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乐人类学导引》 作者:管建华 著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04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当代音乐人类学领域的一部重要理论著作。作者阐释了音乐人类学的含义,追溯了音乐人类学的历史,论述了音乐与社会文化结构相融的关系,并运用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对当今的全球音乐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评述;与此同时,作者将音乐教育放在人类文化整体发展的层次上来思考。这种开阔的研究视野既是对以技巧为重的西方音乐文化的一次重新审视,又引导人们从更广阔和深入的角度来理解人类音乐文化的内涵。 作者简介 管建华,现任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副会长,《音乐教育》杂志主编。年获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年任教授。年获文化部区永熙优秀音乐教育奖。 目录······ 序序二第一章 什么是音乐人类学一、什么是人类学二、人类学的历史及流派三、音乐人类学第二章 音乐人类学的历史一、早期比较音乐学 二、音乐民族学三、梅里亚姆的音乐人类学四、当代音乐人类学及其发展五、音乐民族学在中国第三章 音乐概念与行为一、音乐概念二、身体行为与语词表达行为三、社会行为:音乐家四、习得行为五、创作过程第四章实地考察与实验室工作的方法与技术一、实地考察的基本理论二、音乐产品录音与记谱研究三、影视人类学与音乐人类学第五章 音乐与社会文化结构一、音乐的运用与功能二、音乐生活的社会文化结构基础三、歌曲风格与社会文化结构四、社会中的音乐社团与音乐家第六章 音乐文化历时与共时的研究一、音乐文化分析的方法论二、音乐文化历时的研究 三、音乐文化的地理学研究四、音乐共性的研究五、比较音乐的研究六、主位和客位的研究第七章音乐的文化美学、心理学和哲学的研究一、与西方音乐美学有别的文化美学研究二、音乐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三、音乐与文化人格的研究四、音乐与文化哲学的研究五、艺术及符号与文化人类学第八章 音乐文化变迁的研究一、文化变迁的研究 ……第九章 应用音乐人类学附录一 音乐人类学家简介附录二 参考文献目录附录三 文化研究与音乐人类学附录四 全球殖民时代与后殖民文化批评时代——中西音乐文化交流的定位 二、《音乐人类学导引》 作者:管建华著 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1 三、《音乐文化人类学》 作者:萧梅、韩钟恩著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11月 页数:页 四、《音乐人类学论纲》 作者:熊晓辉著 出版社:贵州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音乐人类学的概念与定义、音乐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与学科观、音乐人类学的理论探索、城市音乐人类学等七章内容。 五、《音乐人类学》 作者:艾伦·帕·梅里亚姆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译者:穆谦出版年:-4页数: 内容简介······《音乐人类学》来源于我十五年间的思考以及同文化人类学和民族音乐学领域里的同事和学者们的探讨。文化人类学和民族音乐学这两个学科之间的分界线常常并不清晰,或许本该如此。关于人类学并没有什么需要解释的,因为它的内容相当清晰,目标也至少界定适度。 目录······ 前言第一篇民族音乐学第一章民族音乐学的研究第二章迈向民族音乐学理论第三章方法与技巧第二篇观念与行为第四章观念第五章联觉与交感第六章身体行为和言语行为第七章社会行为:音乐家第八章学习第九章作曲的过程第三篇课题与成果第十章对歌词的研究第十一章用途与功能第十二章作为象征行为的音乐第十三章美学及各种艺术间的相互关系第十四章音乐与文化史第十五章音乐与文化动态参考文献译者后记 六、《音乐人类学:历史思潮与方法论》 作者:汤亚汀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副标题:历史思潮与方法论译者:汤亚汀出版年:-9页数: 内容简介······《音乐人类学:历史思潮与方法论》近50篇文章分十四章,按照“定义与现状”、“历史与思潮”、“程序与方法”和“运用于领域”四辑及“附录”编排,每一辑都有一个“概述”提要性地总结该部分所设计的核心问题和理念。如此,作者以横向结构性的方式比较全面地将音乐人类学在近15年间所发生和发展的状况以及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纳入其中进行了展示。