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主角刘峰的原型是他! 《芳华》票房首日过亿元, 参战老兵也一夜进入13亿人心田 年作战, 牺牲最多的是哪个师? 连长:按接待军委主席 的标准接待烈士父母! 另外找到下面这张越南人拍的照片,估计是哪位烈士的遗物 建国后,参加过哪些战争的军人 可以列为民政部门优抚对象? 年各参战军简介 年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遵照中央军委年12月8日命令和年2月12日命令,以来自广州军区、昆明军区、武汉军区、成都军区的9个陆军军为主力,发起了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战争持续28天,至3月16日结束。 个团!年,对越作战 团级部队名录! 11军:本来对越作战按照军委12月8日命令,11军没有参战任务。由于越军全面入侵柬埔寨,军委12月31日扩大会议上决定增调部队扩大作战规模。 年1月11日,总参杨勇、何正文两位副参谋长和总后张贤约副部长到昆明军区勘察地形、审修作战方案之后,军委正式确定第11军参战,并以云南省军区独立师加强该军。 黄永胜将军病重期间 给儿子吟诵了什么? 13军:虽然当时已经是驻重庆的成都军区主力军,但其自年入滇,驻扎云南南部长达18年,地理民情各方面情况谙熟,有天时地利人和优势;经历两次中缅边境戡界警卫作战和丛林大练兵,有战斗力优势;越军头号主力步兵师师、工炮师第34团均由其一手训练和装备,13军上上下下都有着“师傅打徒弟,教训龟儿子”心态,有心理士气优势。 13军在红河右岸的攻势凌厉,进展快,战果大,突入敌纵深40公里,歼敌人,其中俘虏人,为年各军俘敌 记录。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集体和个人分别占11%和9%。时任军长阎守庆,政委乔学亭。 李作鹏:一条 又臭又硬的汉子! 14军:与13军是同胞兄弟,都是中野四纵这一个妈生的孩子。年入滇后,13军兼滇南卫戍区,14军则兼滇西卫戍区。年9月奉军委令调防,14军从滇西调到滇南接替13军防务。 该部队同样经历了两次中缅边境戡界警卫作战和丛林大练兵的锻炼,有较好的丛林作战基础。年1月15日,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在河口四连山上决定,13军、14军以红河为界,分别在右岸和左岸遂行各自的战斗任务。 14军的任务是歼灭红河左岸的越军师部队及地方部队。在战斗实施阶段,40师攻克老街、班菲;41师占领发隆、孟康;42师夺取拔坡、那马。经5天战斗,14军攻占越军边境全部一线要点,为向纵深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月22日至3月5日为14军作战第二阶段,以42师为军预备队清剿半琴山地区残敌,40、41师、32师继续向敌纵深发展进攻,先后攻克铺楼、郭参,控制了朗洋铁路大桥和朗格姆渡口,切断了红河两岸越军的联系和左岸越军南逃退路。歼敌名,其中俘虏名。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集体和个人分别占11%和8%。时任军长张景华,政委范新友。 大胆将军丁盛 参战军人优抚工作中的 几个悖论! 东线自卫还击作战 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歼灭高平地区之敌,这个任务主要由41军和42军执行,因此在介绍这两个军的情况之前,先谈谈广州军区前指的高平战役决心:集中41军、42军、43军师及加强部队,采取大胆穿插、包围迂回战术,速决全歼高平地区守敌师及其地方部队。41军和42军除以3个师又1个团分别进攻朔江、八姑岭、复和、七溪之外,主力分别从念井和布局突破,向高平实施穿插突击,首先关门,包围住高平地区之敌,尔后分割歼灭之。 民政部编发的 《优抚安置法规政策选编》 41军:为北线进攻部队,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欧致富代表军区前指加强这个方向的作战指挥。