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全文概览:

区域概况:云南省是我国重要的边疆及多民族省份,是我国面向南亚和东南亚的辐射中心、“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省份和长江经济带的覆盖省份,地理战略地位突出。全省土地面积39.41万平方公里,居全国各省市[1]第八位;下辖16个州市,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境内有52个聚居民族,生物、能源及矿产等资源储量优势突出;截至年末,总人口.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数约占三分之一。

经济实力:依托自然资源及旅游资源优势,云南省形成了以烟草、电力、矿产、旅游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但以资源利用为主的工业发展模式使全省工业增长承压,服务业也面临单一依靠旅游拉动的结构性不足。年全省经济总体运行较为平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9万亿元,居全国各省市第二十三位;同比增速为8.7%,与上年持平,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0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13万元,未达全国水平。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调整为14.8:39.0:46.2,总体呈现“三二一”的产业结构,但与全国水平相比,全省第二、第三产业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云南省下辖各州市经济发展较不均衡,首位经济圈实力强劲,其余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之差距悬殊。从经济总量看,年由昆明、玉溪、曲靖组成的首位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占各州市合计的48.96%;其余大部分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在千亿元以下。从经济增速看,全省半数州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地区生产总值的1倍以上,投资对各州市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著,年受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影响,丽江和西双版纳经济增速分别较上年下滑2.0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在各州市中降幅较大;昆明经济体量相对较大,经济增长保持相对平稳,年增速为8.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

财政实力:云南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增长态势,以税收收入为主。受宏观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加大、“营改增”政策全面实施、房地产及土地市场景气度波动等因素影响,年全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亿元,较上年增加4.1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趋缓。此外,云南省下辖多个少数民族自治地区、陆地边境地区,且作为面向南亚和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在我国发展战略和对外开放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年一般公共预算上级补助规模居全国各省市前列,持续稳定的中央转移支付大幅增强了全省的财政保障能力,较好地满足了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支出需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是云南省地方可支配财力的重要补充,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主,虽受土地市场行情影响而有所波动,但基本可覆盖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从下辖各州市情况看,昆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在云南省各州市具有绝对优势,年红河、玉溪和曲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均过百亿,其余各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偏小。从构成看,年仅昆明和昭通税收收入占比超过70%,而临沧和丽江非税收入占比较高。从增长情况看,云南省各州市出现较大分化。年迪庆和丽江税收收入规模较上年出现10%及以上的降幅;西双版纳州以16.60%的增幅位列各州市首位。此外,云南省各州市公共财政平衡对上级补助收入依赖较大,除昆明和玉溪外,年各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自给率均低于50%。从地方财力的稳定性看,除昆明外,其余各州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均未超过30亿元,对地方财力的贡献度普遍较低。

债务状况:云南省政府债务规模较大,年末政府债务[2]余额.2亿元,排名全国各省市第九位,但政府债务余额距国务院批准的政府债务限额尚有一定空间,且债务期限结构偏长期,云南省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从下辖各州市政府债务偿付压力看,年末云南省内德宏和保山政府债务偿付压力相对偏大,当年末政府债务余额与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比均大于%;昆明、普洱、文山、临沧、迪庆和西双版纳政府债务偿付压力次之,该比率均大于%;云南省级债务规模也相对较大,面临一定偿付压力。

从城投企业债务负担看,云南省已公开发债的城投企业整体以省本级和州市级平台为主,存量城投债及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主要集中于省本级和昆明;与自身财力状况相比,保山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负担相对较重,当年末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与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比大于%;省本级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是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5.7倍,但考虑到省本级平台多为公用事业、工程施工等控股集团类企业,具有较显著的行业地位,债务偿付来源较多样化,带息债务及城投债偿付压力相对可控。