《音乐人类学:历史思潮和方法论》是作者年至年间撰写和编译的论文和文章,余页约45万字的著述不仅是他本人涉足音乐人类学领域的重要学术成果的汇集和总结,同时也是该领域的学术动态在国际和国内的实时体现和反映。 目录······ 序言:学术改变观念、学科改变人生 第一辑定义与现状 第一章学科定义与名称 Ethnomusicology:释义和译名 第二章学科现状与倾向 1.西方民族音乐学近十年研究倾向--系统分类与定量分析 2.民族音乐学最近二十年的方向 3.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民族音乐学学会历届年会议题简介 4.年民族音乐学论坛:谢勒梅专题报告解读 5.从设菲尔德到勒芬--CHIME和IMS年会小记 6.走向现实生活的世界音乐 第二辑历史与思潮 第三章历史思潮概述 西方民族音乐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 第四章人类学整体分析模式 1.赖斯的整体模式 2.关于重建民族音乐学的模式 第五章主位与客位的分析模式 民族音乐学主位与客位研究的理论问题 第六章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分析模式 1.音乐分析:语言学模式的兴衰 2.内特尔的结构主义人类学倾向 3.文化符号语义认知--纳蒂埃《音乐与话语,关于音乐符号学》述评 第七章后现代思潮 1.《专题论丛:音乐实践的描述与描述的实践》评述 2.西方民族音乐学的后现代主义宣言--《音乐实践的描述与描述的实践》评介 3.社会性别与音乐 4.族群性,认同与音乐 第三辑程序与方法 第八章方法概要 西方民族音乐学方法论概要 第九章乐器学 1.西方民族音乐学之乐器学 2.《旧约》乐器译名辨 第四辑运用与领域 第十章城市音乐人类学 1.西方城市音乐人类学理论概述 2.西方小音乐文化比较研究中的新概念 3.音乐的流动景观与家门口的民族音乐学--读谢勒梅新著《声音景观:探索变化中的世界的音乐》 4.英国东北部的民间音乐生活 第十一章历史音乐人类学 1.希伯来音乐仪礼向一神教的进化--一种文化内旋的过程 2.上海犹太难民社区的音乐生活 3.现代性论域中的上海租界音乐文化:制度机构,公共领域与文化表征 4.从中国古琴研究看历史的相互依存 第十二章音乐人类学与西方音乐史研究 1.《莫扎特以及对西方文化的民族音乐学研究》评介 2.欧洲音乐的同一性与多样性 3.《波吉与贝丝》述评 4.希望,回忆,重复:《图兰多特》新见 第十三章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 1.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 2.从多元文化的角度看西方四大音乐教育体系 3.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学 4.论斯旺尼克的《音乐,心理与教育》 5.教育中的世界音乐:理由,方式及内容 第十四章音乐人类学在中国 西方民族音乐学思想对中国的影响:历史与现状的评估 附录 1.Ethnomusicology:年代以来的十种新趋势 2.年英国民族音乐学书目排行榜 3.乐器学辞典条目 (1)乐器学、乐器分类学(《新格鲁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 (2)乐器学(《古今乐典》) (3)乐器学(《新哈佛音乐辞典》) 4.世界音乐历史中的西方影响 (1)世界音乐史的四个时代 (2)音乐学校 (3)通俗音乐 5.美国当代四种音乐教育模式:教学风格与课程规划 (1)雅克一达尔克罗兹教学法 (2)柯达依教学法 (3)奥尔夫教学法 (4)综合音乐感教学法 后记 七、《音乐人类学的视界》 作者:管建华编译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年:-2页数: 内容简介······《音乐人类学的视界》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音乐人类学全球文化视野研究的部分状况,如音乐变迁研究,比较音乐研究,音乐美学研究等。这里收录的编译文大致可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研究音乐文化的世界性变迁。第二部分,我们可以看到从比较音乐学到音乐民族学、再到音乐人类学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人类对其音乐的认识和理解在广度和深度方面的不断扩展。第三部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不同于西方音乐美学体系的音乐文化美学表述,非洲的,亚洲的音乐文化美学对音乐美学基本原理的重新认识,以及对各种文化音乐美学的共性和特殊性的理解与认识,为世界音乐的美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第四部分,我们可以从《音乐学的性质》、《音乐学的方法》、《西方各国的音乐学传统》了解西方音乐学领域的研究,可以此对照音乐人类学在学科性质、方法以及视野相对于音乐学学科的发展。