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专业手足癣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yxw/210410/8833710.html

年,红河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89亿元,增长11%;至年8月1日,全县20年未发生过大规模民族群体性事件;年被列为省级文明实践中心示范县……

这一连串的数字和事实足以说明,世居着哈尼、彝、傣、瑶、汉等民族的红河县正处在跨越发展、社会稳定、文明和谐的最好历史时期,全县正呈现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上下同心谱写民族团结新篇章

在红河县采访时,广大干部群众说得最多的,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团结话,让人身处浓浓的民族团结氛围之中。

年,我州出台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县的意见后,该县就把此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推动,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统战民宗部门综合协调、各部门密切配合”的组织领导体制。该县民宗局负责人介绍,县里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县的意见》等6个文件及多个细化方案,从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责任范围、监督主体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从而,全县上下甩开膀子、撸起袖子,为实现规划目标而努力奋斗。

脱贫攻坚补齐短板促跨越

“事实上,民族团结工作早就在进行了。”迤萨镇勐龙村党总支书记白福告诉记者,勐龙村共有12个自然村多人,有汉、傣、哈尼等民族。由于该村生产基础设施落后,群众生活贫困,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两委”领导班子把民族团结工作融入到各项工作之中,带领大家大修基础设施,补齐发展短板,种植冬蔬菜,为早日脱贫致富而努力。现在,全村各族群众不分彼此、相互帮助、共同致富,目前,全村均已脱贫,他个人也因此被评为州级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在补齐部分地区发展短板的同时,该县在全县范围内抓好产业发展,坚持“抓一接二连三”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发展“稻渔共作”、黄牛养殖、中草药种植、特色水果等优势产业,做特做强民族经济。同时,该县在广大农村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鼓励外出务工,做到“一人务工全家脱贫”,年,全县共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1.万人次。

砥砺奋进各项事业齐头并进

“在教育方面,全面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控辍保学、营养改善计划’等政策。”该县民宗局负责人介绍,由于措施得力,红河县于年12月已顺利通过全国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

在农村,贫困户看病是一件大事。该县为了做到病有所医,所有少数民族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参加了基本医疗及大病保险,并提高了住院报销比例;县内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均实行“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减少农村贫困人口跑腿垫资。实行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制度,医院推行“双语导诊”“双语查房”“老乡服务队”等活动,积极营造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与此同时,该县还促进“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抓好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出版了《江外名邦·醇情红河》摄影集和《红河纵谈》《火童》《大山哈尼的故乡》《我要去红河》《红河县民族文化丛书》等书籍;长期举办原生态歌舞展演、“农村文艺调演”和仰阿娜节、火把节、长街宴等民族节日活动;开展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手拉手,心连心,念好‘亲’字诀。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进程中,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该县民宗局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继续加大民族团结宣传力度,继续以“6+N”创建活动为抓手,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加强民族政策理论、民族法律法规的学习,将“各民族都是一家人”的理念深植人心,务实抓好民族团结与脱贫攻坚双融合双推进工作,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记者:常玉选文/图

部分图片来自梦想红河、红河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责编:普薇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