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癜风的原因 http://m.39.net/pf/a_7189490.html 「本文来源:云南网」 原标题:红河县三村乡:党建引领“望、闻、问、切”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红河县三村乡坚持党建引领,借鉴中医之法,以“望、闻、问、切”之道,“观气色、听声息、问症状、摸脉象”,通过四种方法找准病根,对症下药,努力将三村乡建设成为“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党建强”的特色乡。 “望”表知里察实情 把情况“查”出来 三村乡党员干部在党委书记的带动下走出办公室,到田间地头逛一逛,掌握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到农户家里走一走,了解农户家庭生活状况以及生产情况;与明白人、带头人聊一聊,听取他们对乡村振兴“人才篇”、“领头雁”的意见建议。通过“望”,望到了关乎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以及清楚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望到了农业技术不高、公共服务不足、乡土人才流失等深层次问题;望到了察颜观色、看群众“脸色”行事的本领。从而理清工作思路,探索出党建引领的一条“造血”式乡村振兴道路。 “闻”声知意听心声 把民意“听”出来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三村乡党员干部深入村庄,外地干部也是在自学哈尼话,积极做到会说一点,会听大部分,运用乡土话,与群众同坐“小板凳”、同喝“大碗茶”,心贴心、面对面、零距离沟通交流,让群众把心中苦水倒出来。党员干部的耳朵是基层民意最好的“听诊器”,“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通过多听“逆耳之言”、听出“弦外之音”,真正把村情民意“听”出来。同时,各级党员干部深入了解群众的诉求,将群众的操心事当成自己的分内事,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建立良好党员群众关系,开创出乡村振兴新局面。 “问”计于民理思路 把农民“拉”进来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村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不是闭门造车,而是通过召开党群大会,通过党史学习教育,通过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支部活动问计于民,从群众当中找出路、找想法,“当局者”更清楚自己所需。党员干部用好“问”,为三村乡找出了更为接地气的乡村振兴之法。 “切”中要害解难题 把对策“谋”出来 俗话说“打蛇打七寸”“牵牛要牵牛鼻子”,三村乡通过“切”把准自身发展的命脉,谋划解决问题的对策。在党建引领下,三村乡大梁子下寨乡村振兴示范村庄建设、茶叶加工厂建设扩建等为民项目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党建引领的社会治理,促使三村这个独特的哈尼族、汉族等多民族世居地区的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党建引领的人居环境提升,脏乱差变成洁整好、人畜同居变为人畜分离。党员干部“切”中了三村发展的要害,通过集思广益乡村振兴之策也渐渐浮出水面。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乡村要得到振兴必须民富、民乐、民正,要民富、民乐、民正离不开党的领导。红河县三村乡坚定党建引领的步伐,持续运用好“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之法,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车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