第五部分,我们可以看到西方专业音乐创作在其直线逻辑发展中所遇到的困境,这也反遇了后工业文化时期以西方为主流的音乐文化与创新实验音乐在认识上的矛盾倾向,以及创新实验音乐的东方化倾向。第六部分,我们可以看到音乐人类学理念对国际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的历史贡献。 目录······ 第一编世界音乐文化变迁的研究 世界音乐变迁的研究 --疑问、问题和概念 音乐变迁研究理论和方法的一些问题 西方音乐影响世界的研究 亚洲传统音乐的表演及创造性 亚洲音乐变迁的研究 全球化中世界音乐的本土性 跨文化音乐关系的新发展 文化变迁中伊拉克音乐身份的维护 文化变迁中音乐的纯洁性 第二编音乐人类学原理的研究 比较音乐学和音乐民族学的界定 --一种历史的、理论的透视 音乐学家与音乐人类学家的对话 音乐共性的研究 应用音乐人类学的研究 芬兰民间音乐的研究与音乐人类学 第三编音乐人类学的美学研究 音乐特殊性与共性的美学 阿拉伯音乐美学即兴演奏 美学与印度音乐 音乐人类学研究的美学层面 第四编音乐学的研究 音乐学的性质 音乐学的方法 西方各国的音乐学传统 第五编后现代音乐研究 现代音乐的痛苦 开放曲式 后现代音乐 第六编音乐人类学与音乐教育研究 音乐教育面向未来 --为生活促进音乐 音乐人类学与世界音乐的教学 音乐教育历史性的聚会 富丽而珍奇 --音乐的根基与变迁的传统 正规教育制度中的音乐文化传播 22届国际音乐教育学会阿姆劳动保护特丹大会开幕词 八、《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音乐教育:约翰·布莱金思想研究》 作者:刘咏莲著 出版社: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09 内容简介······ 《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音乐教育:约翰·布莱金思想研究》内容简介:英国著名音乐人类学家约翰·布莱金(-),从音乐人类学的视角出发进行非洲音乐的研究,而成为一位对音乐教育和音乐人类学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有影响力的人物。在布莱金的早期学习生涯中,他的梦想和追求是成为一名古典钢琴演奏家。但是他通过对人类学学科的学习以及他对非洲音乐的接触,尤其是他对南非北部德兰士瓦的文达族群长达22个月的实地考察,使他发现了异文化的“与众不同”,并使他最终成长为一名音乐人类学者。 约翰·布莱金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儿童从整体上学习复杂音乐的倾向的观察,从而挑战了“完全正确的程序”的观念;通过对文达儿童音乐表演的观察,确定了身心关系的重要性,提供给教师发展学生音乐性(而最终是对音乐的理解)的手段,即使耳、脑和身体的互相融合;通过对舞蹈人类学的研究以及音乐与舞蹈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进一步证明了以动作和肢体反应作为音乐理解主要成分的教育学方法;通过他早期对文达儿童音乐的观察而建立了他对音乐教育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以及他对在学校中设立世界多元音乐文化课程的倡导,发出了对“世界音乐的最早呼声”等。 目录······序前言第一章约翰·布莱金其人第一节虔诚的基督文化的教徒——在基督教音乐摇篮中成长第二节走向异文化——马来西亚与南非的遭际与田野工作第三节大学的教学与学术研究——在学术世界中第二章《文达孩子的歌》中的非洲文达儿童音乐教育研究第一节《文达孩子的歌》的主要内容第二节音乐在非洲儿童文化中的意义第三节对非洲文达儿童音乐与女童启蒙学校的考察研究第四节非洲文达儿童音乐教育观——文达模式第三章《对所有音乐的一种常识性观察》中的世界音乐的平等观第一节《对所有音乐的一种常识性观察》的主要内容第二节世界音乐平等观视野下的南非黑人音乐第三节世界音乐平等观视野下的民族、民间音乐研究第四节对世界音乐的最早呼声与见解第四章舞蹈人类学和音乐生物学研究第一节对舞蹈人类学的研究与基本观点-第二节对音乐生物学的研究第三节音乐演奏及其所反映出的生物学问题探究第五章《音乐、文化和体验》中的音乐作为文化体验第一节《音乐、文化和体验》的主要内容第二节音乐文化体验的基本概念第三节音乐文化体验观第六章约翰·布莱金音乐人类学思想对西方音乐教育学科的贡献第一节走出自我中心第二节对非洲儿童音乐教育的 1 壹、印尼前伊斯蘭時期的歷史發展 2 貳、伊斯蘭宗教的傳入 8 叄、西方文化的介入 11 肆、印度教/佛教對印尼音樂文化的影響 14 伍、伊斯蘭教與傳統印尼音樂文化的影響 18 陸、基督宗教與傳統印尼音樂文化的影響 25 第二章 正統伊斯蘭教與印尼蘇菲主義的宗教音樂態度 31 壹、印尼對「音樂」一詞的觀點 33 貳、《古蘭經》與伊斯蘭聖訓對音樂的態度 36 叄、遜尼教派、什葉教派與蘇菲到團的宗教音樂觀 39 肆、印尼伊斯蘭蘇菲主義的音樂態度 48 第三章 伊斯蘭傳統宗教唱誦:叫拜文與古蘭經 57 壹、伊斯蘭禮拜儀式 58 貳、中爪哇叫拜文唱誦 64 叄、中爪哇《古蘭經》唱誦 71 肆、中爪哇《古蘭經》唱誦活動 89 第四章 宗教冥思與音樂 99 壹、伊斯蘭蘇菲道團宗教冥思 