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4/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这篇是我的本科毕业论文,进行了部分删减,还是很长,虽然还不够完善,还需要行进优化,还是想先拿出来让大家拿好皮鞭给我打脸。同时也供大家晚上助眠使用!

-----

被拍摄的西藏:跨文化语境下民族意识的觉醒

阿若康巴

自《消失的地平线》这部由参观者叙写的东方传奇中,被传奇化的“香格里拉”,到今天众多边藏影视中作为一种主流题材将西藏过度的表达,被拍摄的西藏在猎奇与想象中注定是一个虚构的想象性能指。而正是在还未觉醒之时无数次的被他者所表述、记录,使得被神话的现象依然经久不衰,愈演愈烈。而藏文化持有者的民族意识觉醒,开始思考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如何将真实的整体文化再现,并赋予其影视作品的艺术性,通过文化整体性再现近现代边藏影视中呈现给观众的社会形态和文化表征,揭示影像背后真实的文化图景。文化如果被拍摄就应该拍摄整体文化,片段式的影像其本身就让文化消失在影像和符号的迷雾之中,让文化丧失掉个性,从而通过影像构建虚假的事实,人们被动服从影像,而不是去理解影像背后的意义和责任。

近十年随着从《喜马拉雅的天梯》《第三极》《西藏时光》《冈仁波齐》《进藏》《极地》《香格里拉深处》等涉藏影视作品的热播叫座与广受好评,中国内地开始了又一波的“西藏热”。而伴随着影像出现的便是消费时代的符号,现实消失在影像和符号的迷雾中,符号胜过事实,虚幻的影像超过现实的体验,徘徊在荧幕之中。西藏已被拍摄,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影像物品生产与物品影像消费的景观社会,而“西藏”成为了被消费的主体。

影像作品之中的片段式的取景和“传奇化”的描述让受众对于缺乏人文关怀视角的纪录片只会加剧对藏地的固化印象,去理解在中国新时期发展中的西藏便需要抛开被他者记录下的视角,从文化持有者角度去感受。福柯曾写道:“知识被权力生产出来,随即它又产生权利功能,从而进一步巩固了权利。知识和权利构成管理和控制的两位一体,对主体进行塑造。”

运用文化批判的方法,在清一色的高楼大厦间,讲述藏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藏文化作为中华璀璨文化之中的一部分,避免文化走向素粗,从而影响民族文化的自尊和自信,才是我们需要改变的,这也也能使得中华民族走向世界文化的珠峰。

想象的西藏,失落的圣地

想象西藏[1]([1]张煜:想象西藏[D].暨南大学,.)是近现代文明史中伴随着持续很久的现象,即便在这个解构和去魅的时代,依旧有着无数的人追捧和向往。从上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以陈丹青的《西藏组画》等为代表的文化作品,伴随着国内文化艺术范围的寻根热潮,曾兴起一股强劲的入藏风潮,使得国内外的一部分作家、诗人、学者、艺术家尤其是一些文青都大量的涌向西藏,大量的文艺艺术、影像作品通过各种各样的传统媒介开始将西藏塑型和固化为超越地理意义的神圣和自然的香格里拉,并影响和建构了传奇化的想象西藏。由于藏地自身的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与众不同的文化特征,给西藏之外的世界提供了巨大的想象和设计空间,凭借设计者和表述着天才般的想象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被构建出的想象西藏。

时至今日,不管是国内还是西方人士,西藏已然成为一个人们热衷并向往的地方,西藏变成了一个看似有净治众生心灵之烦恼、疗养有情精神之创伤的圣地。在这人间最后一块净土,人们可以寄托自己越来越脆弱的心灵和所有的愿望。西藏传佛教的高僧大德,不管是活佛,还是平常有修为的喇嘛,在“精神的物质主义者”眼里都变成了成就非凡的心灵科学家,都成为了大众争相皈依的精神导师。”然而,西藏并非仅仅是一个藏传佛教的喇嘛们和信仰者的二元存在,它是时间与自然的集结和表征的一个整体的文化。

一百年前的西方的传教士、探险者离开故乡时,西藏随处可见对于他们来说参差多态的地域文化。而今,人们似乎只能在某些遗漏之处才能找到渴望的原始景观。“山地”就是这样的遗漏之处。“山排斥伟大的历史,排斥由它带来的坏处和好处”,20世纪40年代,法国年鉴学派史学家布罗代尔对山地与文明的关系做过这样的论断。正如文明发展研究者们所言:“每个文明都是城市和低地的产物,文明在横向上,它潮流能延展到很远的地方,但是从纵向上,一座仅仅只有数百米之高的山脉也有可能会阻碍文明传播达上千年之久。恰恰是无穷的山延缓了当代文明与旅游的步伐,造就了这最后的“净土”。”

自西藏第一次被记录后的近几十年间,有着层出不穷的关于西藏题材的电影被不断的送上银屏。而这种现象后果就是人们以一种浮光掠影的观影方式,透过狭隘的视野就去概括所谓的西藏,更鲜有人去探索西藏整体文化的空间建构。如今的西藏已然变成“信仰”,“净土”的象征。而这样的描绘实际上是将主体从其自身日常的情境中移除,使他们变成了盛放外界观众和其所处的历史时空中存在的焦虑、恐惧、欲望和想象的容器。这样说并不是要让一部影片将整个西藏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客观的反映和艺术再现。而是影片本身需要通过从对文化持有者即我者角度和感知观念去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