41军的前身东野4纵曾在辽沈战役的塔山阻击战中大显身手,打出了守备英雄团(团)、塔山英雄团(团)、白台山英雄团(团)三个闻名全军的英雄团。 41军历来是广州军区的主力军,这次惩罚越南地区霸权主义者,又挑起了北线主攻的重任。军决心以师、师(-团)分别向班庄、扣屯实施穿插,到位后形成对内对外正面,切断高平之敌退路,阻击太原、原平之敌增援,再重演一次“塔山阻击战”,而后在42军协同下夺取高平。 2月17日4时40分,41军开始炮火准备,5时许,步兵开始发起冲击。工兵和民工同时抢修号界碑至越南莫隆的5公里急造军路,保证坦克、车辆前出。师团2营(-6连,该连搭乘军区独立坦克团5连,因为水陆坦克爬破能力低掉队)在副师长,战斗英雄李培江和洪副团长率领下搭乘军坦克团2营坦克于10时30分出境,18时许在通农下车徒步开进。 经28小时穿插,于次日14时30分攻占高地,切断了原平通往高平的3号A公路, 个穿插到位,行程80公里。19时30分,团主力进占朗金地区,次日6时30分攻占董赛地区,最早到达指定位置。至19日18时,师基指率三个团(-团3营、团3连和6连)全部到达、高地和董赛地区,完成穿插作战 步任务。 随后团奉命北上安乐,师基指率团向扣屯发展进攻,留团控制董赛地区准备打敌增援。由于部队分散,力量不足,师基指率团22日进至扣屯后就地防御,未能向高平方向进攻。26日至28日,该师全部集中于扣屯地区建立起稳定的防御,同时清剿残敌。 3月6日至12日,对由纳隆进逼之敌进行了3次大规模出击,为安全撤军回国创造了良好条件。师不惜一切代价昼夜兼程实施大纵深战役穿插,在敌情不明、地形险要、四面受敌、远离后方、补给困难的条件下边打边走,途中遇敌大小袭扰余次,伤亡较大、粮弹供应不上,仍然忍饥耐寒,抬着伤员和烈士遗体坚定不移地向指定目标前进,充分体现出当年东野“头等主力师”不怕艰难困苦、英勇顽强、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师(-团)于进攻发起之后随师跟进,在通农分路,向东经安乐、河安,向扣屯方向穿插。 团2营在师王政政委率领下沿公路乘坦克开进47公里,沿乡村小路徒步开进43公里,于20日5时抵达扣屯西侧的高地。团主力因为迷路耽误时间近50个小时,未能到达扣屯地区,后改为参加河安地区进攻战斗。师主力在河安的战斗持续了3天方才攻克目标,打通了公路,把在朔江、河安、扣屯、班庄等地作战的3个师连成了一片。随即该师向位于那怀的越军师师部展开进攻,27日攻占敌师部指挥坑道,河安地区进攻战斗结束,部队转入就地清剿和担任护路任务。 可惜的是41军这两个担任穿插突击的师,都没有能够完成攻占高平的预定任务,师滞留在扣屯无力进攻,师苦战于河安难以前进,结果高平由42军攻占。 师担负从平孟、孟麻攻歼朔江守敌的任务。 天战斗虽然突破了越军 线连的防御阵地,突入纵深2-3公里,但是伤亡较大,进展不顺利。部队当晚停止进攻,总结经验教训,巩固既得阵地,肃清残敌。次日继续发起进攻,至19日傍晚,团攻占大无名高地和墩张一线,团攻占坂洋地区,切断了朔江之敌向高平撤逃的退路。 团进至一号榕树山、长白山、马利一线。20日开始围歼朔江地区之敌,由于协同不严密,团主力由南向北实施侧后攻击时两次受挫。21日发起第三次攻击,3营于18时攻占了朔江。 22日11时,团3营主力与团1营在大黑石山会合,完成了围歼朔江之敌打通平孟至朔江公路的战斗任务。从23日起至3月15日,师主要执行清剿任务,并继续打通坂涯至安乐的两条公路,同时担任平孟至河安的护路任务。 师原计划一天最多两天攻歼朔江守敌,实际上是打了5天,战斗中多次出现复杂、困难的局面,但该师领导毫不动摇,在坚决贯彻既定决心的同时积极吸取经验教训,实施灵活指挥,部队作风过硬,敢打敢拼,勇往直前,最终完成了军赋予的任务。共歼敌名,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集体和个人分别占11%和15%。时任军长张序登,政委刘占荣。 两参人员身份认定 补充文件将下发? 42军:为南线进攻部队,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吴忠代表军区前指加强这个方向的作战指挥。