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5/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彩云之南古城美,撒玛坝乐作舞醉,满城传来多声部音乐,一幕落花月夜。”一曲《云上撒马坝》,唱尽了红河县之美。世界连片最大的撒玛坝梯田,一座马背驼来的迤萨古城,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红河流经县城北部而得名的红河县,哈尼族、彝族、傣族、瑶族以及哈尼族的支系奕车人在这里世代居住,璀璨的梯田稻作文明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在这里闪闪发光。

依托自身的丰富资源,近年来,红河县把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擦亮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块金字招牌,致力于让游客感知自然生态之美、民族文化之美、人文特色之美,以生态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   

遗产重焕生机绽放文旅魅力

朝阳初升,晨雾散尽的撒马坝梯田,一眼望不到头,蜿蜒连绵的层层梯田在阳光的照耀下泛起粼粼金辉。梯田边,一人主唱、众人帮腔的哈尼多声部山歌在山间此起彼伏,与周围的云海、森林、村庄共同构成了一幅绝美画卷。

撒马坝梯田是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全球最大面积的连片梯田,总面积1.6万余亩,多级梯田,最低海拔米,最高海拔米。据史料记载,红河县境内的梯田为宝华乡落恐土司第一代吴蚌颇率开垦的哈尼梯田,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祖祖辈辈在梯田边耕种劳作,红河县民间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元素极为丰富,衍生出了器乐、民歌、舞蹈等多样的艺术形式。”红河哈尼梯田文化传承学校,红河县文化馆馆长李白章介绍,漫长的历史更迭,不少民族原生态歌舞也随着梯田文明的产生而产生,并随梯田稻作文明的发展不断得到完善,传承如今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哈尼多声部、乐作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仅于此,目前红河县共申报完成非遗传承人84人,有《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乐作舞》两个国家级保护名录;有《哈尼族服饰(奕车)》《傣族传统制陶技艺》等传统文化保护区省级保护名录5项;有《仰阿娜》《竹编工艺》等州级保护名录5项。

“随着撒马坝梯田的声名鹊起,红河县的民族文化也得到了更多的   

坚守生态净土共享农旅芳香

哈尼梯田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是彰显红河县各族人民勤劳与智慧的农耕文明奇观。而近年来红河县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推进红河谷30万亩热区综合开发,则又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生理念在红河县的又一生动体现。

从红河县往西,在干热河谷的崇山峻岭之间,有着4.1万亩绿波荡漾、瓜果飘香的“百果园”。谁也无法想象,仅在6年前,这里还是沟壑纵横、植被稀疏的荒凉河谷地区。

因为特殊的地理区位,红河干热河谷虽光热资源充足,但由于干旱缺水,长期以来这里土地利用率极低。年8月,通过招商引资,红河县引进了库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从基础设施做起,以村、组、户为单位,先后签约流转土地4.1万亩,做规划、坡改地、修路、架管道,从数十公里外的阿姆山清泉引流灌溉,建成数百公里高效节能的自压式滴灌管网,建成大大小小50余个储水池,初步解决了灌溉用水问题。

同时,红河县还积极推进俄垤水库扩建工程前期工作,有效提升区域供水能力,解决用水供需矛盾,为更大面积的红河谷热区开发提供有力保障。目前相关工作正有序推进,水库建成后将覆盖迤萨、甲寅、宝华、乐育、浪堤、大羊街6个乡镇,迅速提高项目区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过去在山顶上,满眼都是荒山荒坡,风刮得人都站不稳。”库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学明说,随着结构性缺水情况的改善,如今公司规划的生活休闲区、果园景观区、绿色涵养区、规模种植区、生态养殖区和加工交易区6大区渐渐成形,曾经的干热河谷披上绿装,荒山变成了“百果园”。

生态红利的释放不仅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也极大地助推了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因为土地流转租金、基地就业和务工、合作社投资效益等收入,河谷地区周边村寨数千人因此受益,不少曾经的贫困村成了“幸福村”“示范村”,家家户户骑上了摩托,建起了新房。

“为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让更多老百姓从绿水青山中获益,我们将农旅融合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让游客不仅可以在撒马坝看梯田,到迤萨古城读历史,来到库博也能尝水果、吃长街宴、赏星空。”何学明说,在现有基础上,公司将进一步完善酒店、客栈、农家乐等基础设施,布局生态游、乡村游、观光游、农事体验游等业态,和周边村寨民族文化旅游连点成线,让基地真正成为景区,实现“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目标。

山更美、水更清、民族特色愈发鲜明,近年来红河县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凸显,森林覆盖率达57.27﹪,负氧离子年均值高达个/cm3,空气质量指数(AQI)年均值为47,空气优良率达99.2%;气候舒适期长达8个月……“中国候鸟旅居小城”“中国最佳养生旅游目的地”“中国天然氧吧”等荣誉的获得,就是近年来红河县坚持“生态立县”,以农旅融合实现绿色崛起的最佳注解。目前红河县正聚力发展集观光和民俗体验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提升县域康养旅游品质,打造人人向往的“健康生活目的地”。

云南网记者黄翘楚摄影报道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