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没几天,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来啦!可不少人吐槽:现在过年也不过如此,少了气氛少了兴奋,再也找不到小时候的感觉了... 虽然很多人抱怨现在过年的气氛没有以前浓了,但因为下面这10大保留节目,让我们觉得过年还是很开心很值得期待的!小伙伴们,同意吗? 备年货虽然现在想吃什么平时基本都可以吃到,但红河人对年货这件事从来不会怠慢。老早前过年用来招待亲戚朋友的美食多是自家准备的,而现在到了春节,即使自己再懒得动手,总也要仔仔细细兜兜食品商店、大卖场。从零食、干货到山珍海味样样都有,最常买的就要数糖果、巧克力、瓜子、饼干之类的了。 吃年夜饭一顿年夜饭永远是中国人过年的头等大事。除夕夜那天,阿姨妈妈们早早就在厨房里忙开了。到了晚上,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打开电视,看看春晚,在热气腾腾的氛围里共享这一年到头都难得的热闹和喜庆家宴。 在老一辈红河人的心中,老火腿炖红豆、杂窝菜仍是他们心中最为垂涎的“年味儿”。 守岁迎新除夕夜晚上,大家总归不愿意早早就睡的。边看电视节目边聊天,这顿年夜饭就得要吃上几个小时,即使收桌了,也总是要寻点儿别的节目。全家人聚在一起,唠唠家常、打打牌。小娃们则在一旁继续闹腾,大家余兴不减,为的就是等待零点钟声。钟声敲响,节日的意义就是集体满满的幸福感。 我州大部分家庭在吃年夜饭前,有“献饭”的习俗,祭拜下祖宗,祈求来年平安。除夕夜的饭后娱乐活动还真不少——弥勒人泡温泉、放孔明灯,蒙自个旧人相约唱K、泡吧、放烟火......其实娱乐方式大同小异,但是都玩得不亦乐乎。 烧头香、撞头钟 烧头香和撞头钟依然是很多红河人的过年传统节目,每年除夕夜晚上,宝华寺、弥勒寺、黄龙寺等地方总是人山人海,既有诚心来祈愿的,也有来讨个好彩头的。烧高香、放鞭炮也是祭拜的必留项目。人们总有个想法,香烧得多高,来年就有多旺。小编每年年三十去上香,总是要被无数高香熏到眼睛。累觉不爱! 收发压岁钱对小朋友来讲,过年最开心的就是能够拿压岁钱啦!“岁”与“祟”(小妖)同音,“压岁”便具有了辟邪、压祟的意义。到了过年,小娃们要给长辈拜年,长辈则要拿出包好的红包给孩子并给予祝福。一转眼,曾经收压岁钱的我们也到了要发红包的年龄了。 话说,过年就是小孩欢喜大人愁啊!和小编一样年龄的小伙伴,想到过年就要撒大把的毛爷爷,很忧桑的赶脚有木有?! 初一不动刀、不串门、不回娘家红河人有大年初一不动刀、不上门拜年的习俗。年初一的菜,一般在年三十全部备好,到了初一,要不吃头一晚的剩菜,要不就是把头天切好的菜拿来一炒,新的一年就这样开始了。 其次,年初一红河人不串门子。这一天,尽享和家人的守岁时光。初一不动刀,不扫地、不倒水、不倒垃圾,不骂小孩。 小编觉得初一的规矩还真多啊,比如已出嫁的女儿不可以回娘家、忌动针钱、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忌吃药......那小编还是躲在家里数钱好了,证明来年一定是数钱数到手抽筋。问题来了,没钱可数,如何破? 走亲戚春节假期日程表总是被排得满满当当,尤其是如今大家平时都忙碌惯了,亲戚之间的来往远不如过去那么频繁。而到了这个时候,各个家门都走一趟依然还是惯例。和许久未见面的家人聊聊近况、家常,而孩子们则又多了玩伴,还能拿压岁钱,别提多开心啦。现在我州交通越来越方便啦,奔走看亲戚soeasy! 初五迎财神 放鞭炮依旧是很多红河人过年的必备节目,尤其是到了初五迎财神,大家最起劲了。为的就是自己在新的一年里步步高升、财源滚滚。一接近零点,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震耳欲聋。不过现在我们都提倡环保,用电子鞭炮什么的意思意思也是可以的。 供品不可少红河老百姓有这样一个传统:年夜饭前祭祖宗,初一祭天地。 香橼、大香是初一祭天地需要的年货,一般只在除夕前两三天才会有人卖,因此成为除夕前最为抢手的年货。祭天地时,必备鱼、肉、糯米饭等供品。 石屏人还会在除夕夜用封条将自家的井封起来,任何人都不得去取水。到了初一,大家会去抢新年里的第一桶井水,这桶水寓意着财兴旺,要想来年财源滚滚,那就要看你是不是起得最早的一个人了。 这9大保留节目,你家还有在延续吗?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