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7/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医院订阅哦!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红河人用料朴素,取自天然,色味并俱。这里,连绵群山,林木参天;坡腰沟底,溪流淙淙。这里,不但水稻、玉米、荞麦遍野皆是,而且,花鸟虫鱼虾、野菜野果亦丰富,这就为红河边民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饮食资源。所以在红河,吃货一说纯碎是“做作”。因为红河的美食太多了,你能吃得过来多少?你能吃多少?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点上一桌美味可口的红河特色佳肴,小编请客,自个付款。

“吃花不如吃果,吃果不如吃叶。”边地民族多无种菜的习惯,很满足地享受着大自然的赐予——野菜。边地可食野生菜蔬的丰足,成了他们拒绝外来新品种菜蔬的理由。常食的野菜有:灰条菜、抽筋菜、鸡脚菜、龙爪菜、观音菜、车前菊、蝴蝶菜、刺五加叶、木瓜叶、甜叶、蕨菜、苦果、魔芋、海草、树花……林林总总不下百十样。

红河边地,鲜花做菜是件寻常事。山林、原野、田园、庭院,都是采集鲜花的场所。玉荷花、石榴花、芭蕉花、棕花、菊花、木瓜花、火烧花、芋头花、玉荷花、姑娘花、棕榈花、老鸹花、苦刺花……顺手拈来便成美食。

作料的作用是佐食,意在为主食添味。边地人对作料有特殊的偏爱,不论什么烹制方法做出的菜,菜皆有作料,即蘸水。让外来食客纳闷的是,其蘸水的调制用料、调味基本相同。常用作料有:木浆子果、薄荷、砂姜、地椒、苤菜、野芫荽、野葱、野姜、壁蚤草、野生椒……不胜枚举。

是一道享有盛名的特色菜。将鸡洗净后,连同内脏、血、鸡蛋放进锅里煮。把内脏、血、鸡蛋切细,和已切好的苤菜根、香蓼、芫荽等作料以及适量的盐、小米辣、味精加人鸡汤拌匀即成。这碗蘸水作料多,初到哈尼山寨的客人会误以为是单独的一个菜。

哈尼族俗语说:螺蛳煮一个,可甜十碗汤,可见螺蛳汤的鲜美无比。食带壳炒田螺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挟起一个螺蛳,用筷头在螺盖上往里面捣一下,再炒田螺用嘴轻轻一吸,螺肉就滚进嘴里,既有味又有趣,真是知其味、乐无穷!素有天然钙中钙之称,螺壳、肉都含有丰富的天然钙。

刚收完早稻,翻田搭埂,每当夜晚,一条条又肥又壮的黄鳝从泥土中钻出来,躺在泥土上休息。这时,小伙小姑娘们一个个腰间系着鳝箩,举着火把,握着竹钳捕捉黄鳝。一些捕鳝能手一夜可捉到七八斤。回家后放入火塘的子母火中,活生生的黄鳝变成了圆圈似的鳝卷。然后把鳝鱼串在竹竿上,逢年过节或家里来客,便成了首选荤菜。

收获的季节,梯田的鱼儿长得肥肥的,捕上几条鲤鱼刮去鱼鳞、去处内脏、油热时放些姜丝、草果等调料,料香时整条鱼下入油锅,轻轻翻身来回几次,待鱼黄捞出。香味四溢,尝了吧,别掉哈喇子咯,坐下来品尝一下吧,纯天然的绝对的新鲜。

因多起大桥倒塌事件,网络上传下一句笑言,“中国能安全过的桥,只有蒙自的米线了”---过桥米线。如果你已经没有勇气过桥了,那么你一定要吃这碗米线,绝对是“中国好桥”。

质晶莹剔透,有像荔枝一样的透明滑嫩,但却是薄而有劲道,入口时带有丝丝爽滑。有人将它比做一个翩翩的美少女,也有人将它喊做小公主。无论怎样的比喻,开远小卷粉都能当之无愧。光看看长相就足以让人垂涎三尺了,要是能美美的吃上一顿,那更是人间之美事了。

是个旧市卡房镇的特色名优食品,年被云南省烹饪协会评为“云南名小吃”,品尝过它的人无不被它的肉质松软、清香飘逸、口感独特、回味无穷的魅力所陶醉,另外,配以小米辣蘸水蘸凉卷粉、老南瓜等食品其味道更具独特,在当地很受欢迎,吸引了不少省内外食客。

以味香、色美而备受人们亲睐。一年一度的“花米饭”节则是当地壮族最为隆重的节日。节日当天,壮族同胞会通过染制五颜六色的花米饭、对山歌、跳洗米舞、互洒吉祥水等活动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品种丰富,味道香鲜美嫩。吃烤豆腐,一定要配上正宗的蒜油蘸水,将滚热的油浇在剁好的蒜泥、辣椒面、适度的盐上面,放几颗野山椒和新鲜小米辣,用这样的蘸水来消受,方才算得上互相发挥、相得益彰,它最能把藏于豆腐最深处的莫可名状的奇香,一丝丝一缕缕,干干净净榨出来。

开远尚记凉鸡有百年历史,用不大不小、肥嫩适中的土鸡做成,煮熟后既鲜嫩又筋道耐嚼。清水煮土鸡、纯辣椒拌凉鸡,来盘凉鸡、切盘鸡杂,吃点鸡脚,清香回甜,肉筋味鲜。如今凉鸡已4代相传,香辣、筋道的凉鸡依然是食客舌尖上的凉品盛馔,是幸福之城人们的心中的老味道。

本文转自《人文红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