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7/2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滇南屏边大围山的火碳菌较有名气。吃过了,更觉得名不虚传。难怪有人不叫火碳菌,而叫黑珍珠。捡菌子的妇人火碳菌向往多次听闻火碳菌的美名

火碳菌属众多野生菌中的一种,呈雪白色,被手和其他东西碰到了,立即变为黑色,与人们冬天烤火的栗碳十分相象,故而得名火碳菌。

多年前,曾听屏边人夸当地苗岭上长的火碳菌好吃,吸引了不少国内外游客。我曾跃跃欲试,很想亲口品味一回。然而,事情总也不巧,几次到屏边都因季节不合而让美丽的愿望化为虚幻的泡影。

街上的火碳菌

火碳菌

遗憾与火碳菌的初次邂逅真正吃到屏边出名的火碳菌,是在年夏天。苗岭屏边充沛的雨量浸润着苍翠的苗山,雨后阳光普照,火碳菌等各种野生菌便破土而出,争相展现自己的美丽和青春的生命。山上的火碳菌多了,餐馆里的菜盘子就丰盛了。在屏边小有名气的老满餐厅,我终于了却了品尝火碳菌的心愿。可惜,炒的时候被厨师按习惯随手放了小米辣,我只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小块就罢手了。我很想敞开肚子痛快淋漓地过一回瘾,可叹我多病的胃肠抵抗辣的能力不强,抵御不了小米辣那辣得让人冒汗咧嘴的凶猛烈性。那次虽然只尝了一小块,但火碳菌的美味已沁入我的心脾,时常让我不由自主地忆起。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曾多次有机会吃火碳菌,遗憾的是每次吃都不能尽兴,更不能过瘾。屏边人炒火碳菌,缺了小米辣不炒,少了小米辣不吃,已经形成习惯。我胃肠不好,从不敢惹小米辣,也就没有了享受小米辣炒火碳菌的福气。青椒炒火碳菌痛快与火碳菌的再次相遇年盛夏的一天,我有机会从工作所在地屏边回蒙自和妻子女儿团聚,借机到屏边县城的菜市街上买了一斤火碳菌。卖菌的苗族大妈仁慈又大方,称了一斤后又另拾了两朵放在塑料袋里,还教我洗菌方法。她说,把菌放在塑料袋里,加入清水,提着袋子摇晃一阵,菌上的土就自动脱落了。我匆匆赶回蒙自时,已是下午6点多钟,妻子正炒菜准备吃晚饭。我说炒火碳菌吃,妻子说时间晚了,明天再炒。而我执意要马上亲自炒吃,她只好应允。于是,妻子、我和女儿三人全民总动员,一斤火碳菌分装成3袋,每人提一袋装了水一个劲地摇晃。摇过之后再认真仔细地清洗,很快就洗净用刀划成小块,由我指挥,妻子掌勺,把液化气开到最大,用最大火力爆炒。实质上,非要自己炒吃,主要是怕辣。自己炒不放小米辣,仅放不辣的青椒丝。这样,我就可以尽情地狼吞虎咽了。一斤火碳菌,足足炒了一大碗,一家三口喜滋滋地吃了一回。火碳菌怀念对火碳菌的念念不忘在屏边供职几年,我吃过多次火碳菌,惟这一次是最痛快,最尽兴的一次。没有放小米辣,吃起来就没有任何顾忌。由于吃得多,屏边火碳菌的美味算是被我品出来了。它比奶浆菌、青头菌、米汤菌……要香得多,好吃得多。

大饱了口福后,我除了心里很舒坦和惬意外,胃肠也很舒服,因为火碳菌具有帮助消化,增强食欲特性。

长按上面图片,识别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