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何荣发,红云红河集团昆明卷烟厂成型车间操作工,人称“发哥”。发哥之所以得此称号,倒不是年纪的原因,而是他在设备操作技巧钻研上那股子拼劲儿令同事们由衷佩服。

今年年假结束后,一批届新员工被分配至成型车间,师弟张仁耀成了发哥的学徒,从此车间常见他二人一教一学的情景,也使大家认识到,发哥的“拼”在各方面都是一脉相承。

由于生产现场环境嘈杂,何荣发连续多日放弃中途休息时间,拉着张仁耀在休息室“授课”,一边画图一边讲解,一个教得仔细,一个学得认真。一开始同事们见了都有些惊讶,调侃道:“发哥,放过大师弟吧,你不累人家也累啊!”何荣发听了只是笑笑,继续专心致志地教学。而张仁耀也完全理解他的这份苦心,学得格外用功,没过多久就能够独自开机了。

何荣发希望徒弟早日出师,但并不一味追求进度,为了真正给张仁耀打好基础,何荣发总是要把每一个关键点讲深讲透。单是控制滤棒经由加速轮在分烟轮上被负压减速“刹车”的位置这一项,何荣发就向张仁耀讲解了负压状态、滤棒通道状态、滤棒自身状态等三大因素,并细分出多达十余条影响因素。其中一些因素是设备操作手册上常见的,另一些则是何荣发在长期设备操作过程中观察、总结出的成果。

何荣发有一个专门的工作日志,上面记载着他对每日工作的复盘,有故障解决方法的记录,也有操作技巧的归纳。张仁耀成为他的徒弟后,他毫不吝啬地分享了这个笔记本。张仁耀说:“我第一次看到师兄的笔记本时都惊呆了,上面各种操作要点都有,这份工作态度真的值得我学习。”现在,张仁耀也有了自己的笔记,每隔几天,何荣发还会就笔记内容对他进行提问,帮助他巩固所学知识,搭建起自己的经验体系。

“好的习惯要传承下去。”何荣发说。他还有一个引以为豪的习惯,就是每天都携带自备的工具包上班。这个工具包已经伴随了他三年,以至于同事们都笑侃“见包如见人”。何荣发解释说,维修机器有时会用到一些不常用工具,临时到修理室取用很浪费时间,不如准备个工具包,方便自己,方便修理工,也方便其他机台。他已经想好,等张仁耀离开这个机台的时候,他要给徒弟配备一个同样的“百宝箱”。“一方面算是个仪式感,另一方面也可以把便利带给更多人。”何荣发笑道。(王若钰)

推广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