文章正文:一、云南省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

(一)云南省经济实力分析

云南省是我国重要的边疆及多民族省份,是我国面向南亚和东南亚的辐射中心、“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省份和长江经济带的覆盖省份,地理战略地位突出。依托自然资源及旅游资源优势,云南省形成了以烟草、电力、矿产、旅游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但以资源利用为主的工业发展模式使全省工业增长承压,服务业也面临单一依靠旅游拉动的结构性不足。年全省经济总体运行较为平稳,经济增速高于全国水平2.0个百分点;总体呈现“三二一”三次产业结构,但与全国水平相比,全省第二、第三产业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云南省是我国重要的边疆及多民族省份,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与缅甸、老挝、越南3国接壤,是我国面向南亚和东南亚的辐射中心、“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省份和长江经济带的覆盖省份,地理战略地位突出;同时,云南省境内有52个聚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数约占全省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是我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万人,较上年末增加28.7万人;全省城镇化率为45.03%,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近年来云南省经济实力持续提升,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相对靠后。年云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9万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中居第23位;同比增速为8.7%,与上年持平,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0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13万元,未达全国水平。

从产业结构看,云南省总体呈现“三二一”的经济发展格局,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突出。但与全国水平相比,云南省第一产业占比较高,第二、第三产业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年全省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4亿元,同比增长5.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4亿元,同比增长8.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7亿元,同比增长9.5%;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年的15.1:39.8:45.1调整为14.8:39.0:46.2。

从经济发展情况看,云南省仍呈现“重工靠资源、轻工靠烟草”的产业格局,烟草制品业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突出,以水电为主的电力产业和以磷化工、有色金属为主的矿产业也是全省重要的工业支柱产业。年全省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烟草制品业增加值.50亿元,同比下降4.3%;六大高耗能行业[3]增加值.54亿元,同比增长6.4%。以资源利用为主的工业发展模式使全省工业增长承压,近年来全省加快推进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食品与消费品制造等8个重点产业发展,以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推进工业健康持续发展。服务业方面,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旅游业继续保持传统优势地位。年全省累计接待海外入境旅客(包括口岸入境一日游).42万人次,同比增长11.54%;接待国内游客4.25亿人次,同比增长31.69%;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44.10%。旅游业的快速增长较好地促进了餐饮、住宿、交通运输等产业的发展,同时全省也面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服务业单一依靠旅游拉动的结构性不足等发展制约因素。年,云南省发布《服务经济倍增计划(—年)》,将观光休闲、健康服务等14个重点行业作为倍增发展的主攻方向,并提出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平台经济、分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以支撑服务经济倍增发展,为跨越式发展提供新动能。

从经济发展驱动力看,投资增长是拉动云南省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次之,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处于负拉动状态。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云南省不断营造投资发展环境,加强交通、水利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加。年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57万亿元,同比增长19.8%,增速高于全国11.7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完成.29亿元,同比增长28.9%,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5.5%;工业投资完成.20亿元,同比下降9.4%;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4亿元,同比增长0.7%。对外贸易方面,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缅北战事等因素影响,年云南省外贸环境尚未得到明显改善,进出口增速持续下滑,其中出口额降幅较大。年,全省进出口总额完成.99亿美元,同比下降18.4%。其中出口完成.82亿美元,同比下降30.3%;进口完成84.17亿美元,同比增长6.7%。

(二)云南省财政实力分析

上级补助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云南省可支配财力的主要来源。云南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增长态势,以税收收入为主。年受宏观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加大、“营改增”政策全面实施、房地产及土地市场景气度波动等因素影响,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趋缓。此外,云南省下辖多个少数民族自治地区、陆地边境地区,且作为面向南亚和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在我国发展战略和对外开放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年一般公共预算上级补助规模居全国各省市前列,持续稳定的中央转移支付大幅增强了全省的财政保障能力,较好地满足了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支出需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是云南省地方可支配财力的重要补充,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主,虽受土地市场行情影响而有所波动,但基本可覆盖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是云南省可支配财力的主要来源,政府性基金收入总量是可支配财力的重要补充。年,主要得益于上级补助收入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额的增加,云南省可支配财力合计.96亿元,较上年增加.92亿元。

