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听,红河的响声 民族团结进步 红河县中西医结合奏响群众幸福健康曲 民族团结与进步,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旋律,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医院始终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把“弘扬民族精神、呵护群众健康、构建医患和谐、促进民族团结”作为立院思想,并坚持“中西医并举、开创发展新局面”的发展思路,为全县各族群众奏响了一曲曲幸福健康交响乐,年成功创建成为州级医院。 该医院始建于年6月,建院初期,是一幢建于清朝末年()的土木结构房,面积为平方米,座落在县城南门街深巷内,交通不便,购药靠人背肩挑,条件极为简陋,于年12月整体搬迁至红河县迤萨镇北门街,位于县城中心,占地面积平方米,业务用房平方米,总投资万元。 目前,医院编制床位49张,实际开放床位49张,在职职工78人,在职在编31人,少数民族职工53人(其中包括哈尼族、彝族、傣族、壮族、苗族、瑶族、汉族等7个民族),占总数的81.5%,是一所以中医为主,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医院。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该医院不断创新与发展,基础设施、设备配置及服务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截止目前,该医院拥有了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R等医疗设备。据了解,医院的特色科室,配置设备有蜡疗机、熏蒸机、牵引床、干挠电、深层肌肉按机等,开展诊疗项目有蜡疗、局部熏洗、牵引、干挠电治疗、推拿、艾灸、中药贴敷、耳穴压豆、电针、中频、红外线治疗、拔罐、中药封包等等。 近年来,该医院始终以创建活动为载体、以维护民族团结为基础、以共同进步和发展为目标,组织干部职工结合业务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推进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作为凝聚人心、共同做好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保证,为民族团结工作注入了新的内涵,积极为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和全县医疗卫生做好服务工作,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进一步巩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在医疗服务工作中,把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同做好医疗服务工作结合在一起,与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结合起来,推选出民族团结示范岗,每一个示范岗都配有少数民族医务人员,她们不仅是患者的导诊者也是患者的贴心人,服务热情且周到。遇到不懂汉语的病人就使用民族语言沟通,遇到行动不便的患者,她们还会搀扶或者亲自把患者送到就诊科室,解决各族群众看病就医语言难题。 住院收费医院的示范岗,都配有少数民族工作人员,以便少数民族群众沟通交流。并且,为方便群众就医,目前实行了一站式结算,患者医保报销可以在出院时一站式办结,建档立卡患者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同时,全面取消了药品和耗材加成,极大地减轻了各族群众的医疗负担,加深了汉族与各族人民血肉相连、唇齿相依、情同手足的民族感情,自觉维护了民族团结,与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局面。 另外,自创建医院以来,该院领导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召开职工大会,就有关工作研究安排部署,及时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党支部书记为副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实施方案,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部署;且坚持把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教育结合起来,抓好宣传,积极利用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实施方案和相关政策、悬挂宣传标语、组织医护人员先后到小花园、敬老院发放宣传单、义诊等形式开展宣传,年共开展服务活动余人次。 与此同时,该医院通过开展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构建了医患和谐,促进了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不仅增强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编辑:木荷许阿花编审:王桥银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ZUFLAOQZAOLHUAQMIQCUQGAOFTAOQTIYIFSIIQ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邮箱:xsdhhxmz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