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1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初期白癜风能不能治好 http://pf.39.net/bdfyy/zqbdf/170908/5683025.html

红河县人民法院始终立足审判执行工作实际,结合地方民族特点,积极推进民族团结和进步,为构建平安红河、法治红河、和谐红河提供了坚强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以审判执行工作为载体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红河县是一个以哈尼族为主体民族的国家级边疆民族特困县,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4%,其中,哈尼族占全县人口的75%。红河县人民法院结合红河县的县情,积极探索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中的作用,实现创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在各业务团队设置资深少数民族法官及审判辅助人员,负责对少数民族来访群众及当事人的接访、立案、审理、执行等工作,确保来访少数民族群众及当事人与法官语言交流畅通,审判执行工作流程顺畅,有效提升司法服务质效。把审判平台搬到田间地头,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零距离的诉讼服务。针对边疆少数民族文化水平低、法治意识淡薄的现状,红河县人民法院以巡回审判的形式,组织少数民族法官到案发地就地开庭、就地审理、就地调解、就地开展法律释明,努力提升了少数民族群众依法维权意识。充分利用善良的民风民俗化解社会矛盾。对发生在少数民族村寨的婚姻家庭、相邻纠纷等案件,法官们总是召集村寨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一同参与调解、一同参与做工作,对好的民风民俗积极鼓励倡导,最终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以强制执行措施提升群众守法意识。对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被执行人经做工作不履行的,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既维护法律的权威,也敦促被执行人树立守法意识,提升群众的守法用法意识。

以法治宣传教育为平台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红河县人民法院始终把法治宣传作为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的有效途径,充分利用节气日节点到群众身边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的法治意识。三年来,以巡回法庭、模拟法庭、法制宣传等宣传形式,进乡镇、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为主,到迤萨镇、甲寅镇、洛恩乡、西山社区、红河一中、二中、乐育中学、洛恩中学等地,邀请乡镇工作人员参与案件旁听25件。以“典型案例教育”为目的,根据案件类型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相关人员进行旁听,累计开展45件。共计人次参与旁听,真正起到“审执一案、教育一片”的法治宣传效果。全院21名干警分别担任各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校外辅导员,针对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学生,量身为中小学生讲授法治教育课;接受群众法律咨询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余份;在“12·4”宪法宣传日暨公众开放日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相关部门人员走进法院,了解了法院案件的办理流程和法官的日常工作内容,感知了宪法法律的神圣和权威。

以落实精准扶贫政策为举措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红河县人民法院严格按照县委政府的要求认真落实精准扶贫工作,把党的扶贫政策宣传到了哈尼族群众的心里,把党的关怀送到了哈尼族群众的身边,使偏远地区的哈尼群众更加坚定了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

按照“挂包帮、转走访”的工作要求,三年来,多次组织全院干警开展入户走访、遍访、回访,与农户广泛开展交心谈心,积极出资对各自帮扶贫困户每户资助元共计3.9万元,表达了干警对扶贫挂钩联系户的关心。积极开展助学扶贫,对考取本科、专科、中专的草果村委会贫困学生每人每年按元、元、0元标准给予资助,累计资助12万元。筹措15万元支持草果村发展产业及草果村党总支电子信息标准化建设。通过现场调研指导精准扶贫工作,解决村委会办公配套设施、人畜饮水修缮、农田水沟修复等累计筹措资金、物资30余万元。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给予草果村委会作咪村每户补助元共2.5万元用于建盖猪厩;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办理免交诉讼费元。

来源:红河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红河县人民法院

责编:普薇

实习生:李泽琳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