貳、伊斯蘭宗教冥思中的音樂使用 叄、中爪哇地區蘇菲迪克爾宗教活動 肆、迪克爾儀式的內容與演唱方式 伍、身體節奏的律動及其宗教意涵 第五章 中爪哇宮廷傳統宗教音樂、舞蹈與戲劇 壹、印尼中爪哇宮廷--日惹蘇丹王宮 貳、印尼中爪哇宮廷對密契主義的呈現 叄、塞卡蒂甘美朗 肆、貝達雅舞蹈 伍、伊斯蘭戲劇 第六章 伊斯蘭宗教詩歌 壹、宗教詩歌演唱內容 貳、宗教詩歌常用樂器及其伴奏方式 叄、宗教詩歌創作 肆、宗教詩歌演出場合 第七章 爪哇伊斯蘭宗教音樂西化與現代化 壹、印尼社會的現代化發展 貳、印尼伊斯蘭宗教唱誦傳播方式的變遷 叄、印尼伊斯蘭蘇菲宗教音樂的流行化 參考書目 二十四、《神圣的娱乐:中国民间祭祀仪式及其音乐的人类学研究》 作者:薛艺兵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副标题:中国民间祭祀仪式及其音乐的人类学研究出版年:页数: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宗教人类学与音乐人类学跨学科的理论著作,也是该学科领域第一部宏观研究中国民间祭祀仪式音乐的中文专著。全书36万文字(附图片、谱例、参考书目),分为上、下两篇,年3月由中国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 上篇(1-3章)综合了西方宗教人类学和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一百多年来有关仪式理论的重要论点,结合中国古代仪式的例证,在前人的基础上,从新的视点,对仪式、仪式音乐、祭祀仪式及其音乐进行了多角度解释,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理论见解,对仪式和仪式音乐的宏观研究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这两套体系作为全书的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被运用于下篇对中国民间音乐祭礼的个案研究和比较研究中。下篇(4-9章)是运用上篇提出的理论与方法对中国民间祭祀仪式和仪式音乐实例的具体分析和比较研究,注重两个学术取向:其一是寻找特定祭祀仪式中音乐的行为结构和形态结构与特定人群、特定社区的社会文化结构之间可能存在的对应关系;其二是根据这种对应关对中国民间音乐祭礼进行社会文化类型的划分。本书选择了中国以下五个不同地区的五种不同类型的民间音乐祭礼作为典型实例进行分析、阐释和比较。即:(一)部落型祭神乐舞——青海同仁六月会仪式;(二)宗族型音乐祭礼——广东潮州拜老爷仪式;(三)乐社型音乐祭礼——河北冀中坐坛仪式;(四)雇用型音乐祭礼——香港新界太平清醮仪式;(五)庙会型音乐祭礼——福建泉州天后庙会和河北易县后土庙会。通过五种民间音乐祭礼的综合比较,中国民间音乐祭礼充分显示出“神圣的娱乐”的本质特征。 作者简介······薛艺兵,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 二十五、《国家视野下的民间音乐:花儿音乐的人类学研究》 编著者:萧璇副标题:花儿音乐的人类学研究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年:-2页数: 内容简介······《国家视野下的民间音乐:花儿音乐的人类学研究》编著者萧璇。 本书试图在田野经验和文献考证中把握中国民间音乐“国家化”的历史脉动,论述花儿之于信仰体系、两性婚恋、日常生活的意义;并从民间宗教、族群音乐文化借鉴、国家政策、知识生产、民间音乐商业化等多个角度分析了花儿这一民间音乐形式的内涵,特别讨论了国家如何把花儿演唱整合到庙会中,国家通过屯垦、移民加强对西北边疆的控制所造成的汉、藏音乐的融合,以及现代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国家对花儿的再造。 笔者通过“礼”与“浪”、日常与节庆、官府与民间、国家与地方、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互动与张力来解读花儿的历史与当下生境,实为强调前者对于后者的排拒、训调和吸纳,此番“民间音乐中的国家意识形态在场”的论证,对于时下风行的“原生态音乐和文化”构成了反思和质疑。 目录······ 导论一研究缘起和问题提出二选题意义三文献综述四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第一章那时花儿“开”一初入林县二田野纪实小结第二章游戏与对歌一林县花儿音乐类型二民间花儿赛唱的游戏特征小结第三章“浪山”:民间与官方祭祀的互动一甜蜜的馈赠:冰糖事件二花儿为媒三花儿性俗与生殖崇拜四“礼”与禁忌五民间节庆与国家祭祀小结第四章进入庙会一飞扬的众神二花儿庙会的神灵三湫神的国家认同四花儿庙会小结第五章边疆“王化”与族群音乐一帝国之边疆二汉藏音乐文化融合三汉、回族之音乐文化融合与隔离小结第六章书写花儿地方文化一建构地方文化观二知识标准化和资源争夺小结学者叙事第七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当花儿遭遇政治二打造花儿地方文化符号三花儿的“合理利用”四博弈和妥协小结结语国家视野下的中国民间音乐一中国音乐与国家政治权力二一种音乐的权力实践:雅俗之辨三民间音乐的“雅化”附录一二郎山花儿会的来历附录二林县麻娘娘的故事附录三林县“十八位湫神”附录四林县年文化局世界文化遗产日宣传单附录五新花儿唱词参考文献关键词索引后记 