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大年,崴花灯 编词编曲:刘天强 演唱:马迎春、刘天强 演出:红河彝族花灯剧团每当春节到来时,在云南多地有着“唱花灯、崴花灯、闹花灯”的习俗,而在云南众多花灯支系中,有一支与众不同的花灯支系,被誉为“滇南一枝花”的——红河彝族花灯。 说它与众不同,那是花灯这个云南独有的地方剧种主要流传于汉族群众间,如:昆明花灯、玉溪花灯、弥渡花灯、姚安花灯都属于“汉族花灯”,唯独红河支系花灯有彝族风格的服饰、音乐,又有汉族花灯味,艺术工作者给它取了一个名字——“红河彝族花灯”。 “红河彝族花灯”主要起源于建水、蒙自,并流传于周边开远、弥勒、个旧等地区。从清雍正时期传入,道光年间形成、再经历彝化,距今二百余年的历史。“红河彝族花灯”由于受到滇南彝族四大腔(即:海菜腔、沙莜腔、五山腔、四腔)的影响,“彝味”很浓,不仅汉族群众喜爱,就连彝族群众也对这种彝汉融合的文化情有独钟。 新中国成立后,“彝族花灯”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成立了建水花灯团(现更名为:红河彝族花灯剧团)专业演出团体,编创出一大批深受百姓喜爱的花灯剧、花灯歌舞,如:《摘石榴》《白云与阿芳》等。 《建水小阿妹》是一段欢快、热闹、抒情地彝族花灯歌舞,作者编创音乐时采用了民间〔打岔调〕〔过街调〕再加上花灯中常见的打击乐融合而成,在每段间奏部分,将节奏拉宽,听起来十分优美、舒展,与前后段落热闹、欢快的音乐气氛形成对比。 狗年春节即将来到,听红河邀请大家随着热闹的彝族花灯曲调,男女老少一起“崴花灯”,将我们红河优秀的传统文化延续下去! 天上一个丢,不是月亮是热头。 地下一个丢,不是瓦渣是石头。 门后头一个丢,不是山竹是锄头。 灶房头一个丢,不是媳妇是丫头, 憨丫头,楞丫头,背背篼,挖芋头, 挖得一背篼,背到冷水沟, 洗得白溜溜,倒在锅头, 煮得耙溜溜,偷个在嘴头, 吃进克,烫啰咽喉, 吐出来,烫啰脚趾头。 我家阿姐脚又小,走得多少算多少, 我家阿妹脚不大,慢慢的走到西庄坝。 我家阿妹脚又尖,车灯崴到城墙边, 墙角有条石板路,小跷崴啰好舒服。 你家阿妹脚又大,走起路来不害怕, 一气走到罗家坡,吃个白桔歇歇脚, 二气走到南庄坝,摘个石榴手中拿, 三气走到云龙山,看看山上的好风光。 我家阿姐生得标,聪明能干又勤劳, 赶街买菜来建水,围着东门绕三绕, 阿哥瞧见眼发直,阿妹瞧见拇指翘, 老外瞧见喊OK,建水的姑娘就是好! 如果您也是“戏迷”爱好者,那么就来回忆一下曾经看过、听过的红河彝族花灯剧、花灯经典唱段都有哪些?留言告诉小听吧~ 往期回顾 红河本土民间音乐作品展《聆听红河》开播在即…… 聆听红河丨最接地气的建水小调——西厢坝子一窝雀 聆听红河丨建水小调的精华之作《尼基点儿》,你要学会唱呢嘎 聆听红河丨领袖颂歌,哈尼歌曲《阿波毛主席》 聆听红河丨建水方言说唱《西门水烧豆腐》,听完还不赶紧克吃点…… 聆听红河丨建水民歌《春燕》,朝朝暮暮筑新居,相依相爱不分离 聆听红河丨彝族经典之作《走进美丽,走进神奇》 聆听红河丨蒙自民歌《过桥米线》,听听到底教你咋个吃 聆听红河丨石屏《卖杨梅》,酸酸甜甜,鲜灵灵 聆听红河丨《阿究赫》(撮泥鳅)听听哈尼人怎么抓泥鳅 聆听红河丨哈尼族丰收的声音《梯噜噜》 聆听红河丨能唱又能跳尼《烟盒舞》,听听你给会跳 聆听红河丨《给故乡》红河大山孩子曲依阿旧对家乡的思念 聆听红河丨节奏Hi爆的《花腰快调》 聆听红河丨小朋友喜欢的《夏日里的“的的”调》 编辑:谭楷顾问:晓峰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什么症状图片中科治疗白癜风有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