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面蓝色字添加:中共红河州委党史研究室“千年红河 闵荫昌(~年),汉族,个旧市人,祖籍个旧大屯闵居寨。 清宣统二年(年)至年,闵荫昌在大屯读初小,年至年到蒙自读高小,年至年在家管理酒房,年至年到上海南洋大学读书,读书期间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捕,被囚于上海龙华司令部三个月后,北伐军打到上海后,所有被捕人员自动破狱而出。 年夏,应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朱培德要求,周恩来和中共广东区委派王德三在广州大沙头第三军(滇军)军官学校开办政治工作人员训练班(简称广州大沙头政训班),王德三任班主任。参加政训班学习的40余名学员,以新滇社和云南青年努力会的成员为主,其中不少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并有28人在政训班加入中国共产党。闵荫昌参加政训班学习,并由王德三、杜涛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受训结束后,闵荫昌返回上海。 闵荫昌回上海后,仍在南洋大学读书,秘密开展工人学生运动。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党组织为保存革命力量,送一批工农干部和知识分子到苏联东方大学军事班受训,闵荫昌是其中一员。 年,闵荫昌从莫斯科学习结束回到上海,与党组织失去联系。闵荫昌随后到商务印书馆当工人,从事录制工作,后因革命活动被录制车间发觉,被开除出厂。闵荫昌又到上海威牛洋行做杂工,修理打字机。因在工作中进行革命宣传,被公司经理王琦发觉,被国民党逮捕判刑五年,解往苏州陆军监狱囚禁,被关在六号囚室。 中日战争爆发后,日军飞机轰炸苏州,监狱解散,其中政治犯只准假释,其他犯人则无条件释放。闵荫昌被假释出狱后,先逃到宜兴,因不是本地人,不准久住,只得回上海找侄子闵光荣,未找到,只得回转云南家乡。 年冬,闵荫昌从上海回家乡。当时正值抗日战争,云南河口海关对外地入境者查得很严,闵荫昌回到河口,因口音不像云南口音,海关不许入境,只好打电话到碧色寨给亲兄长闵瑞昌(字辑伍),经闵瑞昌多方疏通关系才得以到碧色寨。 当时碧色寨,财政收入可观。闵荫昌回到碧色寨后,担任碧色寨镇镇长的兄长闵瑞昌就把重建碧色寨碧山小学的事交给闵荫昌。闵荫昌自己设计,请工匠建学校。碧山小学是当时比较开明的学校,殿堂上不设任何塑像。碧山小学为滇南传统的三间两耳道八尺结构,八尺门外一片操场,用于操练童子军。碧山小学开展新式教学,宣传抗日,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并增开外语课。闵荫昌自己教英、俄等外语,还到滇越铁路车站请一先生教法语。闵荫昌自编战时国文、战时常识,亲自带学生义务劳动,富家子弟也要参加劳动。 几年后,闵荫昌因另搞一套教材,不符合国民党教条,加之在上海的活动被国民党查实,被免去教员职务。国民党当局本要追究,得力于闵瑞昌担保,保证把闵荫昌禁锢在家,不让他参加一切社会活动,因此未被追究。后来,闵瑞昌允许闵荫昌在当地做小生意。闵荫昌先后开过杂货铺,卖过糖烟,还开过货仓、油房,因不懂经商而蚀本,后以出租祖业田产为生。 年秋的一天,有人送一封信给闵荫昌,叫他到蒙自三友实业社拿路费到延安,闵荫昌因担心是国民党特务设的圈套而没有去。 云南解放后,闵荫昌到个旧老厂黄朝兴的矿上帮忙管账,年8月,矿山公安机关认为,闵荫昌既非厂商,又非矿工,于是将闵荫昌逮捕,送劳改两年。闵荫昌刑满后回家。年大屯兴修水利,苏联专家到大屯规划水利大沟,带去的翻译不会译地方土语,问当地有没有懂俄语的人,有人推荐说从苏联回来的人都有,当然有懂俄语的人。但有人马上反驳说,闵荫昌是地主、管制分子,还劳改过。最后决定派专人监视闵荫昌,让闵荫昌出来当翻译,陪专家查看水利大沟地形。几天后看完,苏联专家很满意,说:这人你们要好好保护,将来还有用。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央专案组由公安陪同人员,到大屯了解刘少奇在上海的情况。原来,闵荫昌在上海时和刘少奇、王若飞在一个党小组。由此,闵荫昌成为大屯地区最大的阶级敌人,经常被批斗,常常被打得鼻青脸肿,甚至门牙都被打掉。闵荫昌一病不起,大屯卫生院不敢收地主分子住院,闵荫昌改名医院住院。年,闵荫昌去世。 小编温馨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