年云南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对全省可支配财力的贡献率为84.21%,上级补助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其主要来源。上级补助方面,云南省下辖多个少数民族自治地区、陆地边境地区,且作为面向南亚和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在我国发展战略和对外开放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全省所获得的上级补助收入规模持续稳定增长。年全省获得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09亿元,补助规模居全国各省市前列;构成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年为.2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方面,年全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亿元,较上年增加4.14亿元,受宏观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加大、“营改增”政策全面实施、房地产及土地市场景气度波动等因素影响,全省税收收入出现下滑,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趋缓。其中,税收收入为.52亿元,增值税、营业税和所得税合计占比62.93%,为主要税种;税收收入规模较上年减少37.02亿元;税收占比为64.75%,较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位列全国各省市第20位。非税收入为.77亿元,较上年增加41.16亿元,主要系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增加所致。

云南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在全国排名中下游,与自身经济规模相比,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当年GDP的比重为12.25%,较上年下降0.9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64%)0.61个百分点,排名全国各省市第11位。

年,云南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86亿元,较上年增加.0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6]为36.11%,较上年下降2.26个百分点。从支出构成看,用于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的刚性支出占比为55.81%,较上年增加3.4个百分点。此外,全省在农林水、交通运输、住房保障和城乡社区等领域的支出规模也较大,年合计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33.05%。

年云南省政府性基金收入总量对全省可支配财力的贡献率为15.60%,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专项债务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其中,年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为.90亿元,较上年增加29.72亿元,主要系当年土地成交量同比上升以及昆明市补缴欠缴的土地出让收入。同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为.35亿元,支出主要集中于城乡社区支出。

二、下辖各州市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

云南省下辖昆明、曲靖、玉溪、保山、昭通、丽江、普洱和临沧8个地级市,以及楚雄、红河、文山、西双版纳、大理、德宏、怒江和迪庆8个民族自治州。根据《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期间,云南省要更高层次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培育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增长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着力构建“一核一圈两廊三带六群”区域发展新空间,形成“做强滇中、搞活沿边、联动廊带、多点支撑、双向开放”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一核”指努力把昆明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全力推进昆明中心城区与滇中新区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全省最具活力的增长核心。“一圈”指把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核心区、我国高原生态宜居城市群。“两廊”指积极参与国家“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和“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三带”指着力增强沿边开放经济带发展活力,加快培育澜沧江开发开放经济带,加快培育金沙江对内开放合作经济带。“六群”指滇中城市群、滇西城镇群、滇东南城镇群、滇东北城镇群、滇西南城镇群、滇西北城镇群,重点发展滇中城市群,加快发展滇西和滇东南城镇群,培育发展滇东北、滇西南、滇西北城镇群,有序推进六个城镇群协调发展。

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云南省各市州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明显的分化,全省区域经济基本呈现出以昆明为中心,向周围进行梯度递减的圈层经济格局,大体可分为三个梯度。其中,第一梯度是由昆明、曲靖、玉溪组成的首位经济区域,该区域产业基础相对良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年首位经济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各州市合计的比重分别为48.96%和53.43%。第二梯度是由红河、楚雄、大理、昭通、文山、保山、普洱组成的第二圈层经济区域,该圈层区域经济在云南省处于中等水平。第三梯度是由临沧、西双版纳、丽江、德宏、迪庆、怒江组成的外围经济区域,该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

(一)下辖各州市经济实力分析

云南省下辖各州市经济发展较不均衡,首位经济圈实力强劲,其余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之差距悬殊。从经济总量看,年由昆明、玉溪、曲靖组成的首位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占各州市合计的48.96%;其余大部分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在千亿元以下。从经济增速看,全省半数州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地区生产总值的1倍以上,投资对各州市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著,年受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影响,丽江和西双版纳经济增速分别较上年下滑2.0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在各州市中降幅较大;昆明经济体量相对较大,经济增长保持相对平稳,年增速为8.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

