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河南省漯河市,河南地图的中间位置。论面积,漯河是河南十八个市中的倒数第二(倒数第一是济源),论经济,漯河是中上等学生。论地理位置,东西南北中的中,物流枢纽,也吸引了很多厂企业(食品厂居多)和物流公司在这里布局。

(漯河卷烟厂生产的沙河烟,城市的水命与生俱来)

漯河,属水。境内有大小河流81条,均属淮河水系。

我们喷空的河流系列聊到的颍河、沙河、澧河均有漯河的故事。郑州作为省会,黄河岸边,全市含郊县郊区才一共有多条大小河流,漯河作为河南市域倒数第二(最小的是济源)的城市,竟也有九九八十一条河流。顺着河流喷空,我们能更好地学习和审视抚养我们的大地血脉。

以前喷空沙河,主要闲聊了沙河在郾城的部分人文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是默默的河流再见证。而河流的见证和缔造,莫如河流交汇之处。古镇、古城、古村落、厚重文明的载体,无不是在河流扼要处、或者河流交汇处。比如我们喷空沙河讲到的北舞渡镇(沙河、灰河),莲花镇(沙河、泥河)、叶县(沙河、灰河、澧河)、鹰城-古应国-滍阳镇(沙河、应水)、不羹国(沙河、汝河)、贾湖遗址(泥河、古贾湖)。其他城市和河流也能找到类似痕迹,今天我们喷空的是沙河澧河交汇处的漯河。

沙澧河段举办国际徒步大赛图

漯河之所以能逆袭郾城,从郾城下辖小镇到郾城之上的省辖市,和水是分不开的。我们从漯河(主要指的是现在市区板块)的发展来一斑窥豹:

商周时期,漯河澧河东岸就开始有人类定居,漯河小镇初见雏形,因滨临隐水(今沙河)故称隐阳城。秦汉属召陵县管辖。南北朝时期,隐阳城改称奇雒城。

隋炀帝大业年间,将召陵县并入郾城县,奇雒城改名殷城,因它紧傍隐水,隐水又名殷水(沙河古名称,有一段时间是颍河。河流有变迁),城随水名。

南宋时,为防洪水及土匪侵害,在殷城周围修筑了寨墙,因隐、澧水在此交汇,寨取名源汇,镇取名上口(又名新寨镇),与东边的下口(今周口)镇遥望相呼应。现在漯河还有源汇区。

  元代,因沙澧河相汇处,河湾状似海螺,将上口镇更名为螺湾河镇。《郾城县记》记述:“沙澧二河在镇西北汇流,形似螺,因此名湾为螺,地以湾名。”《中国地名大辞典》曰:“螺湾河,在河南省郾城县东,名螺湾渡。”《清一统志》曰:“澧河自县东南螺湾渡北流合沙河,今京汉铁路经之。”

市区沙河上的清朝镇河牛

由于这里双河汇流,舟楫便利,东通于海,西达于山,南北陆路畅达,故商旅群集,百货荟萃。楚汉、冀鲁、山陕商贾,云集于此,进行物资交流。

明永乐年间,郾城知县王季立,曾作《螺湾买棹》诗咏之曰:“沙河东流碧,螺湾汇双河。舟行此焉薄,估客南来多。江淮百货萃,此处星辰罗。木棉茧如雪,收入云间梭。”由此可见其繁华之一斑。

沙河船运的老照片

  明嘉靖三年(公元年),山东定陶进士乔迁任郾城知县,认为“螺”字用于地名不雅,遂把改“螺”为“漯”(山东有古河流漯(ta)河)。关于古漯(ta读音踏)河,我们另外一篇文章喷空。先学习一个多音字,漯(luo,ta)。

清末,京汉铁路在这里修建车站,取名漯湾河车站,因名称字多,为便于书写和称呼,省略为漯河车站,漯湾河镇也随之称漯河镇,属郾城县。

沙河边的泰山路,历史上叫牛行街,是漯河畜牧在全国闻名的历史亮点。

牛行街,顾名思义是牛马买卖的地方。在机械化没有普及的年代,牛马是重要的生产工具。从清末、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后的30多年,牛行街一直是漯河的重要经济支柱。年牛畜交易量近26万头。年6月27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划分,全国六大牲畜市场把漯河放在首位。各省市上点岁数的农民兄弟很多都知道有个漯河牛行街,当年是全国性的交易平台,全国第一牛市,类似现在的糖烟酒会、广交会、郑交会(交易博览会)等。

