞鸟翱翔,无所羁绊,一飞冲天,志在搏击,喻为一校之飞,自由而高远。

大鹏之翼,又如开卷之书,入其门而天道昭昭,仰其顶而文明烨烨。学问之道,于此登堂入室;人生之路,于此峰回路转。

南门之状,两中柱竖成一大H,左右侧门两小柱成一小H,门顶之形高回而为U,联缀之则HHU,斯乃HongHeUniversity者也,盖红河学院之英文名也。

观乎南门,瞻此福庭,刻文此碑,以鸿厥庆。

乙未年季春

张勇于泥稗斋

张丹丹

责编

段雨雪

供稿

张勇

供图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小偏方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那里最好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