二十六、《田野的回声:音乐人类学笔记》 作者:萧梅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副标题:音乐人类学笔记出版年:页数: 内容简介······《田野的回声:音乐人类学笔记(修订版)》主要内容包括:田野的回声——一种别无选择的生存,寻找传承与变迁中的文化主题——一次纳西“祭天”仪式的叙事与引申,陕北龙眼沟的求雨仪式与音乐,音响的记忆——田野录音与民间音乐档案,森林的启示——鄂伦春、鄂温克民间音乐考察,今日摩梭人的音乐生活(永宁日记),苗岭踏歌行——黔东南、黔西北苗族音乐考察,南高洛三天——音乐人类学笔记之一等等。 作者简介······萧梅,年生,女,博士。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科研处处长、民族音乐学教研室主任。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东亚音乐研究小组(MEA)执委,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委员,中国传统音乐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奥地利国家音响档案馆、英国牛津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所访问学者。多年来坚持在中国的汉族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传统音乐的实地考察工作,积累了包括蒙古、纳西、锡伯、苗、侗、土家族等21个少数民族以及汉族民歌及民间仪式的第一手采访笔录、音响、照片、幻灯、录像等影像资料。主要著作有《音乐文化人类学》(合作)、《田野萍踪》、《中国大陆-民族音乐学实地考察:编年与个案》等。在音乐文化人类学、民族音乐学、中国传统音乐研究、音乐美学、音乐学学科建设等领域公开发表文论近百万字。曾先后应邀在巴黎法国自然史科学馆人类学研究院、意大利都灵(威尔第)音乐学院、台湾故宫博物院、台北艺术大学、台湾文化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波兰雅盖隆大学音乐学系等学府举办讲座。 目录······田野的回声——一种别无选择的生存寻找传承与变迁中的文化主题——一次纳西“祭天”仪式的叙事与引申陕北龙眼沟的求雨仪式与音乐音响的记忆——田野录音与民间音乐档案森林的启示——鄂伦春、鄂温克民间音乐考察今日摩梭人的音乐生活(永宁日记)苗岭踏歌行——黔东南、黔西北苗族音乐考察南高洛三天——音乐人类学笔记之一南王絮语——与卑南族的“第一次”接触田野考察与历史叙事 神歌——附体中的魔仪音声谁的声音——以田野工作的视角 二十七、《歌的记忆——一个音乐人类学者的田野之行》 作者:黄凌飞 著 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08月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从音乐人类学的视角,采用随笔的写法,对哈尼族及其社会文化进行深刻剖析,探究哈尼族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音乐能力和独特的音乐体验,并辅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传达了来自田野跋涉,充满悲欣交集的感性世界以及心路轨迹,真实再现了作者在世居于云南哀牢山区古老的哈尼族村寨寻歌过程中所发生的故事和感受。 目录······ 谛听生命(代序)前言寻歌之旅第一章听歌一、初识哈尼歌手二、排练三、演出第二章寻找“哧玛·吾初阿茨”一、戈奎乡的下子雄村二、初到阿扎河三、出国前的准备四、最后一个角——沙拉托第三章申遗的调查一、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申报世界遗产的提出二、普春村传歌之人第一章朱小和的“啊迪哩——”一、歌者朱小和二、《哈尼阿培聪坡坡》第二章白阿发与《阿倮欧滨》一、咪谷白阿发二、《阿倮欧滨》第三章格朗和的《夏依依》一、阿卡批沙二、《相垛垛》仪式音乐第四章李梅娘和李书周一、《达约·果玛·都达》二、《培嘎那嘎》听歌之音第一章诗性的智慧诗性的歌一、《中国云南红河哈尼族民歌》二、普春洛么村哈尼人的曲库第二章红河南岸地区哈尼族栽秧歌的文化解读一、“吾初阿茨”的发生与音乐的结构二、“吾初阿茨”的文化解读第三章仪式中的音乐一、寨神——红河地区元阳县欧乐村哈尼族“昂玛突”仪式音乐的人类学考察二、红河南岸地区哈尼族叫魂祭祀音乐活动实录附录一:社会变迁中的彝族阿哲支系村寨音乐事象附录二:高等艺术院校音乐教育中的本土音乐文化传承——以云南艺术学院为例后记 二十八、《启示、觉悟与反思·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三十年(-)卷一:历史·范畴》 编著者:洛泰 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10 ISBN:9787806977 内容简介······《启示觉悟与反思: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三十年(-)(卷1)(历史范畴)》是《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文库》系列《启示、觉悟与反思: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三十年》中属于论文集之中的第一卷。