从经济规模看,省会城市昆明经济规模继续领跑云南省各州市,年昆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3亿元;曲靖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亿元,位列全省第二;红河和玉溪分别以.79亿元和.90亿元排名次之;其余各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均在千亿元以下,其中西双版纳、德宏、丽江、迪庆和怒江五个州的地区生产总值未突破亿元。

从经济增速看,年云南省共有8个州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保山以11.1%的增速继续位列全省第一;丽江以7.0%的增速排名最末。昆明经济体量相对较大,经济增长保持相对平稳,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8.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从增速变化看,在高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下,年全省半数以上的州市经济增速保持增长。丽江和西双版纳经济增速分别较上年下滑2.0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在各州市中降幅较大。

从人均经济指标看,云南省区域经济发展较不均衡,年仅昆明和玉溪人均生产总值高于全国水平,分别为6.42万元和5.54万元;迪庆以旅游业为主导,经济总量虽小,但常住人口少,年人均生产总值为4.42万元,高于全省水平;昭通以1.41万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各州市末位,是全省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

从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看,投资和消费是拉动云南省下辖各州市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较小,甚至处于负拉动状态。从结构上看,年全省各州市投资增速出现分化,但整体高于消费增速,投资仍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拉动力;当年各州市消费增长相对均衡;进出口总额受规模因素及外部需求疲软影响,增速分化显著。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年云南省各州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均保持增长,在拉动经济方面占有主导地位。从投资规模看,年昆明固定资产投资额为.07亿元,占各州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合计的25.40%;红河、曲靖和楚雄则分别以.68亿元、.00亿元和.45亿元位列其后。此外,迪庆、临沧和红河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别为当年地区生产总值1.75倍、1.66倍和1.58倍,分列各州市前三,投资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著。从增速看,年除丽江外,其余各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均保持两位数增长,玉溪和丽江分别以33.90%和7.40%的投资增速分列各州市首尾。从增速变动看,年大部分州市投资增速呈现不同程度上升,其中德宏和怒江更多体现为恢复性增长,而西双版纳和红河投资增速虽大幅回落,但仍保持两位数增长。

消费方面,年云南省各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保持增长,且增速之间差异不大。其中,昆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9亿元,占各州市合计的40.37%;曲靖以.97亿元排名各州市第二位;其余各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未超过亿元。从增速看,曲靖和楚雄均以12.5%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并列各州市首位,迪庆以10.6%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排名各州市末位,全省各州市间增速差异不大。

对外贸易方面,年昆明以66.81亿美元的进出口总额继续位列云南省各州市第一,但与排名第二的临沧(45.85亿美元)和排名第三的德宏(42.52亿美元)差距显著缩小。从增速看,受外部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年云南省化肥、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商品等主要商品出口大幅下滑,蔬果、茶等农产品出口额增幅明显,昆明和德宏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速(统计公报数据)分别为-45.8%和-14.9%;而临沧在进口拉动下,当年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7.1%;其余大部分各州市主要受规模因素影响,进出口总额增速分化显著。红河部分数据缺失。

(二)下辖各州市财政实力分

昆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在云南省各州市具有绝对优势,年红河、玉溪和曲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均过百亿,其余各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偏小。从构成看,年仅昆明和昭通税收收入占比超过70%,而临沧和丽江非税收入占比较高。从增长情况看,云南省各州市出现较大分化。年迪庆和丽江税收收入规模较上年出现10%及以上的降幅;西双版纳州以16.60%的增幅位列全省各州市首位。此外,云南省各州市公共财政平衡对上级补助收入依赖较大,除昆明和玉溪外,年各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自给率均低于50%。从地方财力的稳定性看,除昆明外,其余各州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均未超过30亿元,对地方财力的贡献度普遍较低。

1.下辖各州市一般公共预算分析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方面,年昆明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00亿元,为云南省各州市之首;红河、玉溪、曲靖三个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其余各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较小,其中怒江以9.46亿元垫底。

