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刀注: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专家会议在意大利罗马召开。 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专家会议在意大利罗马召开。 我国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和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通过专家评审获得批准,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同时申报的中国南方稻作梯田和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也获得原则批准,正式授牌仪式预计于年4月举行的第五次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上举行。 至此我国已经有15个项目进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大家庭,居世界第一。 自年,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成为 全球第一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以来, 相继又有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 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 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 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 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 浙江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 河北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 陕西佳县古枣园、 福建福州茉莉花和茶文化系统, 陆续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什么?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简称GIAHS),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将其定义为:“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新入选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系统是哪些? 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 桑基鱼塘系统是浙江湖州地区先民遵循着早已有之的植桑、养蚕、蓄鱼生产规律,将桑林附近的洼地深挖为鱼塘,垫高塘基、基上种桑,以桑养蚕、蚕丝织布,蚕沙喂鱼、塘泥肥桑,形成的可持续多层次复合生态农业循环系统。 图为湖州桑基鱼塘 据悉,湖州桑基鱼塘位于湖州市南浔区西部,现存6万亩桑地和15万亩鱼塘,是中国传统桑基鱼塘系统最集中、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区域之一。 湖州市农业局研究员、湖州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专家楼黎静表示,“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意味着国际上对中国农耕文化的认可。 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 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位于高寒草原、温带草原和暖温带落叶林三大植被气候类型的交汇处,地处甘肃、青海和四川三省交界。独特的地理区位为农林牧复合经营提供了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基础。 这里独特的生态区位促进了游牧文化、农耕文化与藏传佛教文化的融合与发展,造就了独特的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又为农业生产方式的多样性奠定了基础,并赋予农业更为广阔和丰富的内涵。 中国南方稻作梯田 中国南方稻作梯田,包括福建尤溪联合梯田、江西崇义客家梯田、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广西龙胜龙脊梯田等。 以其中的广西龙胜龙脊梯田来说: 目前,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共有耕地.3亩,其中水田.85亩,分布在海拔至米之间的龙胜县各个乡镇中;梯田落差大,层级多,层级最多达多级,连片梯田最大高差为多米。 专家考证,龙胜县所处的南岭山地距今年至10年前就出现了原始栽培粳稻,是世界人工栽培稻的发源地之一。秦汉时期,梯田耕作方式在龙胜已经形成。龙胜梯田距今至少有多年历史,堪称“世界梯田原乡”。 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 在黄河曾流经的夏津腹地,遗存了一片亩的古桑树群,这也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桑群。其中千年以上古桑树百余株,百年以上古桑树两万多株,是中国树龄最高、规模最大的古桑树群,种植时期跨越元、明、清三朝。 “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因其在防沙治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利用、农业景观维持等方面的多功能价值,在年被农业部公布为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农业文化遗产的评选促进农村生态建设 中国农业文化再一次得到世界认可,对于中国农业发展以及世界农业文化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魏永刚表示:“这几个农业遗产项目代表着我国农业文明的不同类型,反映了我国农业文明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农业遗产项目的保护,意义重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评选,既是对我国农业文化发展的肯定,也提醒我们要更自觉地从文化遗产的角度来审视祖先留下来的耕作方式,保护和发展重要农业遗产”。 中国的农业遗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魏永刚表示,中国的四项农业遗产蕴含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含义,这些农业文化遗产能够为人类生态文明发展提供中国智慧。联合国粮农把我国的几个农业遗产项目评选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的农业文化遗产在更大范围内得到认可,受到尊重。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联合国粮农组织科学咨询小组轮值副主席闵庆文呼吁,申遗成功后,希望包括科学家、当地政府和群众在内的各界人士对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有更清晰的认识,加以合理保护利用和规划,结合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进行有效利用,并更好地将中国经验推广到世界。 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文章来源:农民日报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农管家获取更多农技资讯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