军决心集中主要兵力兵器从布局方向突破越军防御,首先以师迅速夺占东溪,尔后以师组成摩托化穿插梯队沿4号公路直取高平,与41军协同,歼灭高平地区之敌。如先于41军打下高平,军主力则继续向茶灵方向发展进攻,歼灭高平东北及其以东之敌。 美国把退役军人分5类, 参战军人分4类! 43军:中央军委在年12月8日对越作战命令中,给担任作战任务的昆明、广州军区各增调了一个陆军军加强作战力量,加强云南方向的是成都军区第13军,加强广西方向的则是武汉军区第43军。按照广州军区前指战役部署,分别在两个方向上执行作战任务。 军部率师、师、炮兵团、高炮团在禄平、谅山方向;师和坦克团配属42军,在七溪、东溪、高平、复和方向。战役 阶段,师攻歼支马、龙头地区之敌;师攻歼高地、长条山地区之敌,突破了越军防御体系,打开了通往禄平的口子。 战役第二阶段,师(加强54军坦克团3营)和师,于27日7时发起攻击,28日占领禄平县城和附近各高地,歼敌2个营,推进至奇穷河北岸控制各要点,然后以主力巩固占领地区,抓紧肃清残敌。3月1日师以团和团3营向公母山前进。于3日爬上1—米的公母山山脊,4日占领巴散,歼敌一部。 3月3日根据军委和军区前指命令,师团和团1营强渡奇穷河,准备攻占迷迈山,与55军一部共同造成进逼河内的态势。4日8时团向迷迈山攻击,于11时25分占领主峰阵地。尔后在团一部协同下对迷迈山周围的班茂、茹遨、遨诗等地进行了搜剿。5日12时30分,师团1营强行徒涉奇穷河,经过4个半小时战斗,全歼班岗越军师团9营11连。 3月6日,43军部队开始回撤。越军数次以营连规模兵力组织反扑。师、师分别在高地、休庆、班坑和高地、柯来南侧高地、巴当东南侧高地大杀“回马枪”,沉重打击了尾随追击的越军,先后共歼敌0余人,受到军区前指两次通电表扬。配属42军在七溪方向作战的师于战斗发起当天分别以团3营和团攻占靠茅山、班腮地区。从黄昏开始,该师以团为前卫向七溪以北地区穿插,在班牙和高地地区突破越军纵深防御。 20日17时,团按计划在七溪西北12公里隆派附近截断了4号公路。次日12时前出抢占了、和高地,构成对外正面,保障了42军主力向高平方向进攻的左翼安全,受到该军表扬。2月27日,团和团分两路对七溪实施钳形突击,当天攻占预定目标。随即转入清剿残敌、执行护路阶段。 3月3日团2营曾奉军区前指命令从那杭沿4号公路向南前出至吊卡山口,准备配合师进攻脱浪。因脱浪之敌已经被歼,该营于次日17时40分返回原阵地。 3月3日,《解放军报》 版以近二分之一的版面发表通讯员刘欣生、孙凤让、陈汉初,记者李启科写作的战地通讯《新一代最可爱的人—寄自广西边防前线某部》,报道了第43军将士前仆后继、英勇作战的情况。文章在篇尾写道:“我们的边防战士没有辜负人民的期望,他们像当年赴朝作战的中国人民 一样,是我们新一代最可爱的人。”这一篇通讯也迅速传遍神州大地,引起巨大反响,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的干部战士由此被称之为“新一代最可爱的人”。共歼敌名,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集体和个人分别占14%和10%。时任军长褚传禹,政委赵双选。 关于复员退伍军人查找原部队 证明个人历史和伤残问题的通知 优待证!江西省跨出的这一小步 将带动全国的一大步! 54军:该军同样是军委年12月31日扩大会议上决定的第二批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部队,迂回越西北计划取消后,奉命赴广西方向归广州军区前指指挥,担任战役预备队。 广州军区前指指示该军到一个师投入一个师作战,是故54军下车后即按照师、师、师的顺序,先后于2月19日、23日、26日分别从水口、念井、友谊关方向出国,参加自卫还击作战。 师归41军指挥在高平以西执行任务。 阶段攻歼魁瓦、克马诺地区之敌;第二阶段清剿高平至茶灵公路两侧残敌,守护该段公路并守卫高平。师配属55军参加谅山地区作战,为该军预备队。 阶段攻歼高地地区之敌,第二阶段攻占脱浪县城,保障了55军进攻谅山的右翼安全。 师在高平以东机动作战。 