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构成看,年云南省大部分州市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处于60%至70%之间,高于70%的州市仅昆明和昭通;税收收入占比相对较低的州市为临沧和丽江,分别为49.58%和41.54%。从变动情况看,当年大部分各州市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较上年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其中,昆明年税收占比较上年下降8.11个百分点至71.20%。

从税收收入增长情况看,年云南省各州市出现较大分化。迪庆和丽江税收收入规模降幅相对较大,年税收收入规模分别是上年的84.99%和90.10%,其中迪庆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较大,“营改增”的全面推行对地方税收增收产生一定影响,丽江除“营改增”外,区域土地市场景气度波动对税收增长也产生一定影响;西双版纳、保山和玉溪税收收入增幅较大,年税收收入规模分别是上年的.60%、.01%和.97%;其余各市税收收入规模与上年相比,变动相对不大。

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覆盖程度看,云南省各州市一般公共预算财政自给能力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一般公共预算财政平衡对上级补助收入依赖大。年昆明和玉溪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分别为76.99%和56.16%,其余各州市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均低于50%,其中怒江以11.35%排名末位。从上级补助收入规模看,年全省共有5个州市的一般公共预算上级补助收入超过亿元,大规模的补助收入为各州市的建设发展提供支撑。其中,昭通、曲靖和昆明分别以.23亿元、.70亿元和.31亿元位列全省各州市前三。

2.下辖各州市政府性基金预算分析

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看,年昆明实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5亿元,居全省各州市首位,是其余各州市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和的1.15倍。其余各州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均未超过30亿元,其中红河和大理分别以27.80亿元和23.55亿元位列全省各州市第二、三位。

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增长情况看,年昆明、玉溪、大理等10个州市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较上年实现增长,其中德宏以.94%的增幅排名首位,昆明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较上年增长38.04%。其余各州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较上年呈现较大程度下滑,其中曲靖、临沧、保山、怒江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降幅均在30%以上。

从地方财力的稳定性看,云南省各市州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地方财力的贡献度普遍较低。年昆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与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比为36.78%,其余各州市该比率年和年均在35%以下。

从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来看,年昆明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1.50亿元,约占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的一半;当年玉溪、大理、楚雄和文山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分别为.20亿元、.75亿元、.12亿元和.09亿元;红河和保山相关数据缺失,其余各州市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较小,当年均未突破百亿。

从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看,除个别州市外,年云南省房地产市场整体仍显低迷。其中,曲靖、临沧、丽江、迪庆、昭通和大理已连续两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负增长,年同比增速分别为-35.0%、-32.2%、-29.1%、-22.82%、-18.6%和-16.3%,降幅较大;玉溪近两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呈现高增长态势,年为37.6%;昆明房地产开发投资相对平稳,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为5.5%。

三、云南省及下辖各州市债务状况分析

(一)云南省债务状况分析

云南省政府债务规模较大,但政府债务余额距国务院批准的政府债务限额尚有一定空间,且债务期限结构偏长期,云南省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政府债务方面,年云南省政府债务限额为.1亿元,当年末云南省政府债务余额为.2亿元,较上年增加.6亿元。年山云南省政府债务限额为.1亿元,较年云南省政府债务限额增长7.46%。

年前三季度,云南省累计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0亿元,发行规模在全国35个已发债省(区)市中排名第四,其中新增债券.30亿元。截至年9月末,云南省地方政府债券存量余额为.30亿元,占年云南省政府债务限额的72.8%。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率看,云南省5年期公开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利率为4.03%,高于同期限各省市(含计划单列市)5年期公开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利率(3.85%)0.18个百分点。