牛行街老照片,来自网络

要用小火车运送各地交易的牛

历史上牛的交易枢纽

据说是七八十年代的火车站

因水而居,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沙、澧、漯、河、源、汇、颍几个字都带水。甚至俗称“漯河镇”为“河上街”。现在漯河市区专门建设了河上街古镇。在路名上,漯河市区的规划命名也遵从东西多为水、南北为山的规则(郑州也有类似)。尤其体现在新城新区建设上。已实际命名及公布命名计划的就有:长江路、海河路、辽河路、黄河路、漓江路、牡丹江路、湘江路、滨河路、红河路、汾河路、龙江路、清河路、颖河路、桃江、银江路、章江路、秀水河路、平溪路、嫩江路、澎湖路等。

(年夏,喷空小伙伴、爱好山水地理的朋友们调研漯河沙河、北舞渡古渡口等)

一个小城市的文化,是如何被水所感染,所铭记。不仅仅只是一种传统的河流命名,相信漯河人民至少是政府执政者内心是对水城骄傲的。以前我们喷空过,郾城、古郾国、奄,曾经短暂做过商王朝的都城(争议的学术问题)。祖上也是阔过的,水文化在这里得到不断地挖掘、利用、保护和传承。

沙澧河交汇于市区

-年,河南全省18地市河流治理满意度排名,漯河居第一。年第一季度全省河流水质排名,漯河第一。年第二、第三季度的河南城市河流水质两次排名中,第一是鹤壁市淇河、第二是许昌市护城河、第三是漯河市沙河(以上三城市三河连续蝉联前三名),山青水秀的信阳(浉河)才排到第十位。年,漯河是河南宜居城市前五名。

漯河人民在水乡建设、生态建设上下了真功夫。这也表现在漯河地产房价上,漯河已经成为河南重要的宜居城市、养老生态城市。

漯河不但源汇双流成其水城繁华,还发源两条河流。

大自然的神奇所在。一般河流的发源地,要么是冰雪山麓,融化之水,要么是多山之地,涵养之水,百溪汇聚。要么是大河大山的渗透或者雨雪的汇集。而在漯河,一爿平原之上,也会无缘无故地出来那么一股泉水,涌成为一条河流。

发源漯河的河流叫“汾河”,和山西那边的汾水同名。名字背后还真可能有关系,以前另外文章喷空中提到的古郾国的搬迁再分封,或是郾国先民带去了老家河流汾河的纪念,或有了山西河流之“汾”名,资料有限,段子也好知识也好,仅喷空。

汾河(上游)与下游较大干流泉河合称为汾泉河。正如沙河又可称为沙澧河、颍河又可称为沙颍河。

汾(泉)河发源于漯河郾城区的召陵岗罗鼓泊,亦名汾沟、粉河、小汝水。罗鼓泊从名字上看就是一个水洼小湖。汾河流经商水县、项城县、沈丘县,在沈丘县老城西有泥河汇入,汇口以上河长公里,流域面积平方公里。汇流后称泉河(全河流叫汾泉河),又经安徽省临泉县等在安徽境内汇入颍河。

汾(泉)河预估是地下泉水、水流暗河的交错后的涌出。大地之下,血脉相连,沙河、澧河、颍河等流在大地的表面,而河床之下,以及千百年来各种故道干沟洪水的交织,河床之下是怎样个脉络穿插,彼丰此枯、你盈我济的关系。

河流交织示意图,来自网络

在漯河南还有一条发源漯河本地的河流黑河,也一路浩浩汤汤在周口项城汇入了汾泉河。

汾泉河的功劳:

商水县汾河上开发有“商水县白鹭森林公园”。包括62公里长的汾河干流及27公里长的青龙沟、22公里长的枯河,8公里长的高底河等支流,总面积亩。商水县白鹭森林公园始建于年,拥有森林总面积2万多亩,林木总棵数多万棵。河水清澈,林木繁茂,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吸引了30多种鸟类在此栖息,其中有白鹭1万多只。下游安徽阜阳有个临泉县,就因为北临泉河(汾泉河干流)而得名。

因水而兴、因水渡口、因水成城,众水汇流之地。平原之城,能自己再孕育发源几条小河流(流程还不短),再孕育出很多故事,漯河怎么不能说是天生水命,命格满水,水盈生金之地。最后加一句,喷空小编籍贯是漯河,对这片地儿充满着情感乡愁和少年回忆。

最好的传承是文化(文明是状态,文化是表现),最好的读书是历史。一切人文皆水文,山水地理是人类文化(文明)的原始出发点和见证者,河南有4大水系多河流8大湖泊9大山脉7万多座山多个乡镇多个村落,喷空系列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