展示了民族音乐学在中国-这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涉及的主要内容为观念和方法历史和范畴。 目录······ 序言:启示、觉悟与反思——“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三十年(—)”学术编辑凡例民族音乐学学术讨论会开幕词在民族音乐学学术讨论会闭幕式上的讲话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形成和发展民族音乐和民族音乐学民族音乐学介绍民族音乐学问题中国对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在民族音乐学第三届年会上的开场白建议用中国音乐学概念代替民族音乐学概念关于Enthnomusicology中文译名的建议我国民族音乐学现状刍议“Ethnomusicology”一词的辨义与译名有关民族音乐学的几个问题不单纯是Ethrlomllsicology的泽名问题“民族音乐学”与中国“民族音乐理论”音乐文化的分区多层构成描述——关于音乐文化学学科建设的目标、方法、步骤的若干建议美国音乐学和民族音乐学——学术运作系统和学术传统承袭方式民族音乐学现存的问题及出路近年民族音乐学理论的新突破“一般音乐学”与“民族音乐学”的整合民族音乐学在中国 二十九、《启示、觉悟与反思·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三十年(-)卷二:观念·方法》 编著者:洛泰 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10 ISBN:9787806977 内容简介······《启示觉悟与反思: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三十年(-)(卷2)(观念方法)》是《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文库》系列《启示、觉悟与反思: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三十年》中属于论文集之中的第二卷。展示了民族音乐学在中国-这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涉及的主要内容为观念和方法。 目录······ 序言:启示、觉悟与反思——“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三十年(—)”学术编辑凡例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导论“文而化之”,“历而成史”——关于“比较音乐研究”的思考关于民俗音乐研究的三个比较中国音乐民俗学的对象·观念·方法“音乐民俗”界说民族音乐的叙事功能“融人”与“跳出”:民族音乐学之“道”——由“局内人”和“局外人”问题引出的思考民族音乐学主位一客位研究的理论问题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记谱问题关于民俗音乐研究学术定位问题的若干思考——兼及民族音乐学及相关问题西方民族音乐学的后现代主义宣言《音乐实践的描述与描述的实践》评介论民族音乐学记谱中所涉及的理论与方法世纪末反思——关于音乐的民族性论“双视角”研究法及其在民族音乐学中的实践和意义民族音乐学作用于历史研究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尝试认知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民族音乐学的一次科学实验——评洛马克斯的《歌唱测定体系》后现代理论与音乐研究音乐与文化的关系何在——洛秦访谈录民族音乐学历时性研究述见民族音乐学的多重性思维方法比较及比较的内容与方法一关于民族音乐学之比较研究法的若干思考从普遍主义、相对主义到文化全元论一音乐人类学发展的“正、反、合”音乐传播的符号学原理论“差距”与“差异”论民族音乐学的双视角文化立场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向宏观与微观:音乐民族志研究规模的方法论取向及其历史发展音乐文化价值再白癜风能治好不山东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