云南省政府债务规模较大,年末政府债务余额排名各省市第九位。当年末,云南省政府债务余额是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7%,高于各省市平均水平。从偿债年度看,截至年末全省政府债务以中长期债务为主,年及以后到期的债务规模占比54.7%,其余年度债务规模分布较分散。整体看,考虑到云南省政府债务余额距国务院批准的政府债务限额尚有一定空间,且债务期限结构偏长期,云南省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从城投企业带息债务看,年末云南省内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为.67亿元;与地方财力相比,是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17倍,在全国各省市中处于中等水平。年9月末,上述城投企业存量债券余额为.45亿元,占年末带息债务余额的25.5%,整体看云南省城投企业存量债券规模仍处于合理水平。

(二)下辖各州市债务状况分析

从政府债务偿付压力看,年末云南省内德宏和保山政府债务偿付压力相对偏大,当年末政府债务余额与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比均大于%;昆明、普洱、文山、临沧、迪庆和西双版纳政府债务偿付压力次之,该比率均大于%;云南省级债务规模也相对较大,面临一定偿付压力。

云南省政府债务主要集中于各州市和下辖县(市、区),年末省级债务和各州市债务(含下辖县市区)分别占20.6%和79.4%。由于玉溪、昭通、怒江政府债务相关数据缺失,从已获数据的13个州市政府债务规模看,年末云南省内昆明政府债务规模较大,为.14亿元;红河以.03亿元排名次之;西双版纳、丽江和迪庆政府债务规模较小,分别为97.98亿元、92.03亿元和61.38亿元,降序排名省内后三位;除上述地区外,其余各州市政府债务规模基本处于亿元至亿元之间。

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比,年末云南省内德宏和保山政府债务偿付压力相对偏大,当年末政府债务余额分别是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1%和.65%;昆明、普洱、文山、临沧、迪庆和西双版纳政府债务偿付压力次之,当年末政府债务余额与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比均大于%;丽江该比率为.75%,在已获数据的13个州市中政府债务偿付压力相对较小。此外,年末云南省级债务余额.3亿元,是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9%。

云南省已公开发债的城投企业整体以省本级、经济实力相对较强的市级平台为主,存量城投债及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主要集中于省本级和昆明;与自身财力状况相比,保山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负担相对较重,当年末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与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比大于%;省本级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是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5.7倍,但考虑到省本级平台多为公用事业、工程施工、能源等控股集团类企业,具有较显著的行业地位,债务偿付来源较多样化,带息债务及城投债偿付压力相对可控。

云南省已公开发债的城投企业整体以省本级、州市级平台为主,带息债务分布整体呈上移特征,与地方政府债务级次分布相反。

从城投企业带息债务情况看,云南省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主要集中于省本级和昆明,年末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分别为.54亿元和3.30亿元;保山、楚雄和曲靖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规模次之,当年末余额分别为.24亿元、.33亿元和.89亿元;昭通、怒江和迪庆无公开发债的城投企业;其余各州市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在百亿元以下。

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比,年末云南省本级投企业带息债务负担较重,当年末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是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5.7倍。各州市中,保山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负担相对较重,当年末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与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比超过%;昆明、楚雄、临沧、普洱、文山、曲靖城投企业带息债务偿付压力次之,当年末带息债务余额与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比在%至%之间,余下各州市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负担相对较轻。

从城投企业存量债券偿付压力看,除云南省本级外,各州市年9月末城投企业存量债务余额均小于其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存量城投债负担相对较轻。省本级年9月末城投企业存量债券余额为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3%,但考虑到省本级平台多为公用事业、工程施工等控股集团类企业,具有较显著的行业地位,债务偿付来源较多样化,城投债偿付压力相对可控。

[1]各省市指31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2个省(不含台湾),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下同。

[2]政府债务即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下同。

[3]六大高耗能行业包括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4]地方可支配财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量+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量

[5]西藏自治区年税收占比数据缺失。

[6]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7]年红河州进出口数据缺失。

[8]保山、红河房地产开发部分数据缺失。

[9]玉溪、昭通、怒江政府债务相关数据缺失。

作者

新世纪评级公共融资部

陆奕璇

↙点击“阅读原文”可下载相关内容

赞赏

长按







































中年白癜风怎么治疗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皮肤病医院是哪家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