步,2月19日接替师进攻复和的任务,21日基本歼灭复和之敌,打通了水口经复和至东溪的公路。第二步与42军协同围歼高平之敌,会攻克马诺。第三步,以南北夹击手段奔袭广渊,打通广渊至复和公路。第四步,在复和地区清剿残敌。第五步协同58师会攻重庆。 师等于是扮演了一个消防队的角色,从2月19日水口出境到3月16日岳圩回国,其中仅大的任务变化就达9次,部队忽南忽北、忽东忽西、机动频繁、连续作战,共转战多公里,战斗纵深80公里,足迹几乎遍布整个高平以东地区。 许司令和向政委对师这种坚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优良作风特别予以了表扬。但该师团3营在班姆南侧高地遭敌阻击时,带队干部惊慌失措、放弃指挥,不仅不积极组织部队反击敌人,反而丢弃部队下令“各自突围”,以至造成伤亡人的严重后果。共歼敌名,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集体和个人分别占7%和5%。时任军长韩怀智,政委朱志伟。 从抗战空中英雄 到三轮车夫 55军:根据广州军区前指的战役部署,东线自卫还击作战 阶段主攻目标为高平地区之敌,同登、谅山方向为次要方向。55军在战役 阶段的任务是用5天左右的时间消灭同登、坂然地区的越军,以积极的行动配合军区主力在高平方向作战,为歼灭谅山之敌创造条件。战役第二阶段,谅山则成为东线主攻方向。 师担任同登、谅山地区主攻任务。2月17日战役发起后,以团迂回探垄断敌退路阻敌增援,以团和团对同登实施正面攻击。当天即完成对同登的合围,余敌退守高地、探某、鬼屯炮台等核心阵地。团7连经三次攻击,于21日17时25分全部占领了平顶山表面阵地。炮台内之越军拒不投降。 师遂于22日23日派出工兵和喷火分队,使用12吨炸药(据老兵讲,还用了66粉)和2吨汽油实施大爆破,彻底炸毁了4个进出口,炮台内余人左右被炸死,闷死(炮台里爬出来那位3师12团的干事的口供是-,真实性难考)。 团2营在伤亡过半的情况下死打硬拼,于23日3时30分攻克探某据点群,歼敌余人。团阻击分队在探垄粉碎越军营以下规模反击13次,毙敌余名。 2月27日谅山战役开始,团攻克扣马山,团攻占高地。3月2日,团和团控制了谅山北市区西部。3月4日团2、3营打过奇穷河占领了南市区。 师在北山方向担负经坂然向谅山东面进攻的助攻任务。2月17日6时40分发起攻击,至11时15分基本歼灭坂然地区守敌,完成了 阶段任务。 2月27日,该师分3路向谅山发起攻击。广州军区前指以师之、团加强该师力量。团1日18时占领高地,团12时攻占高地,团于3月2日9时许首先攻入谅山市区。3月4日上午,团、团各一部打过奇穷河,占领高地、高地、高地、那班等要点。 师从14号界碑至渠历西侧无名高地地段突破,团占领、高地。团1营夺取那炸,控制了同登通往太原的公路,主力进至巴寨为敌火力所阻。 团进至伯良北侧遭敌火力拦阻难以前进,遂以2营就地转入防御,其余部队拂晓撤回。19日至23日,团连续组织4次进攻,拿下了高地。22日,团以一个营又两个连歼灭了据守班庄的越军3师12团5营营部带两个连。 战役第二阶段师继续在师右翼担任助攻,团先后攻克、、高地、恢复,并于4日越过奇穷河,占领、高地。团巩固团攻占之要点组织防御。团于28日进至巴扁附近控制要点,并以一部兵力清剿弄供、伯弄石山地域残敌。 3月6日拂晓,部队全部撤至奇穷河北岸。8日拂晓,撤至扣马山、高地、扣当山一线。当时越军第2军的师和师已经从柬埔寨回援至谅山,但未敢尾追我回撤部队。55军在扣马山一线专门等了3天也没有发现越军有反扑迹象,于是从11日零时起继续回撤,至12日6时前,全部撤回国内。在回撤过程中,一旦越军对我实施炮击,我必以十倍的炮火惩罚之。 9日上午越军向友谊关发射20余发炮弹,我当即还击余发,打得越军不敢轻易开炮,直至撤军结束再未发现越军炮击我回撤部队。共歼敌名,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集体和个人分别占16%和18%,以上指标均位居参战部队首位。时任军长朱月华,代政委郭长增。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