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8/1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好皮肤科专科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onghe/89ac7.html

投入扶贫资金10.5亿元,建成43个易地扶贫搬迁新村,让户居民搬进了新家……“十三五”以来,红河县发展和改革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脱贫攻坚工作决策部署,以攻坚拔寨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心,认真履行牵头部门职责,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现了搬迁群众的安居乐业梦。年,红河县发改局荣获县级脱贫攻坚先进组织奖;年4月,被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荣誉。

红河县洛恩乡普咪集中安置点

搬出山住下来建设新家园

易地扶贫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头号工程”,也是“五个一批”精准扶贫工程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为扣好易地扶贫搬迁的“第一颗纽扣”,红河县发改局聚焦“六类区域”搬迁对象,以解决生存条件恶劣、自然资源贫乏区域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问题为根本出发点,遵循“群众自愿、政府协调、讲求实效”原则,统筹规划,集中安置,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工作。

“我们把易地扶贫搬迁纳入年度综合绩效考核,全面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顺利推进。”红河县发改局局长刘国甫说。

到安置点了解建设情况

一个个项目的成功实施,让贫困群众搬出深山的梦想成为现实。红河县发改局聚焦“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六类迁出地区,通过“户申请、组评议、村初定公示、乡复核、县审定”的程序进行精准识别,严格认定标准,精准确定搬迁对象,做到该搬迁的一个不漏,不该搬迁的坚决不搬,确定建档立卡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户人,随迁户户人,并分别设计了单人户、双人户、多人户等不同户型,确保了住房面积不突破政策红线。通过4年多的艰辛努力,全面完成43个安置点(分散安置点1个)的搬迁工作任务,涉及11个乡镇,共搬迁户人,入住率%。

红河县三村乡拢玛村集中安置点

住下来富起来过上幸福生活

“只有解决好产业和就业问题,才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贫。”刘国甫介绍,群众顺利搬迁到各安置点后,红河县发改局通过制定产业发展措施,推动稳定脱贫,以“五个一批”计划为主要抓手,注重短、平、快产业帮扶发展,并通过扶贫车间、转移就业、县内就业、光伏扶贫、公益性岗位等扶贫措施,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村民在基地务工

王孟波是红河县三村乡扎么村委会坝茨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年,搬迁到扎么村委会拢玛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他主动参加乡里组织的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用多年打工攒下的积蓄购买了10多只本地山羊和几头猪仔发展养殖业。如今,王孟波养殖山羊40多只、猪18头,还养起了近百只鸽子和鸡,每年光养羊就能为他家带来余元纯收入,一家人过上了幸福新生活。

云南锦泽制衣有限责任公司扶贫车间

在红河县西湖小区易地扶贫搬迁点旁,云南锦泽制衣有限责任公司的扶贫车间里,每天都有近百名搬迁群众在车间里忙碌着;在红河谷库博农业公司的种植基地,来自红河县阿扎河乡鲁布村的马阿书夫妇成为库博农业公司的长期工……

村民在沃柑种植基地里采收沃柑

红河县发改局紧盯就业“造血”这个关键,以红河谷30万亩热区综合保护开发为牵引,推行生态鸡、生猪养殖,食用菌、热区水果种植等产业易地集中种养模式,做到产业扶贫到点到户到人,实现外出转移就业人、从事农业生产人、公益岗位人,建设扶贫车间2个,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

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我们将扎实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强弱项、补短板、提质量各项工作,切实提升各搬迁点的人居环境,以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社会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和基层治理模式,推进系统管理、依法管理、综合管理、源头管理,让搬迁群众过上幸福新生活。”刘国甫表示。

记者:李宁文/图

部分图片由红河县委宣传部提供

责编:赵婧汁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